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想给父母在周边买房,却很难买

白癜疯 http://m.39.net/pf/bdfyy/

来源:温州商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随着老式住宅的老化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家附近为父母改善买房成为不少年轻人置业的目的,以方便照应,小户型新房成为“新宠”。

然而,小户型供应数量有限、资金压力大成为不少年轻人为父母改善购房的阻碍。

  周边购房给父母住

家住金域中央的章先生最近正在看房,他原计划在小区周边买一套小户型,给父母养老,方便今后父母帮忙带小孩、去父母家吃饭、父母年迈后方便照应等。他家周边当前没什么新盘,在S1线开通后,他将选择范围扩大到S1线车站旁。

像章先生这样打算在家附近买小户型给父母住的,不在少数。不过当前市区仅有S1线一条轨道交通,多数区域尚未涉及,因此像章先生这样沿着S1线找房的并不多,基本上在家附近找房,一般为同小区不同房源,或是周边小区。

在七都岛,就有一些市民同时买两套房,分别给自己、父母居住,例如自己住滨江九里洋房,小区内买一套高层小户型给父母住;自己住温州中心“错跃”,在滨江九里买一套小户型给父母住等。

不过在有些板块,商品房产品类型趋同,周边的安置房、类住宅也成为部分市民为父母买房的选择。家住泊林公馆的范先生,在这套房子购买后不久,就于附近的港龙商业广场买了一套LOFT公寓,今后用于父母居住,方便照应。

  改善条件方便照料

为父母购房日渐增多,与传统房屋老化、生活节奏加快两方面因素有关。

当前许多老人仍居住于老式住宅楼。这些老式住宅楼为楼梯房,老人上下楼不方便,再加上各方面设施的老化,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存在较为急迫的改善需求。即使部分住在电梯房的老人,在子女成家、迁出后,存在房子面积过大、过于冷清、难以打理的现象,甚至部分老式高层公寓没有朝南房间,因此这一部分老人也有置换需求。

同时,在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能抽出时间、精力做饭、带孩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需要父母帮忙。父母家离自家有距离,不仅来回比较耗时,而且老式住宅楼、老式公寓楼普遍存在车位不足、停车难现象,给年轻人去父母家带来不小的麻烦。也有一些来自郊县、外地的年轻人,在市区安家后,将老家的父母接来,产生购房需求。

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情况下,就选择在家附近买一套小户型,给父母住,在改善父母居住条件的同时,方便往来。当前市区的新盘普遍带电梯、品质较高、人车分流、车位充足,其小户型往往成为年轻人为父母买房的首选。

此外,也有一些市民将此类购房当作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章先生就表示,新小区品质高,小户型不仅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若在轨道交通旁就更有利于保值、增值,还可以给父母住,一举两得。

  二套房购置存压力

虽然有此想法的年轻人不少,但许多年轻人始终在观望,迟迟未能出手。

购房的资金压力成为不少人的顾虑。当前,不少年轻人住的房子均为贷款购买,每月需还按揭,再加上生活开支,余钱不多,若再买一套房,会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由于老房子与新盘存在较大的价差,即使卖掉父母的老房子,买新房仍需额外投入不少资金。

当前,市场上多数建筑面积90-㎡的房子总价都在万元左右,对不少已有房贷在身的市民有较大的压力,若想买总价在万元左右的房子,则需前往滨海、瓯江口、林里等地,距离自己家以及父母的生活圈子较远。

同时,小户型新盘供不应求,也成为不少市民买房难的重要原因。虽然近期市场上主打小户型的新盘有所增多,但多数都能取得较好的销售成绩,剩下的库存房源普遍为大户型。

因此,许多购房者在多观望、下手稍慢的情况下,往往没能买到心仪的房源。当前,市区各大主要板块有小户型在售的新盘基本上仅有一两个,数量有限,而滨江商务区、中央绿轴区域主打高端楼盘的板块,则没有小户型新房,购房者需购买品质相对较低的安置房,或前往周边七都岛、湿地板块等延伸板块。

业内人士建议,当前部分热门板块仍需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以推动小户型的出现,同时应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加强各板块之间的联动。

END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nr/10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