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昭告天下我萌我美好

本文摘自厦门晚报最厦门版块(11月15日),责编:陈心华。已取得授权发布。

忽如一夜春风来,行人头上青草戴。头顶的方寸之地向来也是时尚人士的兵家必争之地,最早爱美人士戴各式各样的发夹,之后不知怎么就流行起戴大蝴蝶结,再然后各种动物耳朵也作为装饰品上了头顶,牛耳朵、猫耳朵、鹿耳朵……如今更是连直立、纤细的仿真小花小草也堂而皇之地登上这方寸之地,仿佛在昭告天下:我萌我美好。

萌风横流,不仅在萌物,也不仅独美于时尚人士,萌言萌行的泛滥已使整个社会文化都不可避免萌风的影响。如果说人们爱上了动画片《超能陆战队》里大白的萌哒哒,喜欢在各种美图软件下嘟嘴自拍的萌嘟嘟,还只是个人日常行为和审美的萌化,那么细数起来,连传统意义上稳重专业的社会机构也没逃脱萌化的侵袭。

连警察“蜀黍”和科学家伯伯都卖萌

“早上好,小懒虫们起床啦!”如果不说明,你可能以为这是某个明星对粉丝热情的问候,然而它来自江宁公安在线,隶属于南京市江宁公安分局。时光倒流五年,你绝对无法想象这是一个代表国家权威的机构发布给人民群众的公开信息。“看到大家都在问我喜不喜欢五仁馅的月饼,我也没吃过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则信息来自于中国首部月球车玉兔。它原本的任务是在月球表面行驶并且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然而如今它被大家追捧,显然不是因为大家懂得它这些高大上的专业任务,更多的是来自它的萌化。

就连我们心目中严肃威猛的警察“蜀黍”和认真寡言的科学家伯伯都在卖萌,是不是有种这个世界不会好了的感觉,也或者是,这个世界不会更好了的感觉。

弹指一挥间铁姑娘们成了萌妹子

随着萌文化的流行,世界确实向我们显现出更温柔脆弱的一面,从萌的含义来说,基本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定义——弱小、可爱、女性化倾向。当萌字与人物相连时,多半是萌妹子、萌娃、萌少。你很难想象把一个胡子拉碴的彪形大汉称之为萌汉,而五十年前曾经风靡中国主流文化的铁姑娘,若改名为萌娘,简直不要太过尴尬,一个宽肩粗腰大嗓门只知道奋斗的人,是无论如何都与萌字无缘的。仿佛弹指一挥间,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气质悄然从铁血的、刚硬的转向温润的、柔软的,且不以好坏成败论之,就整个世界而言,有趣的是,如今最流行萌文化的是东亚国家,特别是中、日、韩三国。作为萌文化发源地的日本,萌被细分为无数种类型,在这些类型下也产生出无数萌文化的变种。

欧美文化反而只在动画片里卖萌

而欧美诸国,反而很少见到萌文化的盛行,柔弱更多的是种贬义。若是一个妹子在欧美文化下卖萌,过度显现弱小可爱女性化的特质,估计好朋友都要问她一句“Areyoucrazy?”在欧美的影视作品中,不要说男性,女性的强大也不容忽视,几乎个个是胳膊上能跑马的人物。在这种文化中,一个成年人,有点点萌是可爱的,太萌或过分卖萌却是可耻的。当人物已经无法卖萌时,能理直气壮卖萌的也就只剩下动画片里的机器人,瓦力和女友伊娃、大白、小黄人……

萌的心理学深度解读

像个孩子,更容易惹人怜爱

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东亚国家对于萌文化的拥护以及欧美国家对于萌文化的抵触,与不同社会对婴儿的养育方式似乎很有关联。所谓“萌”,很接近于年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洛伦兹定义的“丘比特娃娃效应”,指的是婴幼儿的长相特征和行为特征有利于获得他人的积极注意,从而促进社会依恋。简单粗暴地说,长得像个孩子,或行为像个孩子,都容易引起别人照顾、怜爱的情绪,从而令自己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满足自己对他人的依恋。

萌,可视为彩衣娱亲的变种

在欧美文化中,父母多鼓励婴儿的独立性、自我探索,并不鼓励粘人缠人的亲密接触,是故成人的标志必定是脱离萌态,独立自主,追求自我。在东亚文化中,父母多鼓励婴儿依赖并接受关怀,甚至在很多时候更愿意去娇宠婴儿,而成人的标志则是听从长辈指导、在社会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处、孝顺父母。在东亚文化的语境中,并不鼓励一个人有自己的主张,如果他认为这主张是正确的,哪怕它与整个家庭或家族的目标相悖逆也要义无反顾地去实现,那会被视为对家的背叛。

说到一个人长大了懂事了,更多的可能是指一个人从青春期的叛逆中清醒过来,开始遵从父母的谆谆教诲,走向一条长辈们认为更正确的路。而此时的萌,也可视为彩衣娱亲的变种,当成人在父母面前扮演一个萌萌的孩子的时候,不仅能让父母感觉他们自己更年轻,也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更有价值。

每个人内在都有想卖萌的小孩

萌意味着一个人表现出内在小孩的状态,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或几个内在小孩,他可能代表着对童真的向往,也可能写满了童年创伤。萌更像一个永不醒来的童年之梦,在那里内在小孩可以得到完美的呵护和照顾,或许曾经被娇宠过,而不愿失去这娇宠,也或许从来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娇宠,于是制造出一个娇宠的幻境。

充分理解萌与卖萌之后,或许我们会发出这样的感喟:

你卖,或者不卖,

萌,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不来不去,

只愿你卖萌之时,这世界温柔待你……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作者简介:付衍清

厦门大学文学硕士、中科院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著名催眠师、塔罗师。

厦门卫视特约嘉宾,小书房、教育在线等多家网站的特约教育专家。河北《家庭教育周刊》专栏作者,《厦门商报》专栏顾问,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作家。

王敬伟宽恕疗愈导师班全国首期学员。师从斯蒂芬?吉利根博士系统学习催眠。师从龚鉥博士学习心理剧。师从赛安慈博士与吴至青博士体验振觉呼吸深度疗愈等。

预约心理咨询请洽怀众心理宽恕心理-高老师

点击如下“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咨询中心介绍、咨询师等资料。

赞赏

长按







































丹芪偏瘫胶囊零售价格元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rc/9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