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丨揭秘泉州模具行业风光不再的背后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尊为“工业之母”,缘于小到螺丝纽扣、大到工程设备等工业制品的加工、制作都离不开模具。

在以制造业为主的泉州,模具行业的起步较早、起点也颇高,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总产值已经位居全省第一。然而,目前的泉州模具行业却“风光不再”,居产业链条边缘、价格战、规模小而散、创新研发无力等症结正重重套在行业身上,迅速被厦门的模具行业拉开距离。

今天,商小妹带大家了解泉州模具行业的发展困境,以及企业的转型之道。

丨模具工厂的工人正在作业

商报记者丨黄伟毅戴厦铃/文林劲峰/图

发展:兼容百业的“工业之母”

泉州的模具行业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起,脱胎于钳工工种的模具雏形就出现在泉州。泉州市模具工业协会会长陈经伟就经历了这一阶段:以手工技艺为支撑,并辅以简单的加工设备,在敲敲打打声中奠定了模具行业的基础。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泉州的模具行业从早期的手工作坊式加工走向了当前的数控化、智能化加工阶段,形成鞋模、塑料模具、密胺模具、铸造模具、水暖模具、陶瓷模具等细分领域,全面覆盖了泉州主要制造产业。根据泉州市模具工业协会调研显示,仅在鞋模这一块,泉州的鞋模规模达到全国第一,有力地支撑了泉州鞋业这一千亿级产业的发展壮大;泉州生产了全国60%以上的对讲机,其背后有塑料模具作为依托。

对于模具行业,业界还存在着一种观点:模具产业是效益放大器,对于所服务的制造业能提供几十倍乃至数百倍的效益放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普通的鞋模往往只需数千元,但通过它制造出来的鞋底或鞋面可以达到数万双乃至数十万双。泉州市丰泽区诚益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胜就向记者介绍说:“从成本结构来说,泉州鞋企生产的鞋子成本平摊下来,每双有1块钱是用在鞋模上,而品牌鞋企的这一比例则更高一些。”

差距:不断被拉大的差距

根据泉州市模具工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从行业总产值来说,泉州以40亿元左右的产值位居全省第一,厦门与福州的产值都在20亿—25亿元左右。而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估计全省的模具总产值大致在亿元至亿元之间。

可以说,模具行业主要集中在泉州、厦门和福州三地。虽然总产值上泉州仍占优,但在高端设备、整体实力、企业规模等方面,泉州却已落后于厦门。“与厦门相比,十五年前泉州的模具水平还有一定优势,十年前已开始落后于厦门,如今更是全方位落后于厦门。”陈经伟坦言。

“跟厦门对比,泉州在中高端的精细模具领域,有着十年以上的差距。其中,以模具加工设备来对比,厦门慢走丝加工设备有四百多台、镜面火花机两百多台、高性能铣床一百多台,总计八百台的设备当量;而泉州高端加工设备加起来就五六十台,这一差距十分明显。此外,厦门的模具企业已经形成外资企业、五百强企业等梯队,并且在出口国外方面取得不错的效益。”泉州市模具工业协会荣誉会长吴静瑜从数据对比方面介绍了两地模具行业的差距。

丨工人正在作业

困境:产业链条的“边缘角色”

造成泉州模具行业“大不如前”的原因主要在两方面:作为产业链条前段的模具行业得不到重视,在与制造业的配合中处于边缘地位;长期得不到发展的模具行业,正以价格战作为主要盈利途径,进一步拉低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与鞋业、服装这些千亿级产业相比,泉州模具行业总产值40亿元的规模显然“上不了台面”。而在与制造企业的协作中,模具企业也扮演着尴尬的“边缘角色”。福建华科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建根就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我就听到一位泉州制造业企业家在给供应商排款时,料米等环节被排在前列,模具则被放在无足轻重的最后一位。”陈经纬也指出:“传统制造产业上规模后往往把模具当成是一个配套行业,甚至为了追求性价比,压价行为成为常态,导致模具行业、企业利润低,乃至是以亏损的状态支撑其他行业的发展。这种局面,是不可维系的,也不能长久。”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不少模具企业为求生存,对业务往往是持“来者不拒”的态度:任何类型的模具都拿来加工,没有形成自己专注的领域。此外,长期受到资金方面的制约,不少模具企业不敢加大对设备、研发等方面的投入,而是守着订单过日子。这就造成一个死循环:模具企业缺乏资金,导致设备更新换代慢、研发滞后,竞争力日益衰退;缺乏竞争力的模具企业更难以获得制造企业的青睐,订单进一步减少,企业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此外,不断的价格战也是泉州模具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模具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模具企业为求生存,往往将价格作为招揽订单的主要手段。更为低廉的价格,一方面意味着品质的下降,拉低了制造业对泉州模具整体水平的印象;一方面迫使其他有一定规模的模具企业被拖下水,高品质的模具产品得不到应有的价值回报,挫伤了这些企业的积极性。

转型痛点:缺乏转型升级有效动力

当前,作为“中国制造”唯一地方试点城市的泉州,也正全面推进“泉州制造”的实施进程。泉州众多制造产业都主动响应这一号召,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泉州的模具行业同样有这一热情,但却面临着动力不足的窘境。

“绝大多数模具企业都是从小作坊起步的,逐渐发展壮大的。但有个问题难以解决:融资环境对我们不好,因为我们没有可以抵押的东西。企业的设备更新往往是靠自身微薄的盈利去投入,基于此,转型升级对模具企业来说很难。因为,付不起转型的代价。”泉州精博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维新指出。

陈经伟也分析说:“对于模具行业来说,转型升级需要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注入,但这方面单纯靠模具企业自身很难实现。像厦门的模具行业就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支持,使得行业具备很强的吸引力,众多人才、资源都聚集到其中厦门。而泉州的模具企业要留住人才,只能通过高薪留人,还不一定留得住。”

而在泉州市模具工业协会高级顾问黄醒东看来,模具行业的转型升级却尤为迫切。他分析说:“随着其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程不断加深,势必对产业链前端的模具产品在精密度、多样性、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当前模具行业的整体规模、水平来看,所能提供的助益将日益减少。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泉州模具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一旦模具行业的整体水平跟上来后,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将是一股绝佳的助力。但是,以当前模具行业所处的环境与规模来说,受资金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泉州模具企业转型升级的欲望并不大。”

商小妹只能说,深度好文,能坚持看到这里的,绝对是真爱!

那么,以下就给大家唠嗑下,泉州模具行业如何转型呢?

……

变革:修订企业“管理宝典”

“模具行业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人才断层。随着技术精湛的老师傅离开,新手往往难以及时顶上,这就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在思索能否通过一些方式将工艺保留下来?”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张田告诉记者。

张田的做法是修订作业指导书,将整个模具环节的生产工序进行分解,简化成铣床、磨床、组装等一道道极为细致的工序,然后将这一工序的最优技艺固化下来,形成标准操作流程。他介绍说:“这样一来,各个工序对操作水平的要求就比较单一,操作人员也有明确的技艺标准作为参考,并将每一道工序都做到最好,自然整个链条也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当然,我们的作业指导书也是不断根据新的产品要求、行业趋势来更新的,但总的思想没变:化繁为简、延续传承。受益于此,浔兴的后来者学习速度十分迅速,且一开始就站在了极高的起点。”与此同时,张田也引入了激励机制:每一道工序都进行内部竞争,技艺水平与薪酬直接挂钩,将技艺水平最高的人树立成标杆。张田指出:“这些标杆都是浔兴的种子,每一道工序的底层人员不管如何流动,只要标杆还在就能迅速孵化出一个高效的团队。”

泉州市科信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永强同样注重企业的管理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企业管理方面,他在模具行业内率先做到了8S管理,并让标准化深入到每一个员工。而在人才方面,他则创建了“爱·帮·团”的形式:具体实施中,采取新进员工培训后上岗、师徒结对帮扶,干部全流程经历的培训方式。林永强介绍说:“每一位新来的员工,我们会让他先下车间,各个工序都分阶段地学习,目的在于分析他的能力以及帮助他建立对模具基础概念的认知;随后再升至设计部门当助理,逐步开始自主设计产品,然后再到项目工程师。在这样历练过程中,公司的所有人员都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各个工序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形成稳定、高效的团队。”

创新:极致产品的竞争力

小而散,不仅是泉州模具企业分布的现状,同样是其产品种类的概述。在这样的产品结构下,企业要获得高收益并不现实。基于此,主营业务为塑料模具的泉州精博模具有限公司将打造极致单品作为企业转型的突破口。

泉州精博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维新经过调研后,最终选定的产品是马桶的进水阀和出水阀两个产品,“这两个部件是马桶的核心部件,决定着客户的最终体验。”作为一个很大众的产品,精博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最终实现了三大优势:延时进水功能,增强产品节能效果;稳定的进出水流量,应对不同楼层的水压要求;放至水流倒流,避免受清洁固化剂的污染。如今,精博的进水阀、出水阀产品已经获得外观、实用方面的13个专利,并获得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节水认证;国内五家一线卫浴品牌与精博建立合作,国外客户也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产品带来的回报,王维新向记者介绍说:“仅这两个产品的研发投入上,精博花了多万元,共制作出80多套模具。但由于产品的定位高端,利润高达30%,为企业的盈利和发展都是一大利好。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前端的模具产品有很高的要求,例如精密度、耐用性等指标。从我们的实际经历来看,任何行业的产品要做到极致,都离不开模具的支撑。”

福建华科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不过三年多的时间,但这一家新生企业已经也赢得美的、海尔、松下、舒华、骆驼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高度认可,与之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福建华科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建根告诉记者:“我属于技术型的管理者,对于模具行业有较高的积累,因此在与客户的早期沟通中,能更好地把握客户的需求点。但更为关键的是,华科会主动从各方面来提升客户的产品,经常会做一些新技术、新花样,增强客户产品的优势与溢价能力。同样的价格,却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品质,客户自然更加认可和重视与华科的合作。”

合作:与制造业深度协作

泉州的模具行业有一大特色,就是与制造业的关联度极为密切,甚至可以说是为制造业而生的。那么,如何发挥这一特色,实现双方的共赢呢?泉州部分模具企业的做法是建立长期、紧密的协作。

背靠泉州强势的鞋业,泉州市丰泽区诚益模具有限公司所在的鞋模行业可以说是与产业关联度最为紧密的一个模具领域。“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鞋模领域各个分类的快速提升,为泉州鞋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与之相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鞋的需求不断在变,从早期能穿就行到后来注重款式,再到如今追求舒适性、功能性。市场需求的变动,也通过品牌鞋企传递到鞋模企业,到逼泉州鞋模的不断提升。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可以说能完全满足鞋业的需求,即使是近年来热门的功能鞋、智能鞋,这都是长期相随、紧密协作的积累。”李文胜说道。

泉州市双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同样诠释了产业协作的重要性。泉州市双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陈其荣告诉记者:“在20世纪90年代,双塔在机缘巧合之下与江西五十铃这一汽车生产企业建立合作。汽车生产企业对于技术、管理都有严格的要求,双塔也由此开展了全方位、持久的提升:每次江西五十铃有新的管理要求、技术标准或设备接口,都会及时组织双塔的人员进行培训,产品的品质要求也是极为严格。这一过程,对企业来说很艰辛,需要很大的投资与长期的坚持,但结果是显著的:长期高标准下,双塔的压铸模具水平、品质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产品已经在同行内奠定优势地位,与汽车主机厂的配套也极为成熟、完善。如今,我们已经与东风、一汽、华泰、长城等十几家汽车厂商建立供需关系,市场辐射到全国各地,并在出口方面取得良好的业绩。”

★好文推荐★

赞!这位晋江人连任香港福建同乡会会长,梁振英为她颁发证书

头条丨去年这名泉商捐了1.38亿胡润慈善榜发布

人物│“90后”彬达制香厂总经理曾志彬:让昔日贵族香品飞入百姓家

头条丨福布斯评选全球企业强达利首进榜单

厦门再现两块地王,谁在偷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泉州商报》官方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小儿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ls/7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