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20项“暖城工程”之一
携手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送温暖
一拨一拨的人流,涌入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前广场。12位全国、省、市知名医生正在这里,为市民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昨天上午,“海峡导报20周年20项暖城工程——春暖花开暖城暖事”之“义诊送健康”项目在南普陀寺举行。
肖红、杨光、黄源鹏、池晓蓉、闫冰、游志红、孙华瑜等一批平时“一号难求”的名医,走到基层来为市民义诊,可把市民乐坏了。
为了帮助市民更好地看诊,南普陀寺慈善会发动了不少义工进行现场服务。义工们设立了导诊台,根据每位患者的症状,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医生,引导市民有序看诊。市民还可以在现场免费测量心跳、血压。
今年3月,海峡导报联手20家企事业单位共襄大爱,启动海峡导报20周年20项暖城工程。本次“义诊送健康”活动,由海峡导报联合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共同举办。
现场特写
“一号难求”的名医热心参加义诊
87岁的郭奶奶,是厦大的一名退休教授,昨日,医院骨三科主任医师、加拿大中医学院特聘教授肖红看诊。“膝关节痛,走路没力气,上下楼特别困难,左手也抬不起来。”许奶奶说。
经过现场看诊,肖红判断郭奶奶患有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病症。她给郭奶奶进行了针灸治疗,先缓解疼痛,然后,递给郭奶奶一张自己的名片,医院,再给她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在医院,肖红的门诊经常“一号难求”。但只要有时间,她都积极参加义诊活动,把医疗服务送到最基层去。“被老百姓需要,他们信任我,我的内心很满足。义诊活动是有大爱的,虽然辛苦,但心里面很高兴。”肖红说。
一口气看了2个医生她感觉受益良多
58岁的陈女士感觉自己的身体有很多毛病,看到导报上的报道,她专程从高林赶到南普陀寺来参加义诊活动,找名医瞧一瞧。
陈女士有糖尿病,她找到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医师闫冰。听说陈女士每顿都要吃一大碗米饭,闫冰告诉她,糖尿病人要控制饭量,一天三顿总共吃半斤米饭就可以了,含糖高的水果也不能多吃,饮食一定要控制。
闫冰看了陈女士正在吃的两种药,发现这两种药一起吃容易导致低血糖,赶紧告诉陈女士要换一种药吃。“我有时候坐车头会晕,好像很饿的样子,医生这样讲就对上号了!”陈女士感激不已。
随后,陈女士又找到医院厦港社区中心主任陈文珊,请他给看一看心血管问题。“医生很耐心,给我讲了很多,我非常感动。今天没有白来,受益良多!”陈女士开心地说。
不吃药就痛得受不了找到名医瞧一瞧
最近几个月,83岁的许奶奶感觉自己脚痛,行动不是很方便了,尤其是下楼梯很困难。“腿上很多地方都很痛,经常要吃止痛药,不然就痛得受不了。之前也看过,但治疗效果不好。”许奶奶说。
她的一位老朋友,听说海峡导报和南普陀慈善会要举办义诊活动,有很多名医都会来,赶紧推荐给了许奶奶。在现场,许奶奶找到从事临床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30年的主任医师孙华瑜。
孙华瑜现场看诊后,对许奶奶说:“明天我有门诊,你不用挂号了,直接来找我,给你抽血检查一下。检查结果要等两三天才能出来,等报告出来了,看看具体是什么病因。”
孙华瑜还嘱咐她,这个年纪的老人容易缺钙,平时要多吃钙片。许奶奶很感激,再三道谢。
声音
把温暖和爱心传播到四面八方
海峡导报总编辑陈创业
送健康是一件传递爱心和温暖的大善举,海峡导报能够联手南普陀寺慈善会,一起举办这件善事,我们深感荣幸和欢喜。
今年是海峡导报创刊20周年。年初时,我们共同发起了20项暖城公益工程,得到了南普陀寺慈善会的热情响应,一起举办这场“义诊送健康”活动。
一直以来,南普陀寺和南普陀寺慈善会都非常关爱弱势群体,经常救助孤老病残,在社会各界都有很高的声誉。我们海峡导报社和南普陀寺、南普陀寺慈善会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记得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我也曾经来到这里,和则悟会长一起为灾区募捐。今天我们再一次联手,举办这场公益活动,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加深度的合作,继续把温暖和爱心传播到四面八方。
为基层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副秘书长普陀法师
“勿忘世上苦人多”,这是南普陀寺慈善会第一任会长妙湛老和尚在临终之际留下的遗训。年12月19日慈善会义诊院成立,这些年来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创立时期,即年至年,我们主要在厦门市进行义诊。第二个阶段是年至年,我们为西藏、新疆、内蒙、贵州、福建等地的贫困边远山区解决了一些医疗设施。
第三个阶段,我们加大了在社区和贫困山区的义诊活动。今年,我们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为贫困革命老区助力义诊。5月11日至9月1日,总共开展了54场义诊,多人次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看诊近人,慰问贫困家庭户,发放大米袋。慈善义诊是我们慈善会所有成员的一份坚持和执着,希望能为基层的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慈悲济世,为群众多办实事
医院科教负责人洪鹭娟
医院是秉承着则悟大和尚造福人民群众的精神,在南普陀寺慈善会义诊院25年的基础上转型而来的,于今年1月13日落成揭牌,自开业以来,为人民群众办了很多实事。
例如,我们的义诊窗口常年不休,每天面向来寺院的人群进行义诊服务,到现在为止已经看诊了多人次,还为社区居民免费测血糖,提供健康知识的普及。
我们倡导垃圾分类,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共同开展了“废弃针头分类归”的活动,倡导糖尿病人把用过的针头放在我们提供的废弃盒里统一回收,减少对环卫工人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我们中医学堂还定期邀请名老中医来为大家传授健康知识,普及中医的保健方法。我们永远在路上,帮助有需要的人。
来源:海峡导报
赈灾救急、资助病残、心灵慈善、
捐资助学、义诊施药、环保共生…
看慈善会最近在做什么
暖城工程之“健康进社区”活动在南普陀寺启动
小吉象安祥告诉你日行一善还有这种方式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