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专题介绍ldquo林则徐

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m.39.net/pf/a_4784152.html
福州是世界禁毒先驱,中华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故乡,留下了一系列与他相关的珍贵遗迹。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宅与祠”(包括林文忠公祠、林则徐故居、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作为林则徐精神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生动展现了林则徐的学习、生活画面,诉说着这位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魅力,是缅怀先贤,激励后人的重要文化场所。年10月4日《福州日报》推出《林则徐宅与祠最具代表性的左海伟人遗迹》文章,从历史溯源、保护传承、专家点评三个方面生动还原了林则徐文化遗迹保护工作背后的故事。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林则徐宅与祠 最具代表性的左海伟人遗迹在鼓楼区散落着三处最具代表性的林则徐遗迹——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林则徐故居和林文忠公祠。作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出生学习之地、归田栖息之地和纪念传承之地,它们承载着林则徐的崇高精神和非凡魅力,成为榕城林则徐遗迹的典型代表,也是世人纪念这位先贤的重要场所。林文忠公祠林则徐出生地位于中山路19号,由两座并排木构建筑组成,西为林家支祠,东为罗氏试馆,是林则徐出生、幼年读书、中举、完婚、中进士和走上仕途的地方。林则徐故居位于文北路,又名“云左山房”,内含主座三进,东西各两进,由“七十二峰楼”“揖斗楼”等组成。林则徐为其父母丁忧守制、回乡探亲以及晚年养病时均居住于此。林文忠公祠是福州古厝的典型代表,位于澳门路16号,始建于年,是林氏后裔及福州乡贤为纪念林则徐集资兴建的,前半部为屏墙、仪门、御碑亭和主座祠厅树德堂,后半部为南北花厅、曲尺楼和园林。林则徐出生地历史溯源见证林则徐与家乡的点滴过往讲述人:林则徐纪念馆馆长陈继勇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在福州左营司巷一间低矮破旧的民房里。嘉庆年间,林家经济稍宽裕,将屋买断。据林则徐《先考行状》记载,林则徐父亲林宾日生前的愿望是将这座宅子捐出来,改成“林家支祠”。作为孝子的林则徐,后来加以修复扩建,最终实现了父亲的遗愿。毗邻出生地的罗氏试馆是林则徐幼年读书处,当时林宾日是罗家塾师,林则徐幼年时便随父亲就读于此。据林则徐《析产阄书》称:他为官以后,将月俸和养廉银中一部分寄给父母作为生活费用,父母“不肯享用,略置家乡产业”,其中包括“文藻山住屋一所及相连西边一所,仍须留为归田栖息之区”。道光初年,林宾日用自己与儿子的积蓄购置了文藻山处旧屋。道光三十年(年),林则徐病逝于广东普宁,归葬福州。咸丰年间,林则徐女婿沈葆桢联合福州士绅上书朝廷,请求在福州建造林则徐祠堂。同治元年(年)“奉旨”建祠,却因经费原因而延搁。光绪三十年(年),林则徐曾孙林炳章,以翰林院编修身份,回闽考察宪政,再次提出兴建林则徐专祠,并多方筹募资金。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动工兴建,十二月建成。后因战乱、历史等原因,林文忠公祠曾多次被占作他用。林则徐故居保护传承代代接力保护逐步升为“国保”上世纪80年代,各处林则徐遗迹不同程度存在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房舍被侵占等问题。年7月,左营司9号被列为“名人故居”。年6月,经专家论证,原左营司9号为林则徐出生地,毗邻的“罗氏试馆”为林则徐幼年读书处。年2月6日,我市决定成立林则徐系列遗迹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同意林则徐纪念馆、故居、出生地作为市文物局下属单位,归其统一管理。同年3月,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开工典礼举行。年6月30日,工程竣工典礼举行,并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故居曾于年6月遭遇一场大洪水,主座一进、三进被毁。此后因年久失修,故居日益破败。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年,我市启动林则徐故居一期修复工程。年8月,工程竣工,主要修复了“七十二峰楼”。年8月3日,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局部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被依法拆除,面积达平方米;故居内原有住户同意搬迁,使得困扰20多年的林则徐故居征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年8月29日,“林则徐文献馆竣工揭牌暨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开工仪式”如期举行。年正式开工,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全面修复指日可待。年,林文忠公祠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年,祠堂前半部修复,被辟为林则徐纪念馆,年完成后半部修复,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三坊七巷保护修建工程启动。在多方努力下,年底,林则徐纪念馆被列入三坊七巷保护区范围。年,市政府斥资在祠堂南侧扩建新馆,新增陈列《林则徐史绩展》,总面积由平方米扩至平方米。年6月,纪念馆正式免费开放。年,经过多年持续接力保护,“林则徐宅与祠”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软木画制作研学活动专家点评林则徐遗迹需要代代守护点评人: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左海伟人林则徐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是福州人的杰出代表。榕城有诸多林则徐遗迹,最典型的就是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林则徐故居和林文忠公祠。这三处文物建筑也是清中后期典型的福州古厝中祠、宅、塾、园林的代表,其中林文忠公祠内的御碑亭为我国公祠类所独有。林则徐的爱国精神需要我们代代相传,文物遗迹也需要我们代代守护。

(来源:年10月4日《福州日报》?吴晖)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nr/11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