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又拍纪录片了!
《城市24小时》
以一天24小时为观察轴线,寻找每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和个性,还原被忽略的城市之美。
首季《城市24小时》聚焦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五座城市。
昨天晚上,成都!
5月20日-5月24日每晚20:04,《城市24小时》(第一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昨晚(5月23日)8点04分,《城市24小时》特别对准了成都,聚焦这座时尚、悠闲却有滋有味的城市的一天。
先来qio哈预告片↓
《城市24小时》成都1分钟宣传片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成都的标签实在是太多,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休闲舒适的茶馆,数不清的川味小吃,永远排队的火锅串串……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成都,似乎一切都在变化发展,然而又有一些东西仍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
成都的24小时,从凌晨5点的大熊猫基地开始。
大熊猫宝宝已睡到了自然醒,这也意味着它们的“奶爸奶妈”必须起得更早。
大熊猫饲养员梅燕网友称其为“梅奶妈”
看上去憨态可掬的熊猫宝宝,却也是让人一刻不得闲的淘气的“熊孩子”,每天早起的斗智斗勇是网红饲养员“梅奶妈”心甘情愿的宿命。
熊猫妈妈只负责宝宝的早间清洁,之后宝宝的吃喝拉撒都要梅燕接手。
梅燕要在警觉的熊猫妈妈眼皮底下取出宝宝,虽然她已经是熊猫妈妈最熟悉的人类,但在宝宝的问题上,还是没得商量,一旦让熊猫妈妈看出企图,梅燕就有生命危险。
但没有什么是一盆蜂蜜解决不了的……
有了蜂蜜忘了崽↓
给熊猫宝宝称重是每天的必做事项,画面是这样的↓
《城市24小时》(成都)小故事大熊猫的早间操
每年有超过万人次来成都看大熊猫,早上7点,距离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开门接客”还有半小时,但已经有很多游客排在了门外。
除了来现场看,大熊猫在网上还有一大批铁粉。
全天候直播大熊猫活动起居的熊猫频道,据说最忠实的粉丝,是工作压力颇大的都市白领。
上午10点,早高峰过后,成都人分成了两类,一类人在上班,一类人在喝茶。
5块钱一杯碧潭飘雪,自带瓜果零食,即使见到成都人在茶馆吃火锅,也没什么好奇怪。不过,多数人只见茶客的巴适自在,想不到茶馆老板的劳碌辛苦。
成都抚琴社区鸟园茶馆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出太阳,是成都人最心心念念的“节日”。
人民公园的鹤鸣茶馆,已经开了97年,可以同时容纳人,很多成都人在这里喝掉了大半生的时光。
天气好的时候,能不能找到位置,就全靠运气了。
成都人喝茶不止为了消磨时光,添茶续水的几个小时里,或许就谈成了几百万的嗨生意。
上午11点,成都玉林菜市场进入一天中第二个忙碌的时段,在家做饭的成都人开始买菜了。
偶尔的讨价还价和熟客间的寒暄让市场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菜场旁边的居民楼里,50岁的厨师刘旭和90岁的爷爷正在因为回锅肉的做法争吵,成都人最日常的一餐,却藏着最打动人心的温暖。
一个五世同堂的成都家庭爷爷和孙子刘旭在吃午饭
中午12点,宽窄巷子和锦里拥挤起来。老成都人眼里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对游客来说,也是来成都必须要打卡的地方。
遇到节假日的时候,外地人挤在城里,成都人则奔向了城外。
这里是中国最盛产农家乐的地方,城市的空间远远不能满足好耍的成都人,东南西北,随便选一个方向出城,都能找到成片的农家乐。
在吃和耍这两件事上,永远不要低估了成都人的想象力。
成都明月村的陶瓷艺术家李清,在烧窑的过程中突发奇想,为啥不能顺带烤个鸡吃呢?于是就有了……
口水流出来了……
什么是成都?
有人说:成都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打瞌睡。
这是成都,但不是完整的成都。
在成都,看得见的地方写着休闲娱乐,看不见的地方藏着勤劳能干。
干杂店老板小小经营着一家店铺,把辣椒、花椒等调味料卖到世界各地。算得了账,也扛得起几十上百斤的口袋。
计算器按得飞起↓
下午两点,午睡过后,成都天府软件园也开始了无声的喧嚣。
在这个诞生了大量现象级的手机游戏的地方,游戏测试员张松几乎见到全世界所有量产手机的机型,2万多台手机,上百个品牌,多种机型,陪伴他都过每一个玩游戏玩到吐的工作日。
手机堆中的测试员张松经过张松之手的手机款式不下千种
张松的主要工作,是对已经开发出来的手机游戏进行运行测试,寻找其中的漏洞,一个游戏的测试,需要几百台手机同时工作。
emmm这大概就是软件园拥有最多手机的男人↓
《城市24小时》(成都)小故事手游王子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专业软件园区,也是成都年轻人最密集的地方之一。这里是最好玩儿的地方,将近家游戏团队,很多年轻人熟知的现象级手游都诞生在这里。这里也是玩儿得最不轻松的地方。为了屏蔽多余信号的干扰,这个不到5平米的手机柜,必须保持密闭,而张松和他的同事们,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是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被戏称为“程序猿”的技术人员——以黑框眼镜、牛仔裤和双肩包为标配的理科生,构成了软件园独特的景观。
下午5点半,成都太古里坐着喝咖啡的人,而成都即将迎来最热烈的狂欢。
华灯初上,有54%的成都人下班后不会选择直接回家,而是涌入黑夜。
夜幕降临,满城飘散着麻辣鲜香的味道。为了心爱的火锅,成都人可以心甘情愿地等待。
你问他不饿啊?他还说:不存在,成都人扛饿
有网络统计,一个成都人平均等位的极限时长是3.5个小时。不过,聊天、喝茶、吃零食,等待似乎也变成了狂欢。这座城市里,每新开一家火锅店,就有两家旧的的关门,火锅江湖的更迭,令人惊奇。
川剧变脸——为了让等待的时间不无聊,很多火锅店会安排特色演出吸引顾客
在亚马逊发布的睡眠地图里,成都是中国最晚入睡和最长熬夜的榜单冠军。九眼桥,成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早已变成了酒吧的天下。据统计,年,成都拥有家酒吧。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比这个排名靠前的,是书店。成都共有书店多家,高于这个数字的中国城市,只有北京。晚上11点50,成都一家24小时书店仍旧开着,学生和白领喜好在夜晚来到这里,寻找片刻的宁静。街边的电话亭里也放了书,方便过往的行人阅读。
50分钟的纪录片,概括了成都人平常的一天,看完却觉得意犹未尽。今天,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收集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18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算法综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出最终结果。
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而在去年的这个榜单中,成都也排在第一位。
最后,用央视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你来或者不来,成都就在这里,不紧不慢。
你在或者不在,成都人就在这里,
余生很长,何事慌张。
"成都商报综合整理:央视纪录(cctv9jilupindao)、《城市24小时》、新一线城市研究所(TheRisingLa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