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0706星期一

城宅地楼面均价同比上涨6.5%

今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土地市场表现依然强劲,总体呈现“量跌价涨”态势。

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个城市土地出让总金额2.27万亿元,同比减少.73%;推地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成交8.7亿平方米,同比减少6%;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元/平方米,同比上涨6.5%。

尽管面临着疫情带来的回款压力,房企仍然抓住上半年融资环境相对宽松的机遇,纷纷斥重金“抢”地。特别是规模加速扩张中的二梯队房企,拿地尤其积极,大有“弯道超车”之势。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资金是土地市场回暖的最大因素。今年全球开启量化宽松,大家有资产保值需求,购买不动产是共识。楼市升温从而带动土地市场走强,房企需要抓住时机积极拿地。”

百强房企.5万亿拿地

中指研究院7月日发布的《年~6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显示,上半年TOP00房企拿地总额.8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基本持平,过半数房企月均拿地金额超过去年同期。

其中,50家代表房企上半年月均拿地均值为76.3亿元,略高于年月度均值(.9亿元)。27家房企月均拿地金额超过年月度均值,如首开、龙光和奥园上半年拿地金额分别为46亿元、39亿元和27亿元,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均增加一倍以上;但万科月均拿地金额则较去年减少逾60%。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50家代表房企拿地谨慎;4月起拿地力度显著回升,达到近半年最高点,5月略有回调后,6月又有所回升。”中指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50家代表房企中30家企业6月拿地金额较~5月均值有所增加,8家企业单月拿地额超过00亿元,其中滨江、佳兆业6月拿地额占前6月总额之比超过50%,华夏幸福、金地、蓝光发展等7家企业在40%以上。

根据“拿地销售比”指标,上半年TOP0房企规模持续领先,拿地强度最为保守,拿地销售比仅有28.4%;TOP~20房企投资最积极,拿地销售比达55.2%,为各阵营最高;其他阵营房企对规模的适度增长仍存在需求,部分企业拿地意愿仍较为积极。

“三千亿、五千亿级别的绝对龙头房企很难超越,但刚过千亿和两千亿的房企还有一丝不安全感。强者恒强趋势越明显,资源尤其是资本更青睐龙头房企,因此二梯队房企还想往前赶一赶。”卢文曦分析认为。

此外,据克而瑞数据,上半年百强房企新增总货值近亿元,同比下降2%,总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亿元。

亿翰智库统计则显示,上半年TOP0房企累计新增货值占TOP00房企的比例达到35.7%;TOP20房企累计新增货值占TOP00房企的比例达到58%,预示着企业分化愈加严重,大中房企拿地力度更大,而中小房企拿地规模在减小。

20城卖地.38万亿

上半年,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依然是房企拿地的主要对象。

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排名前20城市成交总额达.8亿元,同比增加8%,但上榜门槛降至.亿元。

一线城市中,上海、北京、广州分列榜单第二、三、四名,上半年土地出让金额均超过亿元。而排在榜首的依然是杭州,揽金总额达84.亿元,较去年增逾两成,已连续三年居年中榜首。二线城市入榜最多,达3个,仍为榜单主力。

易居地产研究院认为,二线城市地价上涨幅度较大,厦门、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和重庆等热点城市地价反弹较明显。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第一季度发债融资量较多,房企资金面较为宽松;另一方面是开发商拿地行为转变,即规避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转移,同时一线城市供地量又比较少,热点二线城市成为房企的主要拿地对象。

从区域来看,长三角仍然是全国“最热”,该区域TOP0房企拿地金额达亿元,位居四区域首位;中西部TOP0企业拿地金额亿元,位列第二。拿地面积方面,中西部TOP0房企拿地面积以万平方米位居四区域首位,继续领跑。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全国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5%,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用地平均溢价率7%,较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

“交通便利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之一,但不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产业、经济、人口等要素流通,提升城市本身综合实力,才是房企进入投资的重要吸引力。”卢文曦指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上半年最后一天的6月30日(收官日),武汉、厦门、成都、嘉兴、杭州、重庆等多个城市集中拍地,合计土地出让金超亿元。如武汉9宗地收金达.8亿元,厦门市4宗地块拍出总价78.99亿元,宁波和常州分别以4.77亿元和33.4亿元分别出让5宗地块。

中指研究院预测,今年下半年一线及二线热点城市优质地块将继续放量,长三角、珠三角内城市将继续成为   苏纳克当地时间周日晚间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宣布了这一计划,并称:“演出必须继续进行。”

  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在一份声明中说,给文娱产业的救助金包括8.8亿英镑的拨款和2.7亿英镑的可偿还贷款。此外,英国财政部宣布了一项.亿英镑的计划,将全国培训职位数量增加两倍,以保护就业。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表示:“这笔钱将有助于为子孙后代保护这一部门,确保英国各地的艺术团体和场所能够维持生计,并支持他们的工作人员,”并称“英国的文化产业是这个国家跳动的心脏。”

在线教培学费大涨背后:获客成本提高有道涨了%

 暑假来临,各大在线教育机构进入营销黄金期。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在线教育龙头企业正在悄然涨价,而这也是在线教育机构五年来首次全面提价。

  在资本市场上,今年上半年在线教育重获资本偏爱。据网经社数据显示,在线教育年融资事件共50起,总融资额5亿元。而今年前五个月,在线教育行业发生融资就达36起,今年仅作业帮和猿辅导融资金额累计就超22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融资总额。

  艾瑞咨询测算,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约.8亿元,同比增长24.%。

  长期从事教育投资的基金合伙人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促使培训机构再洗牌,中小学线下培训机构被迫停业,给在线教育腾出市场空间,疫情期间在线课堂培养了一大批在线教育用户,行业规模越来越大。整体上看,早期依靠比赛、价格战获取大量客户的在线教育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行业发展将会更加理性和成熟。

  在线教育龙头机构领涨

  “同一个班,春季班和秋季班学费上涨近一半。”近日,有不少家长在学习群讨论培训班涨价。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核实发现,今年暑假各大在线教培机构暑期班学费涨幅在0%-50%不等,其中有机构人员明确表示,暑假后秋季班学费将比春季班学费涨价50%。

  东方证券(2.,.2,0.04%)研究报告的统计,作业帮同比上涨85%,学而思网校同比上涨22%,猿辅导同比上涨7%,高途课堂同比上涨%,作业帮提价幅度最大。

  以高三数学暑期班为例,在提价之后,学而思网校的高三数学暑期一轮复习直播班(24课时)的价格为元,而猿辅导的高三数学暑期系统班(20课时)的价格为元,高途课堂的高三数学暑期班(9课时)的价格为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教培机构集体涨价,主要是获客成本的压力。尤其是行业龙头机构,获得新的用户成本在逐渐增高。

  财报数据显示,已经上市的K2赛道教培机构中,今年寒假获客成本同比明显上涨。其中学而思涨了38%,跟谁学涨了86.6%,有道涨了%。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月到5月,有超过2万家在线教育相关企业成立,每天平均新增40家在线教育相关的企业。截至目前,中国共有超25万家在线教育相关的企业。

  “获客成本是在线教育的壁垒。”教培机构内部人员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行业规模的扩大,机构之间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龙头机构会加码争夺用新用户市场,行业整体获得成本将会越来越高。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初期圈地阶段,真正盈利的机构并不多,充足的资金才能打好后半场。

  两起融资达22亿超去年总额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使更多人使用在线教育模式,行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在线教育行业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加入。

  据网经社数据报告显示,在线教育年融资事件共50起,总融资额5亿元。而今年前五个月,在线教育行业发生融资就达36起,其中,天使轮、A轮融资事件数量最多。

  今年3月,猿辅导宣布完成G轮0亿美元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腾讯、博裕资本和IDG资本跟投。这也是教育行业迄今为止公布金额最大的单笔融资。此轮融资完成后,该公司估值将达78亿美元,猿辅导也成为教育行业未上市公司中估值领先的“独角兽”。

  6月,K2在线教育平台作业帮宣布完成E轮7.5亿美元融资。由方源资本、TigerGlobal领投,QatarInvestmentAuthority、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软银愿景基金一期、天图投资、襄禾资本等新老股东跟投。

  今年,仅作业帮和猿辅导融资金额累计就超22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融资总额。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资本投资赛道主要在K2。上述投资基金合伙人告诉记者,K2赛道规模会越来越大,疫情推动下在线教育迎来新的机会。但对投资人而言,更看重不同机构的结构优势,在同等成本下是否能够差异化招生,实现高效的付费转换率。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能够大规模低成本获客的机构,会获得更多资本的青睐。

  线上线下融合步伐加快

  随着疫情放缓,线下教培机构常态化教学,在线教育又迎接新的挑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教培赛道,线上和线下都会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发挥优势,线上线下融合步伐加快。

  智研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数有望达到2.96亿人,两年复合增长率2%。

  艾瑞咨询统计测算,若不考虑疫情强制将教学场景转为线上而线下复课后仍将回归线下的市场,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约.8亿元,同比增长24.%。

  在已上市的在线教育公司中,除英语流利说外,网易有道、尚德机构、跟谁学、5Talk、正保远程均在第一季度实现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跟谁学营收3亿元同比增长.%,成为一季度收入规模最大的上市在线教育公司。网易有道K2一季度以39.8%的增速实现了5.4亿元的增长,仅次于尚德机构。

  在二级市场上,美股中概股教育概念股公司大涨。截至7月2日晚间,跟谁学涨幅0.2%、好未来上涨4.26%,刚刚上市不久的声网大涨5.78%,三家企业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跟谁学报收63.09美元,市值50.62亿美元,静态市盈率高达倍。年初以来,跟谁学股价已经上涨88.6%;好未来股价报收72.93美元,市值.86亿美元,年初以来,好未来股价已经上涨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ys/11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