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需要精气神福州日报女记者上

干事创业需要这股精气神

朗读者

杨莹

福州日报社机关第三党支部党员

大家好,我是中共福州日报社机关第三党支部党员杨莹。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采访晋安区水系综合治理中,结识的一群充满精气神的基层党员干部。

征收,是水系综合治理的“一号工程”。面对征收难点,他们“白加黑”“5+2”,干劲十足;做群众思想工作,他们进村入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待沿河违建,他们坚决拆除,不讲情面,征收工作公开透明……

鼓山镇副镇长林志威是一名军转干部,他把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到了征收的新“战场”。每天奔走现场、勘探点位、拆除交地,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有的企业有抵触情绪,他便一次次带着政策上门,站在企业角度解读文件,帮助企业解决合理诉求。这份真诚,让企业最终配合拆迁。

林志威的身上有军人的干劲,也有铁汉的“柔情”。这段时间很少陪伴家人,特别是5岁的孩子,让他十分愧疚。但他说:“水系治理迫在眉睫,既然扛起了担子,就无怨无悔。”

征收工作,项项都是“硬骨头”。岳峰镇副镇长蔡可诚有一条黄金法则,那就是换位思考。前段时间,登云溪治理,需要占用鹤林新城小区部分绿化带和健身道。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几千户居民的支持,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蔡可诚在和业委会沟通时,听说小区雨水管道老化得厉害,每当刮台风、下暴雨,都会发生内涝。他第一时间协调岳峰镇拨款,帮助更换老化管道。

真心赢得了民心,当他再次来到小区时,业委会也转达了全体业主支持工程建设的决定。蔡可诚相信,只要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家的事去推动、去解决,最后也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新店镇象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世琼,今年已经63岁。在别人颐养天年的年纪,他还在一线奔波忙碌,只要村民有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村民郑德光的房子建于年,赔偿标准相对较低。老郑一开始想不通,王世琼便一天三四次登门做思想工作。“老郑,你的顾虑我知道,但是赔偿标准白纸黑字,必须按这个来。其他事儿,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村里一定管到底。”老郑听了心服口服,主动搬迁交房。对那些心里打着小算盘的村民,王世琼铁面无私、一碗水端平。村里近千平方米的沿河违建,全部都由村民自行拆除。

在福州城区水系综合治理中,像林志威、蔡可诚、王世琼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坚持在河道一线摸清情况、在河道一线开展工作、在河道一线解决问题。经过3个月的全力奋战,国庆前夕,福州四城区基本完成了水系综合治理征迁任务,拆除总面积万平方米,平均每天拆除2万多平方米,攻下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管身居哪个岗位,干事创业,都需要这股精气神。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故事,谢谢大家!

来源:福州宣读

想了解更多关于福州的那些事?

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bbfz/10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