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一个周五下午回东孚母校,给母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作文课。课前,我这样介绍自己:“30年前,我是这里的学生,和你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教诲;20年前,我是这里的老师,和你们的老师一样在灯下细心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后来,我离开了,整整17年杳无音讯。今天,我回来了,我带
两年前的一个周五下午回东孚母校,给母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作文课。课前,我这样介绍自己:“30年前,我是这里的学生,和你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教诲;20年前,我是这里的老师,和你们的老师一样在灯下细心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后来,我离开了,整整17年杳无音讯。今天,我回来了,我带回来一本自己写的散文集。此刻,站在这里,我可以无愧地说,母校,我没有浪掷每一寸光阴。”话音刚落,泪水就悄悄泛上眼眶,30年前的那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那时,也许因为父亲早逝,也许因为生活艰辛,年少的我,就很自卑很敏感,总觉得自己很丑很丑,又矮又胖,圆圆的脸上挂满无知与幼稚,眼睛里满是迷惘和困惑,一身很不合体的衣裤像被穿错了地方似的很勉强地套在我的身上,脚上总是一双廉价的凉鞋。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妈妈含着泪塞在我手心的只是三两块钱,这便是我一星期的生活费。
那时的我很羡慕那些天真活泼的同班女孩,也很希望能加入她们的行列。可是,渴望友情的我,每每路遇同学,总是低着头走过,生怕被他们看清我的丑而更加地嫌弃我。每当老师提问,我都害怕会叫到我,我怕在众目睽睽下,我的丑更是无处掩藏。我总是不敢主动去接近同学,生怕遭到冷遇;我不敢随意地哭,更不敢因为任何事而生任何人的气。因为我自以为长得丑,我便折磨自己,虐待自己……我陷入了无言的自卑里难以自拔,眼泪一滴一滴滴在没人看得见的枕巾上,面对内心欣赏爱慕的男孩,我甚至连望他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只是躲在远远的角落,想着他流着伤心的无望的泪。在最消沉最失意的日子里,我甚至觉得能不必上学,整天关在小屋多好。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中考前。
中考前,最后一堂语文课,我们的语文老师柯维明老师没有讲课,而是像一位演讲家,慷慨激昂地做着他的最后的演讲。他勉励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记得他说到动情处,还点到班上一些同学的名字,他说:“比如小玲同学,普通话说得好,以后要大胆上台锻炼自己。比如月霞同学,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坚持笔耕不辍,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记得讲到最后,柯老师说:“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每天都要做一个最好的自己。”然后,柯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愿你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角色。”整整三年,柯老师给我们上过无数次课,而我记得最深的却是这最后的一堂课,我深深地记得他写在黑板上的那行飘逸的粉笔字,记得他当时慷慨激昂的模样,记得他提到我名字时,眼睛里的那抹期待,记得他震地有声的那句话“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柯老师的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一般,在我陷入迷茫,无助无告的时候,指引着我一步一步挣扎着走向光明的彼岸。
记得那次中考,我上了幼师线,却在面试时被甩了下来,那时的我心如刀割,泪如雨下,觉得命运对我真是不公,我陷在痛苦的深渊里,不知该何去何从。痛苦中我忽然想起柯老师的那句话,犹如在黑暗里见到了光明,是啊,我怎么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就裹步不前?当不了幼师,我还可以做别的,只要我坚持,做最好的自己,有一天说不定我能当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甚至是大学老师。这样一想,我顿时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于是我克服了重重困难,背起书包走向新学校。
高中三年的生活很是辛苦,生活一样很拮据,我一样很自卑,但我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毕业前夕照样是老师同学的留言漫天飞舞。我一直记得有个同学给我的留言,他说,对你而言,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当老师,业余写作。他在无意中替我描绘了最好的我自己,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珍重地填上“教师”两个字。
料想不到的是,我高考落榜了,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痛苦消沉。想不到三年的努力,得到的竟然是落榜这样的结果!我无颜面对父母,也愧对妹妹的辛苦付出,我再也不好意思拿着父母和妹妹辛苦赚来的钱去补习。我真想放弃了,好好赚钱补偿家人。可是,我又一次想起了柯老师的那句毕业留言,也想起了那位同学为我描绘的人生图景。是啊,我不能放弃,我要做最好的自己。
于是,在一个大雨初霁的午后,我擦干眼泪,抛开忧郁,抱着书走近工厂里,开始了边工边读的生活。在别人花前月下时,我在背英语单词;在别人吃喝玩乐时,我在做数学难题;在别人打扑克跳舞时,我在用心写着作文。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活得那么辛苦,为什么不及时行乐?甚至连我们的主管,也曾轻轻问过我,当老师一个月能拿多少钱?我轻轻一笑,没有回答。是啊,那时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多元,甚至连一个普通女工的四分一的工资都不到。可是我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依然坚持在辛苦地工作之后,拿起课本继续辛苦地复习功课。五个月后,我交了辞职书,拿着勤工俭学赚来的元钱走进补习班,三个月后满怀信心地再次走进考场。终于走进了我梦想中的大学。我想,如果不是老师的那句毕业留言,如果不是同学在毕业前夕对我人生图景的那个描绘,如果不是那个“做最好的自己”的坚定信念在心中,我说不定会在繁华都市里迷失了方向,那么,如今的我,我的灵魂会在哪里流浪?
学成归来,我在母校当了一名初中老师。初为人师的日子里,其实也有很多苦闷。农村生活枯燥乏味,教学工作单调琐屑,学生们却又顽皮不堪,就连家长也是无知到可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干着多如牛毛的活儿,领着少得可怜的工资,让人不可避免地郁闷。郁闷时,偶尔也会后悔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特别是看到曾经成绩和自己相仿的同学在别的单位里吃香的喝辣的时,心中就更有无限感慨。幸好还有老师的那句毕业留言,有同学毕业前夕的那句鼓励,让我在单调琐屑中看到一点点微光,于是,我开始边工作边尝试着写作,我坚持做最好的自己,我不想太多,我只让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于是我觉得我天天都在做最好的自己。
那时候的报纸并没有留多少发表的园地给像我这样狂热的文学爱好者,但我从没灰心,我不停地写着,在我的日记本上,发表着自己的心情故事。我写完厚厚的一本,又开始接着写另一本,写了厚厚的两三本,我写我的生活经历,我的教学感悟,我甚至给自己写信,一封一封不停地写着。望着日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我仿佛找到了自我,常常有一种很充实愉快的感觉。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到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我终于在厦门晚报上找到可以投稿的版面,于是我一篇一篇把稿件投出去。那些文章,就像一个个绿色天使,总给我带来福音。接着,厦门广电报,厦门商报,厦门日报,海峡生活报……一份份报纸,一篇篇地发表着我的文章。我在文字的世界里悄悄成长着,快乐着。终于,在8年,我加入了厦门市作家协会,终于,在年,我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一个人的优雅》和《一杯茶的幸福》,终于,我做了最好的自己。
感谢毕业留言,在我心中种下了梦想,种下了信念,让我在它的牵引下一步一步走到了成功的彼岸,让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且凭着这兴趣和特长,一点一点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弹指一挥间,20年的教书生涯转眼逝去,在这20忍耐为人师的日子里,每当学生毕业,我也一定会郑重地给他们写毕业留言,我不仅给全班同学留言,我还有针对性地给每个同学留言:对于自卑怯懦者,我鼓励他们寻找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大胆表现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对于懒散拖拉者,我教诲他们勤奋刻苦辛勤耕耘才能有所收获;对于粗心大意急于求成者,我警示他们,慢工才能出细活,精益求精才能做到最好。为了让我的毕业留言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我平时很注意走进学生心灵,蹲下身来和学生做朋友,深入了了解学生,不动声色地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心声,并注意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和特长,在毕业留言中,我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留言,这样的留言能说道同学的心坎上,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他们以后的生活和思想上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而我说得最多的还是那一句:做最好的自己。我对他们讲当初柯老师的那句毕业留言对自己成长的影响,然后把那句留言赠送给他们,让他们今后无论在哪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敬业爱业,做最好的自己。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受益于这句话。比如3届的学生聪,他在学校里成绩很不好,从来都是默默无闻,几乎像弱智生一样,但他后来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电工。有一次路遇,他对我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还有忠,他是一个残疾人,双脚板外翻,行走困难,而且嘴唇裂开,话都说不清楚。他后来在镇里残疾协会工作,生活很顺利。他说,是老师的那句“做最好的自己”激励了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活。
如今,我回到了母校,我拿着自己写的新出版的书,我郑重地向毕业班的孩子们讲述着30年前那句的毕业留言,以及自己在这句留言激励下不断成长的故事,然后郑重地在书本的扉页上写下“做最好的自己——与东孚中学初三(5)班全体同学共勉”几个字,把书赠给了他。我相信,他们中说不定会有几个,也会在这句话的激励找到自我,不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如当年的我那样。
柯月霞,笔名六月雨荷,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优雅》、《一杯茶的幸福》、《最美的时光在路上》,厦门女作家合集《遇见》。
做最好的自己
赞赏
人赞赏
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白癜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