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布了《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在省级平台中,贵州省被评为四星级,与上海、浙江并列处于领先阶段(最高级别为五星级,为“卓越”阶段,目前空缺),其中,贵州省省级平台办事资源标准化指数为0.88,列全国第一。
清华大学相关学院携手开展评估今年,国务院大力推进工作,相继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委联合起草的《推进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我国的内涵和任务,指明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方向,为未来工作勾画了蓝图。
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研究力量,独立开展了“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评估”工作。
以全国32个省级地区等为评估对象清华大学此次调查评估工作以全国32个省级地区、32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个地市级地区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为对象,重点对平台“事项清单目录化”、“服务功能网络化”、“办事资源标准化”、“便民服务实用化”、“服务渠道便捷化”等内容进行评估。
此次评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根据综合指数值不同,共分为“卓越”、“领先”、“发展”、“起步”、“准备”五个阶段,综合指数0.85以上的“卓越阶段”平台在此次评估中暂无。
贵州省处于本次评估“领先”阶段《报告》显示,在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中,贵州省和上海市、浙江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综合指数值均在0.7以上,共同处于本次评估的“领先”阶段(最高级别为五星级,为“卓越”阶段,目前空缺)。
在分项评估中,贵州省省级平台“办事资源标准化”指数为0.88,全国排名第一;省级平台“服务功能网络化”指数为0.87,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市的0.91。
另外,贵州省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便民服务实用化”指数和“服务渠道便捷化”指数此次在全国排名也比较靠前。
在地市级平台综合指数排名中,贵州省遵义市、黔东南州处于“领先”阶段,其他市(州)和贵安新区都处于“发展”阶段。
来看看贵州的“成绩单”近两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要求,贵州打造了覆盖省市县三级政务、事务、商务服务“三务合一”的省网上办事大厅;
实现了与其他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有机衔接,以及事项的前台受理、后台办理;
拓展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初步完成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任务,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质量与实效。
数据显示:目前,省级、9个市(州)、贵安新区、97个县(市、区、开发区、综保区、经开区)共个站点全部使用统一审批服务系统;
纳入县级以上共个部门的个政务服务事项,以及个乡(镇、街道、社区)、个村(居委会)的个政务服务事项;
全省每天新增业务办件量3万余件,约有审批服务办理人员2万人通过统一办理平台在线办理公众业务申请与响应咨询投诉;
全省已组建乡、村代办员服务体系,建立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个、村(居)便民服务点个,覆盖率分别为88%、76%;
初步实现“进一张网办全省事”的大审批服务格局,并倒逼了流程再造,实现了变“多头跑动”为“一门办理”,变“繁文缛节”为“删繁就简”,变“弹性审批”为“标准审批”,变“各自建设”为“统筹推进”,变“跑县城办”为“家门口办”。
下一步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据介绍,下一步,贵州将重点抓好这三项工作———
工作一:一门进、一站结,深化标准审批,持续推进审批过程标准化
深化“集中审批、专职审批、窗口审批、标准审批”,做到“同一事项、不同地方、同一标准、同一结果”。
推出一批申请材料表单化、审批程序简单、审批标准清晰明了的事项,借助自助终端,探索“智慧审批”。
工作二:一网通、一库聚,优化技术支撑,不断深化网上办理
坚持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不断丰富网上办理事项;
深化电子证照批文库应用,推进省内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一库管理、互认共享”;
全面推进“就近申请、远程办理、异地打证”做法。
工作三:一盘棋、一个调,实现全省覆盖,彻底打通“最后一公里”
持续推进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办好“实体店”和“网店”,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乡村%全覆盖。
来源:贵州商报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西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ls/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