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才改版转型回应良性发展,上半年

出现脱发先别怕 http://www.mianbeiz.com/mnyzz/5240.html

8月1日,《海西晨报》就改版转型及调整发布公告:年8月8日启动新一轮改版转型,并调整报纸刊期,由周七刊调整为周五刊,工作日出版,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出版。

《海西晨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创办的唯一一份面向海西市民的综合性都市报,于年9月5日试刊,12月26日正式创刊,由厦门日报社主办,前身是创办于年的《厦门商报》。

《海西晨报》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才要改版转型、缩减刊期?对于外界的关心,《海西晨报》回应称:与近年来出现的个别媒体因经济困难被迫缩刊、休刊不同,《海西晨报》调整刊期是主动作为,自加压力。今年上半年,《海西晨报》报纸和新媒体阅读率保持稳定增长,实现利润较去年同比增长30%,报社发展处在相对良性的时期。

《海西晨报》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启动新一轮改版转型?

《海西晨报》这一次的改版转型是一次战略转移,由过去的以纸媒为主,转向移动媒体优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往,《海西晨报》在拓展新媒体方面有诸多着墨,但旗帜鲜明地把发展重心调整到移动媒体,还是经历了一个认识和坚定的过程。大家都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改革是新时代的需要。今年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新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和管理服务共享融通,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此涨彼涨、融合发展。改革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新闻传播日新月异,迭代进步,报社采编播发各个环节共同酝酿着报媒传播力的革新突破。如果说大众传播是单向维度的传播,那么现在的传播形式是更高维度的传播。这对报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每一次的传播变革,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深刻变化,读者期待更好的阅读体验和精准推送,读者要求表达意见,希望参与互动。在更多的场景,读者更成为了用户。

《海西晨报》这一轮改版转型,必须在更高的新闻维度上革除自身不适应、不符合时代和读者要求的陈弊,聚焦媒体内部机制体制的改革,重构采编发体系,优化采编发流程,提升生产能力、聚合能力、传播能力。可以说,《海西晨报》的改版转型应时而生、应运而行。

《海西晨报》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才要改版转型、缩减刊期?

感谢大家对《海西晨报》可持续发展的关心。改革的目的是做强做大党的新闻舆论事业。自《海西晨报》年更名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关爱支持下,经营规模翻了一番,传播力、影响力、经济实力日渐增强。今年上半年,《海西晨报》报纸和新媒体阅读率保持稳定增长,实现利润较去年同比增长30%,报社发展处在相对良性的时期。

与近年来出现的个别媒体因经济困难被迫缩刊、休刊不同,《海西晨报》调整刊期是主动作为,自加压力。报纸“减刊不减版”,双休日版面加到工作日中;发力新媒体,在移动端为读者和用户提供全年无休的服务。报社还将在新闻数据平台等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没有实力是不可能的。

改革不是敲锣打鼓、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在报社发展相对良性的时期主动地改、自觉地变,必然要在市场中经受考验和磨砺,也一定会遭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厦门报人有三角梅的坚韧,有信心扎根这片热土,茁壮生长。

《海西晨报》改革的主要亮点在哪里?

《海西晨报》改版转型最大的亮点是突出移动媒体优先,全力打造全媒体传播力。

这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是建设《海西晨报》新媒体矩阵,从新闻、文化、民生、政务代运营四个层面布局新媒体渠道;

第二是提供优质新媒体产品,满足读者、用户日益增长的对品质新媒体内容的需求;

第三是补齐传播技术短板,在大数据基础上开发符合受众要求的信息产品;

第四是培养新媒体人才队伍,让素质过硬、铁肩担当的记者、编辑、评论员在新媒体平台上施展才华锐意改革、开门办报是《海西晨报》的文化特质之一。改版转型后,《海西晨报》会更加突出服务型媒体的亮色,除了为读者、用户提供新闻服务之外,还将发挥专业优势,策划品牌活动、承接信息的服务外包。

《海西晨报》有哪些新媒体?

从《海西晨报》一张纸,到官方微博

海西晨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nr/10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