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脱贫攻坚!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
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湖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区党政考察团,远赴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走亲戚”,湖里区深化东西部协作、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面吹响。
晨光下的东乡县(记者林铭鸿摄)
目前在厦门市对口帮扶的临夏州,38个挂牌督战村——即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村庄,全部位于东乡县。东乡县贫困情况之紧迫、脱贫攻坚的难度之大可见一斑。翻高山越深壑,走村入户慰问贫困户
消费扶贫带动经济;
投资办工厂,劳务协作培育人才
倾心倾力推动脱贫;
建学校建楼房
与当地干部一同共谋脱贫攻坚
让贫困户过上小康生活
……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对口办的指导下,湖里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工商联、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各街道等单位以及国投集团、天地集团、建发城建集团等区属国企,发动辖区17家企业、16个社会组织结对助力东乡县挂牌督战村,通过投入帮扶资金、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帮扶销售扶贫产品、资助困难群体等方式,助力东乡县攻克深度贫困最后堡垒。
本月初,湖里区的一批党员干部还远赴临夏,手把手帮助东乡县人民脱贫致富。近日,东乡县考察团也在县委书记马秀兰的带领下来到特区发祥地湖里,实地调研、参访学习、共同进步。让我们将镜头瞄准这批不平凡的湖里人
聆听他们在扶贫路上演绎的动人故事
▼▼▼
强化输血组团式产业帮扶翻山越岭送订单在三年多前,东乡县还在为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而发愁。扶贫干部们去了后,立刻开始“对症下药”——推动产业扶贫,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实实在在、源源不断地为当地贫困户带去真金白银。
仅去年一年,湖里区就发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购买东乡县牛羊肉、花椒等价值万元的农特产品,超额完成年度消费扶贫任务,带动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要真正完善其“造血”功能,还需要“自产”。经过深入调研,与甘肃爱福农业公司开展了合作,在东乡县开发了香菇种植产业。
东乡县扶贫生产工作卓有成效。图为拱北湾村扶贫车间。
(记者林铭鸿摄)
截至今年6月共为东乡县带去了个工作岗位,有户贫困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
仅去年一年
湖里区就投入多万元用于产业帮扶
引进美佳雨具等4家企业到东乡县投资设厂
有余名贫困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了贫
持久造血订单式培养人才员工打“飞的”来学技术不久前,83名东乡县员工返回厦门,与此同时,远在公里外的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还有一批贫困户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岗位。厦门欣贺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厦门市鹭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里区慈善会等一批湖里企业、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挂牌督战村,为他们带去了保洁、护林等公益岗位,带动个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每月增收元。
湖里区通过一系列“订单式”技能培养,培育人才,服务当地。另一方面,湖里区还通过推动多元就业,为贫困户提供公益性等多样化的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
仅去年一年
湖里区先后6次组织24家企业
为东乡县提供个工作岗位
定向招聘东乡县贫困劳动力名
共有名建档立卡户实现就业
湖里带去先进的社区工作经验,给东乡县干部很大的启发。他们主动联系到负责人,表示想到厦门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与此同时,在厦门,东乡县员工成了企业的“主力军”。此次留厦的东乡县员工,对企业复工复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们承担起了企业订单的重任,疫情期间复工的员工当中55%是东乡县的员工。
抱团送暖盖楼建校铺路支医支教支农拱北湾希望小学由湖里区出资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平方米,在校学生名,辐射整个村庄,让孩子实现了有书读。
年市区两级政府同步发力,追加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东乡县11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安全饮水项目。年安排专项资金0万元,用于9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效缓解了东乡县“上学远、入学难”问题。送善款、送服务、送物资……不久前,湖里区相关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与东乡县挂牌督战村签署了结对帮扶合作协议。接下来,他们将分期分批前往东乡县相应的挂牌督战村,开展实地调研及工作对接,真正把温暖送到当地贫困户心里。本月初,湖里区党员干部远赴临夏,手把手帮助东乡县人民脱贫致富。图为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监张洪忠(右二)与巴苏池村代表进行热烈讨论。图/湖里区工信局提供
年以来
湖里区选派3名干部赴东乡挂职
选派卫生、教育、科技等
33名专技人才支医支教支农
人物速写01“80后”高管林秋香
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技术
在分拣冷藏车间里,厦门绿百合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伯农业总经理、法人代表林秋香,正手把手教授当地村民农产品培育技术。
今年年初,响应政府号召,湖里辖区企业厦门绿百合食品有限公司到临夏州考察。林秋香带领公司的精兵强将,来到了东乡县。她与同事一起,来到田间地头,挨门挨户走访,为东乡的“穷病”寻方问诊。
经过前期的调研,公司在当地成立成伯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在东乡县成立甘肃解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万元,投资种植高原夏菜,并设立了分拣冷藏车间、田间地头车间。
如今的先锋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秋香负责管理的工厂,带动了1人脱贫致富。
02东乡“90后”小伙马如华
带上妻子一起来厦奋斗
去年,湖里区全力推进与东乡县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东乡小伙儿马如华赶上了党的好政策。在其他村民观望、犹豫不前的时候,他立即报名参加了厦门市里的统一招考,成了湖里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一名职员。
紧跟着湖里的快节奏,他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变——不仅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他的精神状态也变好了,如今的他是一名热血小伙儿。如今,他还把妻子带到厦门,鼓励她多学习,努力工作。
不单单是自己的变化,远在两千公里外的家乡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贫困户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死气沉沉的贫困村终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日子也好了起来。
原先,回乡之路是一条黄土路,一路颠簸,尘土飞扬。今年春节回家,这条路变成了宽敞的马路,直通家门口。
数说扶贫连日来,湖里区区直部门、区属国企广泛动员,17家企业、16个社会组织积极响应,结对帮扶东乡县的挂牌督战村,促成了欣贺股份、中达集团、绿百合食品等3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目前已实现挂牌督战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今年来湖里区已募集社会帮扶资金万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据统计,6年来,厦门市、湖里区两级财政及社会各界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4.3亿元。湖里区帮助东乡县引进5家企业,建成20个扶贫车间,采购东乡县消费扶贫农产品余万元,输转东乡籍人员余名到厦门务工,选派81名党政干部、专技人才(教师、医生等)支援东乡县,结对帮扶个贫困村。
目前,东乡全县贫困人口从年底的10.92万人减少到年底的1.28万人,累计减贫9.64万人,年均减贫1.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8.74%下降到4.25%。贫困村由个减少到45个。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市赴临夏州帮扶工作队厦门日报社·新媒体联合出品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fz/1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