本周成都商报《诗歌集结号》个人斗诗活动升级为了群殴,今天四川万源(县级市)诗群「对阵」福建福清(县级市)诗群诗群……
至于怎么才算胜?当然是读者说了算。(详情参见文末)
福建福清市诗群
福建福清市石竹风诗群概况
“石竹风诗群”主要发起人为诗人马蒂尓、念琪等人,是福建东南沿海著名侨乡福清市的诗人群体。“石竹”二字源于福建省福清市境内素有“中华梦乡”之誉的石竹山。近年来,“石竹风诗群”成员创作气氛活跃,作品多次在《星星》诗刊、美国《新大陆》诗刊、台湾《葡萄园》诗刊等刊物集体亮相。《中国文艺家》、《福建日报》、《福清侨乡报》等均对“石竹风诗群”做过专题报道。
某夜读史赠石城君
●马蒂尔
翻到第三页
海伦回眸一笑
那场热闹的战争
便在她的身后
好玩地开演起来
读到第七页,海伦
就已很是憔悴了
我不忍心
看着她枯萎下去
急忙忙掀到末页
却见几个专家
正唾沫四溅
考证海伦的破鞋子
终而合卷,突然
一支破断剑
自史书里蹦出来
掉落书桌之上
我按剑无语
环顾四周夜茫茫
不知道海伦,此刻
又在哪场宴会上微笑
马蒂尔,本名马勇,另有笔名古寒山等,福建福清人,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兼职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福清市委副主席兼秘书长,福清市政协委员。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等海内外华文报纸杂志。曾获《星星》诗刊“中国星星新诗大奖赛”新星奖、美国世界诗人协会“21世纪最佳诗人”奖等。诗作入选多个选本。系世界诗人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银行作家协会理事、福清市作家协会主席、《石竹风诗刊》主编。
寂静岭
●林宗龙
刚下过雨的草地,露气逐渐散去
从林间传来的布谷鸟叫声,混着清晨通透的寂静
像积蓄了一股明媚的力量
我坐在床沿,看着熟睡中的小宝贝
有时候,他翕动着小嘴
嘴角轻轻咧开,像梦见阳光中跳跃的小鹿
有时候,他会像小羊羔一样
把手举过头顶,贴在柔软的耳朵旁
像是听见母亲从森林深处,微笑着慢慢地走了过来
有时候,我想着他快快长大的样子
在那无限的流逝中,和他的父亲一起赶着火车
林宗龙,年生于福建福清。福建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星星》《福建文学》《诗选刊》《中国诗歌》《西湖》《诗林》《青年文学》等刊物,曾获首届“光华诗歌奖”,参加《诗刊》社第31届“青春诗会”,已出版诗集《夜行动物》。
云水谣
●念琪
止于时间,房前屋后是我童年奔跑的背影
楼板响处,是奶奶熟悉的三寸金莲
灯笼点亮,全村喜庆后的静谧
打开房门,刹那间浓烈的樟木香打开了我思念家乡的匣子
那一台吱吱呀呀的水车欢唱起来
水已停止了流动,关心云在乡关何处
岁月是圆形土楼,愁绪是方形的围堵
秋水长天,把一条十里古道磨成湿滑艰行
美丽是一场青春的约定,云没有错,水没有过
村头古榕捋断了胡须
梦想是一场无端的蛊惑,爱没有错,恨没有过
长教的古桥觅不到海誓山盟的枷锁
摇呀摇,一条大船摇我到云水谣
古街石板路你我放慢了脚步
千年古榕下成群结队的朝圣者点燃了茶香
风已不可能停住,客家人已乒乒乓乓地将土楼全面加固
念琪,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电影家协会会员、福清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客座教授,《石竹风诗刊》顾问。著有文学专著《芷叶集》,该书被福建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收藏。作品在《中国电影报》《电影评介》《福建文学》《海峡》《福建日报》《星星》等刊物发表。
砚
●何金兴
一盏青灯下,多少孤苦伶仃的夜
被细细研磨
恭守在民间简朴的案上
使你的思考有了沧桑的背景
忍痛吐出一腔浮萍
让竹简或是书帛不虚此生
凌空挥毫的不仅有毛笔的豪迈
还有你一发不可收拾的柔情
砚,被历史割了舌头
供成附庸风雅的摆设
在这苍莽的世间
谁能洞察你内心的苦楚
根系穿透墙垣,离开水流的身体
逐渐龟裂。你漆黑如碳的岁月
比一双沉默的目光还要深邃
何金兴,年出生于福建福清。中国诗歌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石竹风诗刊》副主编。近百首诗作散见于《星星》《福建文学》《福建日报》《福建乡土》《岁月》《海峡诗人》《天津诗人》等刊物及年度选本,曾在全国诗赛中获奖。著有诗集《击缶之雅》。
五月如斯
●衣沙贝
感觉有些像罂粟花
消失得妖娆又迅速
假装一切都不是埋伏
如斯,如这五月
不动声色地毒
不要怪谁彻彻底底地蛊惑
相信爱,相信撕心裂肺的期待
过了这一次
又将是千载难逢、万劫不复
现在我都还记得
那时的斜阳
你沿着如画般的长廊
不管是真的迷茫
还是假装迷失方向
最初的相识
着着实实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绽放
明显感觉你带着殇
极力找寻模糊的影像
不要怪罂粟花本性
只怪太短暂
五月如斯,只给一个黄昏
我们都带着时光流亡
衣沙贝,福建福清人。17岁开始发表诗作。作品近年散见于《星星》《葡萄园》《诗友》及美国《新大陆》等诗刊,出版诗集《五月如斯》。《石竹风诗刊》编委。
午后
●王丁贵
山坡上一群野花
围坐一圈
悠闲地品尝下午茶
灌木丛中甲虫嗡嗡
枝条摆动
阳光被均匀地分割
更苍老的松树
攀藤扯蔓
一路寻找水流
最调皮的是岩石
东一个跟头西一个翻滚
从山顶到山脚
一定有什么故事
被风吹送到远方
不然树叶不会笑得那么欢畅
王丁贵,字一池、号半坡、笔名辛凡,福建福清人,小学教师。作品在《福建文学》、《散文诗》、《福清侨乡报》、美国《新大陆》、台湾《葡萄园》、《福州日报》等刊发表,已出版个人诗集《渡口》。
立春
●林更生
乍暖还寒的季节
弥漫了思绪
孤独的人
请眺望
那渐落的夕阳
忽轻忽重的细雨
敲打着惆怅
忧伤的人
请抓住
那春风的翅膀
解冻了的高溪水
流到了心上
沉思的人
请写下
你隽永的辞章
时隐时现的云朵
飘荡着悲伤
幸运的人
请记住
今天开始立春
林更生,福建省福清市阳下街道溪头村村民,年12月出生。近年来在海内外刊物发表诗歌、散文作品,出版诗集《一方素笺》、散文集《芳华如梦》,荣获年度福清市优秀文艺工作者、福州市“十大读书明星”称号。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清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石竹风诗刊》顾问。
暗杀自己
●郑镛
日夜寻思
漫步梦境之地
回到过去的过去
把时光磨成利刃
偷偷地
暗杀那一个
风华正茂的自己
然后,随他
一起消逝于蹉跎之中
郑镛,出生于年,本名郑绍标,福建福清人。在海内外多家刊物发表过诗歌、散文作品。系福清市作家协会理事、《石竹风诗刊》副主编。
兴化平原
●吴友财
这里的泥土红得像血,硬得像铁
这里的风凛冽得像要夺走你的听觉
这里的人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
都有刀切一样干脆的尾音
星星缀满夜空,像我从未谋面的祖先
野花遍布田野,是我聚少离多的兄弟
每一个在这里驻足停留过的人
都是我的乡亲
每一棵树、每一口池塘、每一颗细小的沙砾
都平分了我的乡愁
在我每一次的眺望里,总有一座空空的
平房,它像一枚小小的图钉
把我看不见的
余生,牢牢地钉在一座村庄的最北边
吴友财,年10月出生于福建福清,年开始诗歌创作,福建省作协会员,《石竹风诗刊》编辑,中国诗歌网福建频道站长,《玉融文学》副总编。作品散见于《星星》《草原》《福建文学》《延河诗歌特刊》《天津诗人》《海峡诗人》等刊,著有诗集《野花野花》。现居福州。
赞美
●何刚
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
我又怎能做到心无旁骛
比如风调雨顺,鸟语花香
赞美河流和茂密的树林
告别黯淡陈旧的日子
青铜器那般质地
记载着陌生、怀念、诱惑
传递古老的光芒
在无所适从的时候
记起一次次想象之中的逃离
想着这些话题
我由衷赞美——
芦花摇荡,铺满江滩
秋天又一次碾过平凡的时光
何刚,笔名楠枫,福建福清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清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在《诗刊》《星星》《诗选刊》《扬子江》《诗潮》《诗林》等刊物发表过作品。著有诗集《寻找桃花源》《海的背影》和散文集《往事如风》。供职于一家民营企业。
四川万源诗群
诗歌万源市情
——它或是全国含诗量最高的县?
盛产茶叶、苹果及《巴山背二歌》等山歌民谣,拥有八台山佛光的万源市,其诗歌之隐,犹如仄身于万源花萼山的“走马荐诸葛”的隐士徐庶,有大名而令世人不知其根脉与去向——纵然如此,当时间之手揭去隔眼的雾岚时,万源作为巴渠诗歌副中心的地位便一下子矗立起来。年,万源白沙工农区成立有“端午文学社”,其核心成员张占云、凸凹、王江滨、黄亮、胡可出版有五人诗集《人迹》()。年,白沙文化馆办有先后由邓文国、凸凹承担编辑工作的《白沙河》诗报。年至年间,凸凹在其任编辑的《四川航天报副刊为各地诗人提供了宽绰的版面。年代中后期,邱易东在万源太平镇小学任教期间,培养了大批少儿诗人,出版了万源少儿诗集《捉迷藏的眼睛》。
这是我十年前写在《元稹治地:巴渠诗人的貌景分走与根脉集合——达州百年诗歌疏议》中的一点文字。文中,我还为彭万洲、邱易东、邓文国、王江滨、黄亮、凸凹、文林、向以鲜、张鹏、徐永、亚男、郗旗、山鸿、秦川、沙白等万源诗人撰写了个人辞条。此外,还排名不分先后地点出了一些万源诗人的名字:放牛娃、朱光明、张泉、张步伐、蒲仁盛、盛红、张浩宗、王春放、张占云、胡文登、胡可、谢庆元、杨咏、张晓菊、裴进、邱笛、黄蕴洲、向尚怀、苟中江、王涛、蒲苇、刘梅、梁钟钟、潘凤妍、宋逸、牛鸡犬、梁登寿、李广彦……哎,点出了这些,漏掉了那些。
年夏天,徐永、向以鲜、凸凹出版有诗合集《诗:三人行》。
万源是个县级市,地处大巴山腹地的“荔枝道”、“茶马道”上,幅员平方公里,人口59.8万人。每百平方公里、每万人中的诗人数,尤其优秀诗人数,是多少,我没测算过,但肯定在全国同等县级地块中位居前茅,甚至可与好些地市相敌。不信?好,那你来测算。
(凸凹/撰)
向以鲜:白鹭
白鹭最白的
不是羽毛
而是独立的步伐
孤单又高蹈的进与退
以及饥饿时
关于桃花
和肥鱼的无情想象
那种白
比白骨精还要白
一万倍
向以鲜:属兔,四川万源人,现居成都,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研究员。著译有《超越江湖的诗人》《唐诗弥撒曲》《观物》《我的孔子》《中国石刻艺术编年史》及长篇历史剧《花木兰传奇》等。诗作获《诗歌报》首届中国探索诗大赛特等奖、天铎(乙未)诗歌奖、纳通国际儒学奖、李白杯诗歌奖、《成都商报》中国年度诗人奖等。曾参加《诗刊》社第七届“青春回眸”诗会,并为第八届“四川文学奖”诗歌组专家评委。作品被收入海內外多种诗歌选集。八十年代末与同仁先后创立《王朝》、《红旗》、《象罔》等民间诗刊。
雪馨:兄弟
兄弟,远山之外是更远的山
长河落日之外,还有我们孤烟一般的注视
山风,正梳理着我们回家的盘缠
一丝白发站成排
落在山上,成为积雪或者雁行
落在我们流浪过的荒原
成为一轮明月,或者成群的羊羔
兄弟,疼痛、抑或刚刚拆了线的伤口
我都不在乎
高山阔水,拖着的那些长长影子
是我再怎么飞也飞不过的沧海
宁静而忧伤的兄弟啊
回到自己的屋檐,我们秉烛话话无辜的人生
无论如何,你都要相信——
湛蓝的背后一定有结队奔腾的马匹
你也要相信:一棵树在乎的不只是阳光
它还在乎——整个大地也是它的坟茔
简介:雪馨,本名胡容,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喜诗歌、摄影、设计,现就职于四川航天某单位。偶有文字、摄影见于《中国诗歌》、《青年作家》、《华西都市报》、《中国航天报》等刊。
刘梅:老银杏
老银杏,这巨大植物
发轫于远古
依然覆盖低矮房舍,
覆盖牧歌良田
无所谓往昔,无所谓凋敝与荣光,
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一景。
在疾驰的大巴上,我们
回忆起追捧她的诗歌
一再谈及:她金黄的枝和叶,适宜
初冬冷冽空气,
适宜移植,适宜装扮城市灰暗冬景
她斯文的,书卷味的身姿
还象征了某种人类,某种久已失传的德行
但那到底就是一颗植物
很纯粹地站立在黯黯天光里。
-----会有一小片金黄跌落的,
跌落于镜头前,
泛着苔绿的空磨盘上。
至于人们看见那光洁的扇形叶子
会在刹那间想起些什么
她不会关心这样的问题
刘梅,七零后,律师,供职于万源市法律援助中心,修法律以行侠仗义,涂抹文字以安顿人生。
沙白:遗物
家父辞世以后
他哥、他大姐、他幺姐
我大爸、我大姑、我幺姑
都在痛惜与思念中白了头发
每次见到我
就像见到亡父的遗物
珍若至宝
他们围着我不停指认——
眼睛像你爸,鼻子像你爸
连走路的样子都越来越像……
年5月1日
沙白,女,本名李雪芹。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于万源,现供职于北京某新闻单位。
喻舜文:枫林写意
红叶翻动经书,西风敲响木鱼
夕阳里打坐,每一棵树
都在阿弥陀佛
喻舜文,男,70后,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像雪花一样的爱情》。
路攸宁:自白书
我时常回忆起书里的故事,但是书本
被搁在光阴里的,无从记起
它们发黄,干枯,任由分子出走
我所珍爱的事物太多,也太容易弄丢它们
悲伤下沉,无意义的幻想显然多余
想起风时,雨点就落了下来,毫无征兆
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手足无措
我将自己塞进狭小的空间,做习题,记单词,偶尔读诗
像是吹圆一个气球,挤瘪自己去填充意识清晰的一天
或许是太过笨拙,除此之外,我别无选择
更多的时候,我像植物一样,摊开生命里全部的绿
安分,静默,生长,守候内心的宁静
向阳的一面,泛着属于太阳的白光
鸟群、森林,在不远的地方
年8月17日
路攸宁,原名潘凤妍。四川万源人。有作品入选《新世纪诗典》等刊物。
雨散:听到家乡李花飘过来的声音
来来去去,织机架上
一个人的眼神,如此忧伤
织机彻夜的响.一匹丝绸泛白
拧不干,一滴滴春雨
那是久旱的思念织出的花朵
濺起故乡的芳香
这么安静的疼
总是听见一朵花开,一丛花开,漫山遍野花开
今夜在心头砰砰敲响
不知来至哪个方向
半壁月色,落在衣襟
正如李花打开的洁白
哥哥,李花开了
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梨花也开了
小时候一起插过的梦花呢,开了吗
所以这些肯定过的颜色,春天的颜色
缓缓走来
犁出深痕,晒进肌肤
黄土地,红土地,小村庄,小房子
粉尘漫漫,故园河山
挖出埋在李树下的李子酒
盘坐树下
来,对饮小口,就是这样的轻呷
别惊醒花枝上的粉蝶
对着洁白,请不要开口说一句
拍照的人,把孤独和大美融在一起
从四面八方包围
这么安静的痛,在屏前
仍听见李花飘过来的声音
雨散,真名张霰,七十年代生于万源市罗文镇,万源市作家协会会员,常年飘零在南方,做过员工、会计、人事、主管、有文字收录和发表。
山鸿:热爱这个世界的程度
这条路上,有多少落叶
就有多少出门不归的人
必须要容得下自己才行!
我一再提醒自己,也提醒命:
你热爱这个世界的程度,
可以和一片树叶大体相当
你贪欢这个世界的程度,
不可以比一片落叶更执着
.3.22
山鸿,本名张述(树)鸿;年生于四川万源,当代诗人;受其父亲、诗人放牛娃影响,年代后期开始习诗;出版有诗集《与落叶书》(,四川文艺出版社)、非公开出版诗集《证据》、散文集《布衣人生》,待出版诗集《丝灶岭叙事》。同时代诗人评价其《与落叶书》是“最质朴的汉语”、“把一个题材写到了极致”、“汉语的美丽收获”并称其为“落叶诗人”。
马成凡:白菊花株上还残存着你的体温
每每经过你的窗前
纠结已久的哀思
在心中无法排除的伤痛
催生的泪
一颗一颗地滴落,锈蚀
窗棂上的铁栏栓
慢慢延展的锈斑
蚕食着一颗心
今生,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
再也听不见你的声音
打着朵儿结着串儿的白菊花
是你生前精心浇灌的
没有想到,花株上还存着你淡淡的体温
你却在黎明时分不辞而别
满挂窗前的白菊花,无奈
写着对你的哀悼
随着寒风的经过
那些洁白的花瓣,摇曳
慢慢飘零
在寒冬的深夜
为你的灵魂盖一层洁白棉被
为你驱寒
洁白的缎棉呀
我只想能包裹卷走对你的那份冷
马成凡,笔名雨燕,男,大学文化,四川万源市玉带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新闻协会会员、达州市诗词协会会员,万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万源市诗词协会副主席,其诗歌多次获奖。自中学时代起,先后在《星星》诗刊、《文学月刊》、《当代写作》、《大巴山诗刊》、《万源文艺》、万源市广播电视台、达州市电视台、《四川蓓蕾诗报》、《达州日报》、《达州广播电视报》、《四川农村日报》、《西部广播电视学刊》《四川日报》、《新川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刊发新闻、论文、诗歌余篇(首)。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秋天里听雪音》,获万源市政府社科二等奖;年3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弯月如钩》,获万源市政府社科三等奖。《白菊花花株上还留着你淡淡的体温》一诗收录在《四川爱情友情精短诗选》。《摘下月亮的面纱》一诗获年全国第五届“华夏情”诗文书画大赛一等奖。
凸凹:我回来了
要知道
我的直直离去
只是为了绕个弯,回流
打成漩
把自己钉在原处
再不被带走
要知道
没有河流的地方
不是没有河流
是漩涡将河流穿骨
竖起来
插在大地上
.1.17
凸凹,又名成都凸凹,本名魏平。
诗人、小说家、编剧。成都商报读者口碑榜中国文艺“年度图书”得主。
年春天生于都江堰,在大巴山万源县生活、工作二十余年。当过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公司经理、政府职员等。
著书二十余部。编剧有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长篇小说《甑子场》《大三线》双双成为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参评入围作品。
小说获有浩然文学奖,诗歌获有诗刊社刘伯温诗歌奖,散文获有冰心散文奖。
本周群殴24小时留言(战绩)排行榜1,河南周口诗群,75条,10月30刊发
2,四川攀枝花诗群,60条,10月30刊发
3,四川巴中原点诗群,42条,10月27日刊发
4,四川绵阳诗群,40条,10月28日刊发
5,广东东莞诗群,10条,10月28日刊发
6,安徽宣城诗群,3条,10月27日刊发
温馨提示
诗歌社群大PK规则,在原头条诗人评选规则(《成都商报》喊你来参评头条诗人!)的基础上,省去专家环节。相关留言最多的社群将在成都商报刊登作品。
诗歌集结号
大众传播精品诗歌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兰州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