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耕读文化生长在每寸土地上”
国学院长论坛昨在海沧拉开帷幕,两岸国学大家齐聚一堂,奏响耕读文化乐章
“海沧耕读文化并非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扎扎实实地生长在每一寸土地上,令人振奋,这为厦门乃至全国做出了可贵的探讨与实践。”中国训诂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导汪少华说。
昨日(22日)上午,来自两岸的国学大家走进海沧天竺社区书院、青礁村院前社等地,探访耕读文化的生动样本。昨日下午,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的“扛鼎大戏”——“耕读在两岸,文明共承传”国学院长论坛在海沧拉开帷幕,来自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台湾华梵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等两岸高等学术机构、学府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耕读文化展开论道,为海沧乃至厦门的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很妙!”两岸国学大家盛赞海沧耕读文化
“以发展城市菜地的生动方式,唤醒村民简朴勤劳的耕读意识,再通过社区书院的平台,让村民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很妙!”在海沧青礁村院前社,台湾奉元书院原理事长、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东吴大学教授徐泓称赞道。
“台湾倡导的耕读文化大多只注重复活传统的文化精神,然而在海沧,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文化正在复苏,还看到了一些更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内涵,实属不易。”在台湾鹅湖学刊理事长、台湾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看来,海沧的耕读文化注重将城市与农村融合发展,让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找到新出路,体现了海沧区决策者的视野和高度。
无独有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国学院院长郭齐勇也认为,海沧区挖掘本地的人文传统资源,予以创造性的转化,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说,新时代耕读文化重建与拓展,必须以人为本,就要像海沧这样将工作做实,不耍花枪。
“当前,国学传统文化在全国受到推崇,但专门开展以耕读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弘扬,据我所知,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委员、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支平说。
论坛上,各位当代国学界的大家畅所欲言,百家争鸣,为耕读文化在海沧发展激荡出新的活力。
“此次国学院长论坛是国内最高规格的国学院长论坛之一,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很有意义的探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党委书记、社科院台港澳研究中心负责人罗京辉看来,海沧在历史上有悠久的耕读文化传统,耕读文化至今仍是海沧重要的精神源泉,如今这样高含金量的活动在海沧举行,意义非凡。
创造性复苏耕读文化迫在眉睫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海沧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海沧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携手两岸同胞共同继续传承弘扬耕读文化。
回溯历史,耕读文化在海沧延续千年,这片土地培育出49名进士、名举人,更有开台王颜思齐、早期民主革命先驱杨衢云、厦门大学前校长林文庆等大批知名人士。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爱乡、耕读传家、勤劳俭朴、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一直贯穿着海沧发展全过程,推进海沧不断向前发展。经过台商投资区27年、行政区13年的接力发展,海沧如今已成为建成区面积岛外比重最高、常住人口增长全市最快、发展成熟度岛外最高的区。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带动,征地拆迁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不平衡、农村空壳化、青年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随之而来,传统的耕读文化正面临着挑战,甚至在有些地方出现断层、错位甚至丢失的情况。因此,创造性地复苏耕读文化,迫在眉睫。“海沧的传统耕读文化对现代海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仍具有一种‘文化力’的引领、引导作用,弘扬发展耕读文化是破解城镇化发展问题的一把钥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大利器。”在海沧区看来,耕读文化将成为促进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的动力源,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打造融合开放的城区,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让耕读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国学院长论坛的举行揭开了耕读文化在海沧复苏的大幕。海沧区决策者深谙,一座城不只是百姓安放“身体”的地方,更关涉“心灵”的栖息,只有让耕读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当前,海沧将社区书院作为弘扬耕读文化的主平台,深入开展“弘扬耕读文化,建设幸福家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农业现代化。记者发现,青年转产就业创业的新进典型、社会贤达、企业家、退休干部纷纷走上书院的讲台,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学习活动在全区各个书院展开。同时,海沧还通过建设社区总部书院——沧江书院,为全区社区书院提供资源配送、师资支持、信息共享、指导培训等全方位服务;打造“示范书院”,做到硬件建设提前、全面达标,软件建设注重优质、创新。
事实上,在海沧,弘扬耕读文化方式多样,亮点纷呈。充满童趣的趣味运动与怀旧游戏、诵读国学经典与闽南童谣、闽南文化知识抢答……此前,海沧区文体广电出版局将耕读文化融入体育活动,走进四个街道,开展多场主题各异的耕读沧江主题体育活动,让群众在充满怀旧传统气息的趣味运动与文化互动中,唤醒乡愁记忆,传承海沧传统的耕读文化,备受群众喜爱。与此同时,《海沧探幽》《海沧古韵》《耕读海沧》等书籍纷纷“出炉”,《开台王颜思齐》等影视纪录作品不断上映,进一步丰富着弘扬耕读文化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海沧区正与市相关部门积极对接,未来,耕读文化将全面走进校园,实现耕读文化在海沧的立体式全覆盖,使之成为海沧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石室禅院法讯公告:
十二月:
12月21日冬至日琉璃宝塔上供(四大节日祭拜写疏)***农历每月十五全年药师消灾法会,每周日药师法门共修。
法会咨询及报名-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怎样治白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