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美妙百朵红,
枝叶摇曳思无话。
色韵遐思绿叶中,春心荡漾妩媚花。”
牡丹,一直以来都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文人墨客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
晋江安海镇静慈敬老院有这么一位老人,年过八旬之后,开始自学画牡丹,6年的时间里,他总共创作了多副牡丹画作。
借东南早报和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泉州分公司联合举办的“重阳节,敬老月,九九圆梦”微公益活动
老人有个小心愿:精心挑选十几幅自己近年的得意之作,通过义卖形式,筹集善款捐赠给静慈敬老院。
老人的名字叫林秋滨,今年已经87岁了,是养正中学的退休老师,曾经教过语文、美术等科目。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林秋滨呕心沥血地教书育人,一教就是39个年头,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为教育贡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8年前,老人和老伴一同住进了安海镇静慈敬老院。闲暇之余,老人热爱上了牡丹国画。他用自己的退休金买了宣纸、毛笔、颜料和牡丹的国画教学画册,风风火火地练习了起来。
“我之所以选择画牡丹,是因为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它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愿景,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林秋滨感慨地说道。老人家过惯了苦日子,舍不得花钱,因此在练习的时候,总是尽量买最便宜的宣纸,正反面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年不辍的苦练,如今林秋滨笔下的牡丹花,可谓是妖娆百态、雍容华丽,尽显国色天香之异彩。
了解到老人喜欢画画的爱好之后,静慈敬老院慈祥师父特意为老人腾出了一间宽敞的书画室,让他从此有了一个挥毫泼墨、展现才华的场所。
“我特别感恩慈祥师父。”林秋滨说。据林秋滨老人介绍,静慈敬老院由慈祥师父所筹建。慈祥师父15岁出家,诚心佛祖、乐善好施的她,于年筹建了这座敬老院——这也是晋江第一家由佛教寺院开设的敬老院,同时还是晋江首家佛教义诊所。
时至今日,这座养老院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服务过上百位老人。如今,院内住着50多位老人,除了周末时候偶尔有义工来帮忙之外,这些老人日常的一切生活起居主要都是由慈祥师父和几位工作人员来打理。长年累月的操劳,导致慈祥师父现在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但为了老人的福祉,她一直在坚持着。记者了解到,每一位住在静慈敬老院的老人,每个月仅需要缴纳低廉的生活费用,而这也造成了慈祥师父每年要为敬老院的资金问题奔波发愁,还经常要自掏腰包垫补生活费。
“慈祥师父一心向善,热衷于关爱老年人的慈善事业。我在感动之余,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做点什么。所以,这次活动,我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义卖自己的牡丹画作,将所筹得的资金,全部捐献给静慈敬老院。”林秋滨说,他希望借助早报的平台,将自己的作品刊登出来,让读者来认捐,价格大家随心意,多少都可以。
小编登几幅老人的牡丹画作,大家欣赏一下,有意认捐的人士请按照以下方式:
■认捐方法
方法一:拨打或编辑短信至,注明:认捐联系方式
方法二:扫描东早文体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bbfz/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