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FIC导读:
从座谈会到4个阶段会议,再到会议间隙的一场场双边会晤,习近平主席在汉堡峰会期间有哪些经典表述?阐释了怎样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一起来看看。
”7月7日至8日,德国汉堡,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
从座谈会到4个阶段会议,再到会议间隙的一场场双边会晤,习近平主席在汉堡峰会期间有哪些经典表述?阐释了怎样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一起来看看。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汉堡是著名的“世界桥城”。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包容 推动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以桥为喻,表达对德国办会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支持,确实是恰到好处。
这次峰会,德方选择“塑造联动世界”为主题,与去年杭州峰会倡导“建设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理念一脉相承。据德方表示,“联动”这个关键词就是源自杭州峰会。为延续和落实杭州峰会共识,德方还将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对非合作作为汉堡峰会的重点。
与志同者伴,与道合者谋。峰会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之际,默克尔总理4日至5日在首都柏林以最高规格接待来德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从私人晚宴到正式会谈,从共同出席大熊猫馆开馆仪式到共同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谊赛……满满的日程、丰硕的成果,为中德关系发展的“成功故事”写下新的篇章。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柏林动物园大熊猫馆开馆仪式。(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7日上午,汉堡会展中心。峰会迎接仪式上,东道主特意安排习近平主席“压阵”出场,亲切握手后,默克尔总理同习近平主席并肩进入会场。小小细节,意味深长。
中方对峰会的支持也是有目共睹。就在峰会开始前约一个小时,习近平主席还在下榻酒店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在发表引导性讲话和总结讲话时,习近平主席指出,金砖国家是二十国集团重要成员,要支持主席国德国办好汉堡峰会,发出二十国集团致力于加强伙伴关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稳定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
德国《商报》刊文评论说,中德在自由贸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有着共同立场,“北京和柏林越是鲜明地用一个声音说话,峰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引用德国谚语,道出了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重要性。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二十国集团诞生于世界经济面临严重危机之时,可以说,当前世界经济出现积极迹象,二十国集团功不可没。然而,困难并未结束,挑战依然严峻。
“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各成员,更属于全世界。”在此前与默克尔总理会谈时,习近平主席就曾指出,“我们必须将经济增长同全球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增长和发展良性互动。”
作为大国,就是要有这样的胸怀和担当!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针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阐释中国主张:
——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
——共同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
——携手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继续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要在数字经济和新工业革命领域加强合作”“要继续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习近平主席的倡议符合实际,切中要害,为会议成功召开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这次峰会,时隔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到两个月。“一带一路”建设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旨在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互联互通,实现联动发展,这也与汉堡峰会的主题高度契合。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又同多位与会外国领导人就“一带一路”合作达成新的共识。
习近平主席此前在德国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二十国集团合作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汉堡峰会上,这个思路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在多边舞台积极开展双边外交,早已成为元首外交的惯例。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云集,正是高层互动的好时机。习近平主席在多场双边会见中,频频提及一个关键词——“大方向”。
——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习近平主席说,双方要共同努力,牢牢把握中美关系大方向,相互尊重、互利互惠,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他强调,双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
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在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涉及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问题上,不能打任何折扣,更不能有一丝倒退。只有这样,中日关系才能不偏离轨道,不放慢速度。“希望日方重信守诺,按规矩办事。”
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新双方要继承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留下的良好传统,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好两国关系发展方向,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会见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时,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以实际行动维护好两国关系发展大局,推动中英关系更稳更好更快发展。
习近平会见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本次峰会上,除了特朗普外,还出现了其他一些新的面孔。习近平主席同两位刚上任不久的新总统进行了首次会晤。
——会见韩国总统文在寅时,习近平主席用“不忘初心、携手共进”“立足大局,放眼长远”表达对中韩关系早日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的期待。他表示,希望韩方重视中方正当关切,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为中韩关系改善和发展扫除障碍。
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文在寅。(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习近平主席从政治互信、开拓创新、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三个方面对中法关系发展的经验作出总结,强调当前形势下,中法关系的战略性进一步增强。马克龙评价“两国关系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表示法方视中方为重要合作伙伴和国际事务中重要力量。
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把握好大方向,弘扬伙伴精神,践行合作共赢理念,国与国关系发展才能不断走深走远。在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进程中,中国元首外交所发挥的战略引领作用愈发凸显。
记者:刘华、王勍、郝薇薇
编辑:林晶、金悦磊
本文来源:新华社
延伸
阅读
屹然砥柱立中流——外交部长王毅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德国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
新华社德国汉堡7月8日电7月3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赴汉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行程结束之际,外交部长王毅向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此访是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展开的一次大国外交之旅。俄罗斯之行,提升中俄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新高度。访问德国,推动中德关系和中欧关系新发展。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开启全球经济治理新动能。这次访问释放出中国深化伙伴关系、坚持多边主义的明确信号,凝聚起维护共同安全、谋求普惠发展的有力共识,为国际形势乱局注入了稳定性,为世界经济困局提供了指向标,为全球治理变局贡献了正能量。
6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40余场双多边活动,同多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往访国各界人士沟通交流,加深理解、增进共识、维护团结、推动合作。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和平合作,坚定不移倡导开放包容,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屹然砥柱立中流”,展现了应有的大国担当,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和可靠的倚重力量。
一、巩固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守望相助的好朋友、精诚协作的好伙伴。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树立了大国、邻国关系的典范。习近平主席此访保持了两国高层交往的势头,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俄元首沟通更加深入。中俄元首保持密切交往,是两国关系高水平、特殊性的重要体现。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举行多场会谈会见并会见梅德韦杰夫总理,延续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深厚友谊。抵达莫斯科当晚,习近平主席就应邀同普京总统进行长时间会晤,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畅叙友谊、共商合作。第二天大范围会谈前,两国元首又再次小范围会面。两国元首着眼各自国家发展振兴和当前国际形势面临的机遇挑战,就深化双边关系、推进各领域合作以及重大国际热点问题深入沟通,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对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出新的战略引领。普京总统为习近平主席颁发俄罗斯国家最高勋章“圣安德烈”勋章,表达对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显示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中俄互信根基更加稳固。中俄互为高度信赖的战略伙伴。习近平主席强调,双方要把握中俄关系发展大方向,不断深化政治和战略互信。普京总统表示,高水平互信和完善的合作机制是俄中关系的巨大优势。双方商定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把两国关系作为外交优先方向,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加大相互支持。两国元首签署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批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新的4年实施纲要,对中俄关系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习近平主席此访既着力加强中俄关系顶层设计,也注重夯实两国关系社会民意基础。习近平主席会见两国友好人士和媒体、企业界代表时强调,巩固中俄世代友好没有休止符,希望各界人士坚持推动中俄人文交流和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添薪加柴。
中俄利益融合更加紧密。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就加强中俄发展战略对接深入交换意见,俄方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愿同中方一道促进亚欧大陆发展繁荣。中俄将继续扎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加快推进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同时积极探讨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双方同意深化经贸、投资、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地方、农业等领域务实合作,推进落实天然气管道、核电站、高铁、飞机制造、滨海交通运输走廊等重大项目。两国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一大批重点合作领域协议,成为中俄互利互惠合作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中俄国际协作更加同步。中俄同为世界主要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上许多看法相同或相近。双方同意在处理大事、要事、难事时,把彼此的沟通协调和战略合作放在优先位置。双方将继续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有效协作,同其他国家一道,维护国际平衡和战略稳定,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推动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两国元首就当前世界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合力应对国际和地区挑战,凸显两国在国际变局中的稳定器作用。双方外交部还发表联合声明,就当前朝鲜半岛局势表达共同立场,围绕半岛核问题提出共同倡议,积极引导问题解决的方向。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此次访俄再次充分证明,深化中俄协作是两国民心所向,是双方坚定的战略抉择,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俄关系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基础上不断深化全面战略协作,正在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二、拓展和提升中德全方位战略合作
中德两国是世界第二和第四大经济体,也是亚欧大陆两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确立了两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定位,中德关系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今年恰逢中德建交45周年,习近平主席应邀再次访德,推动两国全方位战略合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带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前迈进。
规划了中德关系的前行路径。中德建交以来,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原则,以开拓创新精神,书写了两国交往的“成功故事”。习近平主席同施泰因迈尔总统、默克尔总理回顾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经验,就新形势下深化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作出规划指引,确定了两国关系未来5年发展目标。习近平主席提出,双方要坚持走开放、创新、共赢的合作之路,以更加宽广胸襟和更加开阔视野谋划中德关系蓝图,得到德方积极响应。双方就提升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丰富人文交流、加强国际合作达成新的共识,同意用好政府磋商以及外交、安全、财金、人文等双边交流机制,照顾彼此关切,妥善处理分歧,进一步提升中德关系的层次和水平。
丰富了中德合作的战略内涵。习近平主席着眼中德双边合作长远发展,强调两国要全方位对接发展战略,超越简单买卖关系,开展战略性合作。双方要围绕“中国制造”和德国“工业4.0”开展对接,释放两国制造业优势同互联网结合的巨大创新潜力;要通过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务实合作,共享亚欧互联互通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双方签署多项有分量的合作协议,在航空航天、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体现了中德合作的全面性和战略性。习近平主席把握中德国际协作的战略意义,同德方领导人就国际地区形势和热点问题充分沟通,商定加强在中欧层面和多边场合的协调和配合,共同致力于改进完善国际机制和规则,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普惠、平衡方向发展,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和积极因素。
拉紧了中德人民的心灵纽带。中德两国人民彼此怀有友好感情,人文交流是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柱。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默克尔总理一道出席柏林动物园大熊猫馆开馆仪式,在当地掀起“大熊猫热”和“中国风”。习近平主席夫妇还同默克尔总理共同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谊赛,支持两国体育合作,鼓励两国小球员担当中德友好合作事业的接班人,成为此访人文交流又一亮点。双方同意用好今年5月正式启动的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加强文化、教育、青少年、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推出更多支持双方人员往来和旅游合作的便民措施,这些成果将进一步深化两国民众相识相知、推动中德关系健康发展,得到两国老百姓一致点赞。
增强了中欧关系的发展动力。德国是欧盟核心成员,中德关系持续领跑中欧关系。习近平主席访德以点带面,共同支持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对深化中欧整体合作产生带动效应。习近平主席强调国际形势越复杂,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就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支持欧盟团结、稳定、繁荣、开放,中欧要积极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以发展眼光看待中欧关系遇到的问题,在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解决。欧洲各界认为,习近平主席半年中先后三次到访欧洲,不仅为中欧关系注入持久动力,也为欧洲发展前景带来乐观情绪。
王毅说,德国举国上下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德国政府为此访提供高规格礼遇并作出包括战机护航等特殊安排,施泰因迈尔总统为习近平主席举行隆重欢迎仪式,默克尔总理夫妇为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举行家庭式私人晚宴。习近平主席还同德国社民党主席舒尔茨、汉堡市市长肖尔茨以及德国民众交流接触,传递友好合作理念,得到广泛积极响应。加强和深化中德关系已成为德国各党派、各阶层的普遍共识。
三、维护和推进二十国集团合作势头
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汉堡峰会以“塑造联动世界”为主题,与去年杭州峰会决定建设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一脉相承。习近平主席同与会各方一道,推动汉堡峰会在杭州峰会基础上取得积极进展,为加强二十国集团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开放包容,指引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是二十国集团过去十多年来的一贯承诺,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地指出,二十国集团要坚持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针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挑战突出等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本着包容增长理念,处理好公平和效率、资本和劳动、技术和就业的矛盾,在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分配机制方面交流合作。非洲是世界经济均衡、包容增长不可或缺的一环。习近平主席呼吁加大对非洲发展的浙江白癜风医院儿童白癜风怎么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fz/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