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省理科状元,分市文科状元,分市理科状元……这些人是怎么考上这么高的分数的?”在前晚随着高考成绩发布,全省各地的状元陆续脱颖而出,在成为街头巷尾谈资的同时,也成了众多学子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这些状元学霸都是什么人?读书为何能这么厉害?他们的父母是如何教育的?他们又是如何记笔记的?让我们来摸透这些学霸的“神属性”,把这些“超越不了的学霸”真正超越。1有一种快乐叫学霸懂得玩的人才懂学习泉州理科状元郑妍彦的快乐课余生活有人觉得学霸都很苦逼,只会埋头苦读。错,学霸们也许比你们更会玩。“玩”的学问,也大有讲究。不懂玩的人,又怎么懂学习呢?喜欢拉提琴的女生泉州理科状元郑妍彦就觉得,自己的高三并不只被无穷无尽的习题卷充斥,反而是累并快乐着。短跑、跳远、溜冰等,她的兴趣爱好很多。她还会自己在淘宝上买小提琴,跟着妈妈学会拉简单的旋律,却谦虚地评价自己“拉得不好”。
刚进入高三复习状态时,看着大家在埋头苦读,她也会心慌意乱,“可是这样反而更凌乱”。郑妍彦认为,高三的学习要快乐,非常重要的诀窍是自己要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后,才可以发挥得更好,学习才快乐。在心烦意乱、没有灵感的时候,郑妍彦会索性不做题,拿起手机下载个游戏客户端,玩一两个小时,等放松够了,再将客户端删除,“玩的时候也要自律,不能沉迷”。
游戏也是一种调剂福建省理科状元厦门英才学校姜麟锟喜欢跑步,他经常围绕学校操场跑上十来圈,有六千米左右,同学戏称他为“跑男”。6月7日高考第一天下午,他还坚持在学校操场跑了几圈。他说,跑步除了调节自己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是对自己耐力的一种挑战。
厦门市文科状元朱志博除了学习,爱好还很多,唱歌、打球、主持、竞技运动等都喜欢,最主要的,还有打游戏。由于父母从事的是广告相关的工作,志博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较多。从初中开始,他就爱上了打游戏。不过,一般只是在周末的时候才玩,他说,游戏也是一种调剂。
2有一种兄弟叫学霸双胞胎兄弟双双上清华学霸少见,双胞胎学霸更少见,能一起上清华大学而且还是同一个专业的双胞胎学霸更是屈指可数!高考成绩出炉,许多高考生还在寻思如何填报志愿,泉州七中的双胞胎兄弟杨国炜、杨国烨已双双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梦想实现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
玩电脑游戏玩出门道哥俩要一起上清华了昨日下午,在泉州七中春晖楼四楼的实验室里,哥哥杨国炜笑着对记者说:“以我的高考成绩,按照协议,我已被清华录取了。我可以跟弟弟一起去清华上学了。”
对杨国炜、杨国烨这对双胞胎兄弟而言,从小到大,他们一起做过的事情太多了,一起打游戏、一起上兴趣班、一起参加培训、一起参加奥赛、一起打篮球,这下好了,哥俩还能一起去清华大学学习。
杨国烨开玩笑说,这样的机遇始于家中的那台老电脑。“玩电脑、打游戏,我们在上幼儿园之前就会了,是吧?”杨国炜冲着杨国烨问道。他说,在他们上初中之前,家里只有一台电脑,兄弟俩都十分痴迷玩电脑游戏,杨爸爸介绍,孩子小时候为了玩电脑没少吵架,有时还会打起来,后来兄弟俩协商每个人轮流玩一个小时。
“我们都很喜欢打游戏,很好奇为什么可以这样去打游戏,当我们知道所有的游戏都是电脑编程编出来的,我们对编程更有兴趣了。”
在现代中学读初一时,为了奖励孩子在校的优良表现,杨爸爸给他们一人配备了一台电脑。“再也不用眼巴巴看着对方玩一个小时才能轮到自己。那个时候我们玩电脑玩得更high了,也正是从那开始,我们一直在参加信息学比赛。”有次老师问同学们有什么兴趣爱好时,杨家兄弟异口同声地大声说“计算机”,于是这两兄弟就被选去参加信息学奥赛了,而且多次代表学校和泉州参加比赛,并屡屡获奖。
通宵达旦编写程序寒暑假不超过三周进入泉州七中后,杨家兄弟便主攻信息学竞赛。连续三年,在福建省信息学比赛中,杨家兄弟均获得一等奖。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时,杨国烨摘得金牌,成功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杨国炜则摘得铜牌。次年,再一次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时,这对双胞胎兄弟双双获得银牌。
风光的竞赛成绩背后是辛勤的付出。由于要兼顾学业,比赛培训大多只能安排在周末与寒暑假,杨国炜说高中以来自己几乎没有周末,每年的寒暑假加起来不会超过三周。“比赛前,我们的假期总用来培训,比赛后,我们的假期都用来补其他功课,感觉一直都是急匆匆地学学学。”
令杨国烨难忘的是出省参加那几次高强度集中培训。“连续两周每天都是这样,每天早上八点开始考试,考五个小时,下午评测,然后不停地思考、不断地修改,跟指导老师、同学探讨考试中存在的不足,一点点克服,经常弄到很晚才回去休息。”
在泉州七中信息学竞赛总教练郑德强老师眼里,参加信息学比赛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好在杨家兄弟很有毅力,能坚持这么多年。“他们也很努力,编写程序遇到难题时,他们都不肯停止思考,一直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常常弄到凌晨三点多才停下来休息。”
正确引导孩子兴趣给足自由学习空间“高二暑假与清华大学签完协议后,我一直觉得考上本一线很轻松,所以我一点都不紧张。”然而,淡定的杨国炜最终还是不淡定了。
那是高考前三个月的一次质检考试,分数出来后杨国炜有点傻眼了。“跑到本一线下去了,我开始感觉有点危险。”为了节省每天从家里骑车到学校的20多分钟,杨国炜借住在学校附近的姑姑家。“因为参加比赛,很多课程都落下了,最后三个月真的是拼了老命在学习,每天都自习到很晚,非常感谢那些科任老师过来辅导我,帮助我。”
虽然高一就被保送到清华,杨国烨也不放松。除了比赛培训外,闲的时候他也每天都到学校,自学英语、大学里的计算机课程,给哥哥加油打气。
“孩子真的很努力,比赛训练的辛苦就不说了。国炜那孩子,我看他高三下学期这半年读书读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好在,他高考成绩还不错,如愿上了清华大学。看到他们兄弟俩这样,我们也很开心。”杨爸爸说,作为家长他们给足了孩子自由学习的空间,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全力支持他们。
3有一种记忆叫学霸课本也是笔记本有一种家教叫学霸爸抓学习妈管兴趣为什么学霸能成为学霸?他们手中有何学习法宝?学霸们会告诉你,无他,唯手熟而已。其实,学霸们是有法宝的,比如笔记,比如错题集,再比如活页本……笔记大多回归书本“我的笔记多记在课本上,大多补充在知识点旁,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基本不会刻意去整理一本本的笔记。”今年泉州文科高考状元蒋书凝介绍,她的政治、历史书上满是笔记,她认为最终的复习都要回归课本,这样做笔记有利于她在复习时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此外,蒋书凝还有一样学习法宝“活页本”,这是她自己整理的从题目、课本得到的启发。蒋书凝举例,尤其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她会在活页本里先列出常见知识点的体系,如地形、气候等知识点,由于活页本灵活,方便随时携带复习。除了常见的知识点,她还会把做题时遇到的不懂、做错的题也整理到活页本中,等理解透彻后她还会在边上记下做题启发。
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整理活页本时,针对不同学科蒋书凝也有不同的方法。“政治、历史的知识点,我多记在书上,而且这两科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其实是不适合把知识点再抄到活页本上的。这两科的活页本我只有很薄的几张,主要记一些答题术语和注意事项。”
蒋书凝总结,要善于总结每场考试甚至每次做题中的缺陷,不断查缺补漏,回归课本,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靠复习逐步积累自己的底气,底气越足,心态就越好。
“自己的记忆方式”今年的泉州市理科高考状元郑妍彦表示,自己并不会刻意整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她的笔记本翻开基本上是英语笔记,其次是依照老师要求整理的生物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熟悉的话对郑妍彦来说并不适用,她认为写多了反而让自己更凌乱。
“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整理,不用刻意。”郑妍彦说,平时在写作业、做习题卷的时候,她就会将不熟悉的知识点写在题目旁边,反复巩固强化记忆,下一次再遇到时,正确率就高了。
在高三总复习时,各学科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回归课本。郑妍彦很赞同老师的话,“课本的知识点摸透了就差不多了”。郑妍彦认为,平时简单补充在课本旁边的笔记可能过后自己很少会再去看,但是写过一遍就有个印象,而她也不喜欢写得太乱。
“拿课本出来看看,不要去模仿别人,要有自己的记忆方式。”这是郑妍彦总结出来的。
有一种家教叫学霸爸抓学习妈管兴趣泉州市高考文科状元蒋书凝三年前也是泉州市的中考状元,名副其实的女学霸,原来是有基因遗传的。蒋爸爸是厦大研究生毕业,蒋妈妈也是高校毕业生,如今是高中老师。他们对女儿的影响就是让她爱上学习。
蒋书凝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综合能力很强,这要归功于他们一家人钟爱的旅游。很小的时候她就会独自照看东西,大些让她做旅游攻略,提前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风俗人情、特色美食等开阔眼界。
郑妍彦显露出数学方面的天赋是在三年级,郑爸爸从那时候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她,这才练就了郑妍彦今天富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理科思维。
郑妈妈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会侧重于培养女儿的兴趣。“根据她的兴趣,让她去涉猎各方面的才艺技能,有个感性的初步认识。”而在妈妈的引导下,瘦小的郑妍彦在运动方面也不输给他人,坚持运动的好习惯让她在高三时仍然会保持每周至少一次的运动,确保体质健康。
南安市文科状元姓名:戴凌馨(码头镇杏东村人) 成绩:分(语文分、英语分、数学分、文综分) 小学:南安师范附小初中:实验中学学习方法有一套打算报考浙大或复旦在同学眼中,戴凌馨是个学霸,学习成绩比较稳定,基本上都是年段前两名。在家人眼中,勤奋、自觉是戴凌馨的优点。
戴凌馨的父母都是南师附小的老师,对于凌馨的教育可以说是“放养式”。“从小学至今,我们对她的学习成绩没有过高的要求,也没有给她太大的压力。”林文花说,而这一切也源于凌馨从小就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听课效率和整理错题本也很重要。”常被问及学习秘笈,戴凌馨如此总结。
上高一时,戴凌馨就已定下的高考目标,并张贴在课桌上,每当学习烦了累了的时候,就能一眼看到,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日常学习中,她也有每日目标安排,“按照学习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就能习惯成自然”。
“整理错题本是提高学习的有效方法,但贵在于‘精’。”戴凌馨说,她在整理错题过程中,会在一旁写上自己的思考心得,下次复习时就一目了然了。
高考成绩出来后,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了。戴凌馨称,目前的意向是报考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专业上比较偏向于选择古典人文专业。
漫长的暑假,戴凌馨希望能去打工,“在学校待的时间长了,社会实践这块比较欠缺,希望在上大学前,能多锻炼、接触各类事物”。
南安市理科状元 姓名:黄颖浩(梅山镇梅山社区人) 成绩:分(语文分、数学分、英语分、理综分) 小学:国专中心小学初中:国光初级中学题海战术是根本吃透题型很关键在黄颖浩的求学历程里,他的成绩大部分都排在年段前三。高考前夕的省质检中,“能量大爆发”的黄颖浩成绩更是排名泉州市第二。“可能也是因为如此,再加上觉得卷子比较简单,自信心太充足了,高考时过于放松。”黄颖浩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有点飘”。
班主任刘怀敏对这个得意门生的评价是“学习认真专注”。黄颖浩说,这都是妈妈从小的教导。
“我不管你考试多少分,只要你认真了就好。”上学后,妈妈李丽蓉就这样对他说。黄颖浩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父母对他的学习没有过多干预,认真是他们的唯一要求。
“其实,我没有什么学习秘诀,依赖所谓的秘诀都是不靠谱的。”黄颖浩觉得,要提高成绩,题海战术是根本。平时,黄颖浩除了老师布置下来的练习,他还会给自己加量。“当然,只追求量肯定不行,把题型吃透很关键。”
日复一日的做题,也会让黄颖浩感觉到压抑,为了缓解自己焦躁的情绪,黄颖浩喜欢折纸飞机,然后放飞。“所有的压抑和焦躁都随着纸飞机飞走了。”
“浩哥”很有才会唱会讲会打球在学校,黄颖浩不仅是个学霸,还多才多艺。喜欢打篮球,是校篮球队的中锋;主持功夫了得,承包了学校三年来大型活动、文艺晚会的主持;唱歌不俗,曾以南安第一的身份参加泉州市歌唱比赛;英语演讲颇有成果,曾获省赛第一名……
黄颖浩还喜欢看书,特别是侦探类的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他看了无数遍。动漫《名侦探柯南》他从幼儿园追剧到现在,而且打算一直追下去。“喜欢寻找真相的过程和感觉,这是对智力的挑战,同时侦探类作品中对于人性的描写也比较深刻。”黄颖浩说。
一直以来,黄颖浩就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然而身边的同学不仅不会嫉妒他,反而亲切地称呼他为“浩哥”。“当了三年的班长,他非常有威信,性格又开朗,同学们在学习上有问题都喜欢先去请教他。”刘怀敏说。
(内容摘自:泉州网—东南早报、南安商报)
赞赏
长按白癜风能治好不白癜风用什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rc/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