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促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6.5%左右,并且再次强调了年要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接受记者采访的全国人大代表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中国要实现经济发展大转型,应当以牺牲短期高增长为代价,以“稳中求进”的思维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开通道。

放低速度谋长远

  李克强在对年工作作总体部署时,再次将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列在首位。记者发现,“稳中求进”一词近年来频频亮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连续六年将其作为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去年已经将其升格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这是战略性的安排,统筹考虑了国内和国外、短期和长期等各方面因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党组成员、厦门航空公司董事长车尚轮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经济处在爬坡过坎的时期,要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加快调结构,适度放慢速度,谋求长远发展,以获得更加持久和健康的经济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要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虽然预期的GDP增速比去年低了0.2个百分点,但这是非常务实的目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而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的“质量”,把经济增速调低是“稳中求进”原则的具体体现,“如果保持这一增速,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最高的经济体”。

稳中求进是战略思维

  稳中求进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李克强指出,稳是大局,要着力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底线,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在稳的前提下要勇于进取,深入推进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敢于啃“硬骨头”,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

  如何做好稳中求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当前实体企业既要生存下去,又要完成转型重任,难度较大。此外,经济发展中脱实向虚的苗头也值得警惕。“我认为要多从实体经济上做文章,稳住了实体经济,就稳住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是深挖经济潜力、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关键。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应当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充分释放创新潜能,为经济增长锻造新引擎。

  接受采访的全国人大代表普遍认为,稳中求进是一种战略思维,需要以牺牲短期高增长为代价,在关键领域寻求改革突破,补齐短板,打造新优势,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开通道。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撲笟鐨勭櫧鐧滈鍖婚櫌
鐧界櫆椋庣殑鐥囩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bbfz/8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