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书记突破融合发展的几个关键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特别策划、组织刊发一组阶段性总结思考融合实践的稿件。特别约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同志撰写了第八期的《每月评论》,还特约管洪、傅绍万、王晖、陈岚、杨桂华、杨杰等党报、都市报集团社长总编辑专门著文,本刊记者也兵分多路深入采编一线调研,访谈所到媒体领军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等,以期将一年来的成绩、现状、困惑、问题整体上进行较为系统客观的梳理分析。有关成果第八期、第九期及今后陆续刊发,欢迎来稿继续交流、讨论。本文刊发于《中国记者》年第8期,刊发时标题为《突破几个“关键”,推进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进行探索,虽然有的取得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目的在于打造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没有现成的路径和方法,必须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年以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形成了一些思考,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初步效果。

一、坚持先进技术为引领,着力提升传播能力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决定着传媒行业的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掌握新技术,谁就会把握发展先机,相反,谁不重视新技术,谁就会被淘汰。比如,摩托罗拉的衰落,苹果的风靡,三星的崛起,体现的就是技术竞争。再如,纸媒从手工抄写、雕版印刷到活版印刷,从凸版、平版、凹版印刷到电子计算机照相排版、高速彩色轮转印刷,每一次革新都是技术的进步所引起。又如,印刷术的发明推动平面媒体的发展,无线电的运用使广播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视频技术的兴起成就了电视的辉煌,互联网技术诞生更像是打破潘多拉魔盒,对众多传统行业产生颠覆性冲击,这些都是技术引发的裂变。所以,传统媒体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向技术要答案。

当技术的发展打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窗口时,我们必须抓住技术革新带来的机遇,加快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在技术上取得优势,意味着的不仅是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更重要的是能推动新闻生产力的解放,提升对外传播力。从当前的传统媒体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自身资源的分割,各买各的菜、各烧各的灶、各做各的饭,人力、财力、物力都无法最大效益发挥作用,甚至在内部产生恶性竞争。为此,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把对传统媒体的技术改造,作为加快融合发展的关键,着眼构建全媒体采编、发布、经营、管理为一体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整合,投资1.5亿元,按照两步走的思路,与北大方正等国内一流的技术公司合作,开展主要纸媒全媒体技术支撑平台和全集团内容生产监管平台建设。已经完成各报系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四大主流报媒为核心的全媒体技术支撑平台,实现了各报系采编、经营的一体化,新闻信息、用户数据、经营管理等资源的互通共享。目前,正在推进全集团内容生产监管和指挥平台建设,在实现各报系全媒体采编、经营一体化基础上,抓住建设集团传媒中心的机会,启动全集团新闻内容生产和运营监管平台建设,以及集团管理的智能化建设,建成后将彻底改变目前集团所有媒体各自为阵,信息不共享、资源不互通的现状,真正实现全集团新闻信息资源、用户数据资源、新闻流程监管、传播效果追踪、大数据分析、服务智能决策、版权保护等一体化管理。据央视CTR数据显示,全国评选出的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先进单位中,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位列全国党报集团前三;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技术支撑平台项目,有望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二、顺应媒体发展新趋势,努力构建立体传播体系

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态多样,就是要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手段先进,就是要提升传播的效率;具有竞争力,就是要有较强的影响力。要打造具有这三方面特点的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把握现代传媒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现代社会对媒体发展需求的新趋势,并顺应新趋势推动改革,才能保证媒体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方向明确,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对于新趋势,有的认为就是发展新兴媒体,新兴媒体发展势头迅疾,有自身的诸多优势,但传统媒体长久以来形成的丰厚积淀,也有其不可替代的方面。媒体融合不是要不要传统媒体的争论,也不是新兴媒体华山一条路的选择,而是如何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抢占阵地,做到读者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用户在哪里,覆盖就到哪里。

在当前人们对信息需求更加多元化的情况下,要形成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必须构建立体化的传播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单一媒体在时间、空间、表现方式上的局限,使新闻内容的传播媒介具有多元性和可选择性,使新闻产品的形态和风格具有针对性和丰富性,使传统媒体的真实、权威、可信度高与新兴媒体的快捷、互动、广覆盖相得益彰。围绕立体传播体系的构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按照巩固大众媒体、拓展分众媒体,大力发展新兴媒体的思路,着力强化传播渠道建设。一是巩固传统主流报媒。不丢根、不丢本,稳住基本发行量。通过调整发行结构、突出差异发展,集团所属《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等都市类媒体保持了发行量的稳定,《重庆日报》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实现增量发行10万份,特别是《重庆日报》推出的大学生周刊,受到重庆高校大学生的欢迎。《重庆日报》《重庆晨报》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首批中国百强报刊。二是拓展分众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品牌,加强与行业、区县、社区、房地产企业合作,推进区域读本、社区报、行业报刊发展。比如与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合作,创办《都市热报》,抢占轨道经济圈,发行量已突破20万份,年实现利润万元;与区县合作先后创办永川读本、江津读本、璧山观察,与社区、大型房地产企业合作,创办南岸、金科、华宇、大石化等社区报,分众媒体发行量已突破40万份,三年将超过90万份。三是发展新兴媒体平台。打破“一报一网”分散发展模式,突出以华龙网为重点的新媒体发展思路,以华龙网为龙头,带动巴渝在线、晚报第一眼网、重庆晨网、轨客网、重庆法制网、女网、今日重庆网、中小企业网等网站发展,华龙网在全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二、西部第一。同时,积极与腾讯、百度合作,打造大渝网、重庆一百度,与腾讯合作打造的大渝网日均访问总流量超万,已成为重庆最大的城市生活门户网。积极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集团所属媒体官方微博、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jj/7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