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福州日报》第5版刊登了名为《看,"智造"城投范这样炼成》的专题,介绍城投科技“国字号”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专题新闻如下
看,“智造”城投范这样炼成市城乡建总下属城投科技获评“国字号”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年10月19日本报记者孙漫
城投科技厂区全貌。本报记者叶义斌摄
工人在厂区加工钢筋。本报记者叶义斌摄
铝模工厂工作人员进行焊接作业。本报记者叶义斌摄
工人在阳光城悠澜郡安装调校铝模板。本报记者叶义斌摄
工人为模板绑扎钢筋。本报记者叶义斌摄
几根钢筋、一立方米水泥,能实现几种不同的组合?几块铝型材,数个锚固件,如何为新项目打好基础?在位于连江的一座“国字号”创新基地内,你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这座占地亩,西靠虎头山、南临省道,与海为邻的基地,名叫城投科技产业园,是市城乡建总集团下属福建省城投科技有限公司的“要员”。投产2年多来,每天都有一批批“颜值”亮眼、“骨架”结实的PC构件(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与铝合金模板从这里出发,被送往一个个房建、市政项目发挥作用。近日,城投科技正式获评全国第二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这也是我市目前规模最大的PC构件生产基地。
厂区“解码”
一丝不苟造精品
连江县创新路左侧,几个灰白相间的“大盒子”依序排列,堆场上,龙门吊、叉车、货车及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把一块块完成“保养”的PC构件打包发货。
“里面更热闹呢!”在PC构件厂厂长符金灿的带领下,记者走进“盒子”中一探究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钢筋生产线,在操作人员的巧手下,一根根即将和混凝土“捆绑”的原材料正加紧进行调直等工序,每天可加工30吨至35吨。
往内走去,就是PC构件核心生产区。纵深的车间内,5条生产线并行不悖,一个个“手术台”上,工人们各司其职。“这是滨海未来城的,这是万科澜悦花园的……”顺着生产线参观,符金灿向记者细数着这些叠合楼板、楼梯、空调板的去处。眼下,在这个近3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共有22个房建项目的约栋楼的PC构件在同步生产。通过模台拼接,工人们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每块构件都得‘七步走’。”符金灿介绍,第一步叫清模,就像给“手术台”打扫卫生,随后按每块构件不同尺寸装模,再进行绑扎钢筋、水电预埋,接着就是通过布料机下料,让混凝土在模台内充分“凝结”,最后两步是养护、脱模。“从模台上‘出生’的构件,每块都有专属 与PC工厂相邻的另一个占地多平方米的“盒子”里,同样是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看记者走近,铝模生产部的车间主任张小礼打开了话匣子:“你看,这就是原材料,叫铝型材。”车间两侧,锯切、冲孔、焊接、校正等工序一丝不苟,这里,共有4个项目在同场“竞技”。
厂区另一边,几名工人正细细拆解着铝模板,准备“回炉再造”。在旧模板中,记者看到了从景湖佳园、凤翔佳园等项目“退役”的熟悉“身影”。
张小礼解释,和PC构件“全新装”不同,铝合金模板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整体回收利用率达80%,一块模板,可重复利用约次,最大程度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装配一线
质量效率双提升
记者了解到,PC工厂和铝模工厂都有自己进行品控的好办法。
“我们是‘原料+过程+成品’的全方位全流程管控。”符金灿说,生产工序开始前,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都有经过实验室的严格检测,到了“七步走”施工时,一支十余人的专业品检队就上岗了,随时随地开始隐蔽检查,钢筋下得对不对、水电预埋准不准等细节都会严抓不懈。脱模后,还有成品检查,确保每块出厂构件都有高质量。
在铝模质量控制上,出厂前,则需要进行1∶1厂内预拼装,把可能出现的装不上、碰撞等问题解决在前。“预演”合格的模板,才能准许出厂。
从基地到了工地,构件的“使用感”如何?近日,记者来到台江红星排尾片区的旧改重点项目阳光城悠澜郡与万科澜悦花园现场探访。
走进阳光城悠澜郡,主体施工正火热进行,朝着明年春节前全面封顶的目标加速冲刺。楼内,和平日里机器轰鸣,颇为杂乱的场面不同,多名施工人员正搬起一块块银色板子,往立起的钢筋周围靠,一拼、一扣、一紧,看起来井然有序。这些铝模板搭设,是主体施工的基础。
“这和传统木模板相比,好处确实不少!”中核华泰项目经理林秀茂告诉记者,经过实战检验,铝模板整体性好,贴合程度也高,施工精度及拼缝精度都完胜木模板,建设质量、效率自然更高。装好后,只需核对编号确认安装无误即可。
铝模自重较轻也是一大优点。记者注意到,这些施工人员在多个工作面同时作业,一块铝模板只需一人便可轻松搬运,施工效率明显提升。
新工艺、高品质,也在塔吊林立的万科澜悦花园出现,本月内,该项目就将全面封顶。作为排尾片区的装配式地标项目,和阳光城悠澜郡一样,这里也有城投科技个性化定制的“设计+生产+施工”三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护。除了PC构件、铝模的“城投造”,还有预制内墙、智能爬升作业平台、穿插施工等新型建造体系的加入。“工厂化生产养护,构件质量更有保障,粉尘也少了,没有现场切割作业,环保多了。”中建四局项目经理石荣智表示。
全力破题
逆势上扬突围忙
从福州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福建省第一批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到如今的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城投科技一直在破题成长的路上前行。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通过技改、质量控制、管理提升,我们的装配构件产量、出货量及签约量均创了新高。”城投科技制造中心总监曹文栋说,作为建筑业装配构件制造基地,园区生产经营与建筑工地施工进度密切相关,因受疫情影响,2月和3月的生产基本按下了“暂停键”。
前方的生产线停了,但大后方的奔忙却更甚从前。营销、管理人员通过电话跟进、 据了解,得益于不断档的全时跟进,在2月和3月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2个月,城投科技的订单不降反增,市场营销部新签的合同金额近1亿元,创下新的签约纪录。
面对复工复产的新课题,城投科技更跑在前方。“除了分批渐进式复工外,技改是我们的主要功课。”曹文栋介绍,在去年11月增加模台,让生产能力稳居福州市场“第一梯队”的同时,3月,公司还组织骨干人员,对生产工艺进行第二次技改。
通过对厂区场地布置、设备布局的优化改造,加上施工工艺动线和物流运输动线的再规划,厂内未新添设备,但又多出了一个新的生产区域。据了解,目前,该工厂每日的PC构件产能约为立方米至立方米,设计年产能为15万立方米;通过“新旧”并行,铝模工厂新板设计年产能为12万平方米,旧板翻新年产能达30万平方米。
从“新”出发
城投“智造”再升级
今年5月,一项全新的专业认证,又让城投科技的管理与服务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为更好地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该公司在去年底开展了ISO国际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同样是在疫情发生初期,计划管理、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仓储物流管理等上百项专业管理制度和流程被全方位建立。
“你看,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新系统,在电脑及手机端,都能随时随地掌握厂区生产的全流程。”城投科技常务副总王泽龙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原来,这个新系统名为“MES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实现从原材料入库、检验数据、成形硫化、工艺管控到出库发货的全流程精准化控制,让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在新系统随意调取的界面里,记者看到,除了当日的入库量、出货量及今日、七日完成量外,还有质检报告的柱状显示图。在图中,报废、返修、合格等不同质检结果均有每日展示。想要查看厂内每个项目生产区域的实际进度、项目总任务等,也都可以“一键”实现。
“有了‘国字号’认证,我们还将‘跑’得更快更好!”王泽龙表示,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是对城投科技在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实力、部品部件加工能力和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方面的充分认可。今后,坚持以科技为引领,以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先进制造业为标杆,城投科技还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超越目标,在技术研发、工艺创新、人才培养和工程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创新,用“智造”为榕城添幸福。
-End-以上内容转载自《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