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国资国企逆行而上彰显担当

全力以赴支持我市8家口罩企业生产

疫情防控与企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创新举措打响应急物资保供战

疫情之下,彰显担当。全市一盘棋,国企当先锋。当前,全市上下正有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国资委迅速行动,国资国企逆行而上,当先锋打头阵,一方面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在医疗、物资、交通、保障等各条战线主动作为,一方面做细做实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努力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即日起,本报推出“战疫情稳发展国资国企当先锋”系列报道,讲述国资国企共同抗疫、共克时艰的故事。

本组文/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艳

通讯员刘北飞

本组图/厦工重工提供(除署名外)

  工人两班倒、设备24小时连轴转、生产线不断线。弓立医疗、美润股份……这样的生产景象,在我市任意一家医疗防护生产企业都可以看到,在口罩厂火力全开满产满能的背后,国有企业发挥了重要的护航保障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防控一线,重点医疗防护用品尤其是口罩的紧缺成为焦点、难点和痛点。破解“一罩难求”,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支持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市国资委第一时间牵头组织相关国有企业,全力以赴支持保障我市8家口罩企业生产。   2月3日下午,在市国资委的会议室,市委国资监管工委、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象屿集团、海翼集团、轻工集团三大国企到位。小口罩关系大安全,口罩多生产一个,安全保障就多一分!这次会议时间不长,但成效显著——市国资委成立市属国资国企支持服务我市口罩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根据国企产业优势,领导小组组建原料保障、设备维护和现场管理三个工作组。   “从产业链来看,口罩属小众产品。”国资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厦门口罩企业规模不大,在当前疫情下,原材料紧缺、物流受阻、生产任务繁重,这些问题不破解,生产很难持续。这些方面,市属国企有优势、有能力破解。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市属国企形成了独特的平台优势,在打造环境、搭建平台、民生保障、服务发展方面作用凸显。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象屿集团有着强大的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海翼集团制造业是高端制造业投资平台和发展服务商,轻工集团着力延伸产业链打造德商企业。连日来,三家国企主动作为,全力护航,确保了口罩生产企业的生产。   在这场应急物资保供战中,国企担当、国企效率和国企力量充分彰显。近日举行的全省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电视电话会,对厦门国资国企保障8家口罩生产厂家的举措高度肯定,认为这一创新做法值得全省其他地方借鉴。

  

  保障原料

  不断拓宽“找货”渠道

  缺纺粘布!缺熔喷布!缺耳线!伴随口罩的激增需求,口罩企业原辅料频频告急。   元宵节当天,象屿股份副总经理张军田打开了手机里的口罩生产保障服务工作进展情况表,“昨天签约的7吨熔喷布已全部发运,目前总库存平均可保障对接生产企业使用20天;签约3吨耳线已全部发运,目前总库存平均可保障对接生产企业使用5天。”张军田说,还要继续努力寻找资源,保障口罩厂物资供应。   象屿集团是世界强企业,有着强大的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集团积极响应市政府和国资委号召,紧急成立由象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陈方任组长的原料保障工作组,帮助原辅料采购、物流统筹组织等,确保口罩企业持续大批量生产需求。   接到任务的张军田第一时间跟企业对接,了解企业的痛点和难点。工作组下设的采购小组、物流小组、异地协调小组和联络处四个小组尽锐出动。   “熔喷布、耳线等东西虽小,但对于生产口罩而言,缺了它们可不行。”张军田说。特殊时期,原辅料采购相当困难,熔喷布供应商普遍存在原料不适用、人工不足、交货期较晚等问题。耳线产品日常需求较小,无大型生产厂家,货源寻找和采购都存在较大困难。   唯有全力以赴,迎难而上。在现有基础上拓宽渠道,在省内、国内甚至境外,积极联系货源;推动供应商积极调整配方,尽快生产;协助口罩企业解决物流问题,确保物资可安全、及时运达……工作组多管齐下,不断破解缺少原料的难题,为口罩企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维护设备

  顶尖技工驻扎生产现场

  设备维护工作组在中科贝思达公司进行设备维护。

  厦工重工生产部工程师陈增彬每天一早就到达位于集美的中科贝思达公司,在这里开始11个小时的作业。从2月5日起,他便驻扎这里,保障设备运行,成了他的新的工作岗位。   海翼集团成立由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谷涛担任组长的设备维护工作组,抽调专业人员,帮助口罩企业快速完成突发设备维修任务。“工作组集结了厦工股份、厦工重工、银华机械3家机械制造类企业的精英,包括享受厦门技能人才补贴的高级技工,专业技能强,现场经验丰富,确保企业设备连轴转,从现在来看效果不错。”副组长、厦工重工总支书记、董事长范文明告诉记者。   2月9日晚,中科贝思达公司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一个齿轮坏了,部件虽小,但影响运行。陈增彬从另一条线拆下备用配件,确保生产线运行。随后立即联系山东供应商,空运半成品齿轮。齿轮抵厦后,连续作业近4小时,加工完毕送进厂里。“口罩生产线与重工行业有一定差别,我们要尽快熟悉设备,全力以赴。”   厦门添孚卫生科技公司新设备上线,3名工作组成员来到现场支援调试,“调试现场发现缺少气管、接头这些小配件,没有它们机器就动不起来。”厦工重工副总经理廖清德说,“恰好我们工厂有这些配件,于是紧急调拨过来了。”   为扩大生产,市政府帮助美润公司找到两台六七年前的旧机器,工作组抓紧抢修,其中一台于2月9日投产,目前设备正常运行。   在省内最大口罩生产企业——弓立医疗,保障小组快速恢复了5条口罩生产线设备。目前,8家口罩生产厂家30余条生产线正常运转,且常用备件库存充足。

  现场调度

  管理精英解决生产管理难题

  工作人员在厦工重工车间为口罩企业准备配件。

  丽厦医疗公司需要车间消杀、人员出入管理方面的人员;蓝星企业需要一线生产工人10人,机修工2人……近日,轻工集团完成了8家口罩生产企业反馈的企业需求情况表。   轻工集团成立以轻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聪海为组长的现场管理工作组,根据口罩生产企业实际情况,从集团所属通士达有限公司、古龙食品公司、三圈电池公司三家工业企业,选派8名具备丰富生产现场管理和调度经验、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勇于担当、作风扎实的优秀人才,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能为口罩生产企业解决现场管理实际困难。

  工作组主动加强与口罩生产企业的沟通联系,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全力做好派出人员的管理、人员个人防护培训和后勤保障等各项支持保障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我们时刻待命,随时接受调遣,不折不扣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交办的任务。”工作组表示。

年2月11日厦门日报A4版

近期精选,猜你喜欢!

《厦视新闻》:访轻工看老字号焕发新魅力(一)——这些光从鹭岛启程

《厦视新闻》:访轻工看老字号焕发新魅力(二)——通士达,人工智能带来的“减负”

《厦视新闻》:访轻工看老字号焕发新魅力(三)——古龙香飘千万家

99%厦门人都知道!这三家“老字号”,陪伴无数人成长!今天,他们变新样~

(戳标题即可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fz/10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