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往,常说金融业是个“金饭碗”,而今“金饭碗”的光环逐渐消退,一场20多年来罕见的金融高管密集变动正在袭来。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先后有中行、建行、平安、浦发、兴业、交行、中信、华夏等上市银行高管密集变动,地方性银行中,上海银行等也出现高管离职。初步统计,年初至今银行高管离职已达37位。除了银行业,券商行业也出现高管密集变动现象,而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在家中自缢身亡,更引发社会对券商高管离职变动的 “20多年来,中国金融业高管职位较为稳定,但近年来出现高管密集变动,确实少见。”11月5日,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目前改革创新的情况下,金融业高管扎堆离职,属于正常现象。
11月6日, 上市银行10高管辞职
一场由银行业基层蔓延至高层的“变阵”正在持续。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位高管辞职。
今年1月,民生银行原行长毛晓峰因个人原因请辞。2月,交行第一副行长钱文辉辞去交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等职务。而3月,辞职的银行高管较多,包括兴业银行副行长陈德康、中行副行长岳毅及中银香港副董事长等。4月,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请辞行长职务。6月,建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行长张建国递交辞呈。最近申请辞职的则是宁波银行副行长洪立峰、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等。
除了上市银行,地方性银行及农商行亦有高管离职。今年2月16日,上海银行董事长范一飞提出辞呈,最近,上海农商行副董事长、行长侯福宁也提出辞职。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先后至少有37位传统银行的董监高离职,涉及的岗位主要有董事、行长、副行长、风险总监等,有的则是兼任分支行行长。
其实,除了传统银行外,民营银行亦有高管离职。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行长曹彤任行长不足一年,也匆匆离职。
“银行业人员现离职潮始于去年下半年,从基层员工蔓延至高层。”11月3日,一股份制银行总行网络金融部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当时,一线基层员工,尤其是信贷人员,放出的贷款未收回,有的沦为坏账,根据银行考核机制,相关负责人要承担损失,受此影响,一些员工薪资大幅缩水无奈离职。而受此牵连,中高层也会受到影响,岗位调整在所难免。
该人士称,一些中高层有离职想法,但受发放、回收贷款拖累不能离职。“不然,离职的中高层还要多。”这名人士说。
一个值得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湖北、湖南等华中区域,一二级分行高管离职较少,但长三角、珠三角流域等一二级分行高管岗位调整较多,离职者也较多。
11月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副教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不算银行中层,仅以董监高级别来看,不到一年就有数十人离职,纵观中国20多年金融史,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出现。不过,在其看来,目前,中国银行业非常稳定。
券商高管“挂靴”不鲜
银行业高管扎堆离职,券商行业离职也在潮涌。
10月23日,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在家中自缢身亡,公众对券商高管的 其实,今年以来,券商高管变动频繁,部分券商高管变动甚至出现在上市前后。公开信息显示,今年2月26日,东兴证券上市才19天,其董事长陈江旭就闪辞。
东兴证券另一位闪辞的高管则是副总经理高健。10月14日,高健辞去副总经理以及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兼任的所有职务,距离公司上市刚过8个月。
与高健不同,国海证券副总裁彭思奇掌管财务,并兼任旗下多个公司董事长以及法人。9月14日,彭思奇请辞。
东北证券高管也于近期发生变动。10月22日,东北证券董事长杨树财辞去兼任的总裁职务。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券商行业中,人事变动最大的尚属国泰君安,且于去年就已开始。
去年6月初,担纲国泰君安总裁10年之久的陈耿提出辞职。陈耿离职后,总裁之位悬空了3个多月,当时,时任副总裁顾颉被认为是接替陈耿的热门人选。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去年9月,总裁之位迎来了空降人选,时任上海国际集团副总经理杨德红接棒国泰君安总裁。总裁变动不久,董事长岗位也随之变动。去年12月底,董事长万建华离任,前往证通公司任董事长。
今年4月,担任总裁8个月的杨德红开始担任国泰君安董事长。2个月后,国泰君安上市,原国泰君安副总裁王松被拟任为国泰君安证券总裁。而副总裁顾颉在公司上市3个月后递交辞呈。
不仅有A股上市券商离职,在新三板挂牌的券商中,亦有高管离职。
今年4月30日,开源证券登陆新三板,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券商。今年10月8日,上市不到半年,一手推动开源证券发展上市的总经理王兆华离职。不过,王兆华离职后,仍担任公司董事。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统计发现,近两个月来,包括中信证券在内,先后有10多位券商高管岗位发生变动,多数系离职。
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成新选择
传统银行、券商高管纷纷离职,他们将去往何处?
“今年挖到了3名银行高管。”11月6日,广东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去年,公司到银行挖人很难,但是今年以来,一些银行高管主动找上门来。该负责人称,对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传统银行的信贷、风控部人士最受欢迎。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传统银行业高管离职,部分系年龄、身体原因离职,属退休或离休,如建行行长张建国等。也有部分涉嫌违规违纪接受调查。还有部分属于工作调动,仍在传统银行体系打转。而离职后前往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成为新的选择。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微众银行的11位高管中,大都来自于传统银行,如平安、中信、招行等。而微众银行前行长曹彤,转战几家银行后,在微众银行行长位置上干了不足一年,也已离职,转战厦门,联手国资创办互联网金融公司。
此外,兴业银行原副行长出任微众银行监事,原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出任苏宁副总裁,平安银行原副行长陈伟加盟陆金所担任常务副总。
上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表示,传统银行业高管离职后,除了赋闲外,大多仍在从事金融工作,不过,多由体制内转至市场化程度高的个体。
P2P将成为金融人才聚集“下一站” P2P行业人才紧缺,复合型人才成为争夺焦点。P2P行业的人才不仅要对用户体验和需求要有相当灵敏的嗅觉,同时还要有创新和颠覆的核心精神,P2P将成为金融人才聚集“下一站”。 对长期处于“求贤若渴”状态的P2P行业而言,从业者跳槽意愿上升,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意味着有更多的“新鲜血液”有望加入,一方面也意味着人员流动性更强,这无疑进一步加快了各大平台争夺优秀人才的节奏,同时加剧了P2P人才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态势,人才市场的竞争或成为P2P行业年战场上的“第一把火”。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年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则显示,尽管预计年整体调薪幅度有所下滑,但年技术研发类员工的调薪幅度依然相对最高,达到10.3%,而技术研发类员工正是P2P行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无论人才需求量还是“薪情”都一路看涨。 从人才素质的需求角度而言,P2P行业显然更需要具有“强互联网”背景的人才加入,首先,互联网人具有强烈的“用户意识”,他们对于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具有相当灵敏的嗅觉,这一特点无论是从产品和服务研发还是市场推广的角度出发,都是极其重要的素质。其次,创新和颠覆是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的核心精神,作为高度要求效率,高度要求创新的行业,P2P行业显然需要更具“冲劲”的人才。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仅供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合作、投稿请加小编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rc/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