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福州,不是厦门,福建就这座城市被列入

★好文推荐★

●福建向全球自我介绍!文化魅力亮相国际!世界强钟意福建

●你好,世界!我是泉州!

●忍不住炫“富”!福建竟有这么多全国第一

●泉州新增这几处高大上的网红打卡地!你都去过了吗?

●8位泉籍乡贤获香港政府授勋或嘉奖!洪祖杭获颁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泉州知识产权工作迎来新机遇

被列入知识产权“国家队”!

是福建唯一入选城市!

全国仅10座城市入选!

中央财政将给予1.5亿—2亿元资金支持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截图

记者从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泉州与浙江台州等9座城市列入“国家队”,正式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以下简称“重点城市”),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选城市。未来三年,中央财政将给予泉州1.5亿—2亿元资金支持,用于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知识产权创新创造活力。

此次入选的10座城市都是在全国范围内创新资源集聚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需求迫切的重点城市。泉州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知识产权工作扎实。近年来,为激发全市知识产权行业发展动力,泉州市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先后出台《泉州市专利奖评奖规定》《关于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并于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发展资金,专项扶持知识产权行业发展。

泉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迅速,内生动力强劲。自年起,泉州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8年居全省设区市首位,近三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39.25%、50.22%,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速度。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99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商标有效注册量达32万件,位居全国前列;全市累计培育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近家,从业人员近人,专利权质押金额、知识产权贯标企业数量、知识产权强企数量均位居全省首位。

“这是我们机构改革后迎来的首个重大工作成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力量,在今后三年里,聚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知识产权创造的产出质量,提高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拓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范畴,建设区域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聚集区,形成立足泉州、面向福建、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和‘五个泉州’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新闻多看点

泉州知识产权白皮书显示:

泉州位列国家知识产权

示范城市(地级市)第6位

在第19个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泉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年泉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围绕泉州市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专利转化运用和行政执法、商标战略、版权保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角度梳理了年泉州市知识产权的发展状况。

“真金白银”落实知识产权激励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白皮书》显示,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考核结果,泉州市在全国41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地级市)中排名第6位,比年度上升3个位次,创历史新高。

为有力激发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积极性,泉州市大力贯彻落实知识产权激励政策。《白皮书》指出,年,对专利申请、专利密集型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等按规定给予资助和奖励,共发放各类奖励资金.38万元;兑现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国际注册等各类商标奖励资金万元。

年,泉州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专利密集型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印发《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出台《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企业管理办法》,确定首批泉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重点企业8家。新增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优势企业29家,其中,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4家、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4家。7家企业通过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核。截至年年底,全市累计培育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家。

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

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白皮书》显示,年,泉州市推动46家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授信额度6.98亿元,累计推动家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授信额度达33.73亿元,企业数量和授信额度均位居全省前列。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补助,推荐32家企业申报省级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补助,申请补助金额.57万元;发放市级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3家,共71.04万元。

同时,通过举办企业知识产权贯标专题培训班和落实激励政策等措施,积极推动企业贯彻执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全市新增73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累计通过贯标认证企业家,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对44家通过贯标的企业进行补助,发放补助资金万元。

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年,接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案件60件,其中维权援助26件、举报投诉34件。开展重点行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新设立中国(泉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石狮纺织服装产业联盟工作站、无线电对讲机行业工作站,进一步贴近企业,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作用。

建立多元合作商标保护机制

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白皮书》指出,年泉州市扩大商标注册基本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在泉州市设立全省唯一可以将商标受理业务扩大到变更、续展、许可等其他23项业务的商标受理窗口,共办理商标注册申请件、商标续展3件、商标变更2件。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全市新增地理标志商标12件,累计拥有地理标志商标39件。

加大对产业龙头企业的品牌培育力度,新增“众志”及“利郎”2件驰名商标,审查和推荐“众志”“天娇”等2件商标的驰名商标保护申请。发挥泉州商标专用权质押受理点优势,引导企业通过商标质押贷款缓解融资难题,办理商标质押13笔,其中,泉州商标专用权质押受理窗口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8件,涉及金额6.7亿元,全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累计达22亿元。

《白皮书》明确,将保护知名泉商品牌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商标侵权“溯源”等专项整治行动,共立案查处各类商标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件,办结件,案值.05万元,罚没.9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3件。以“”消费维权网络为核心,共交办商标侵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举报投诉64件。

同时,建立多元合作商标保护机制,市场监管、检察、公安、法院、工商联和阿里巴巴联合建立“泉州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六方协作机制”,将电商平台纳入快速维权范围,构建“私权救济+公权保护+平台治理”的品牌维权新模式。

公检法合力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在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上,《白皮书》显示,法院持续深化专家陪审员参审工作,提升专家陪审员参审效率,优化参审效果;持续推进“司法主导、双轨并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强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统一执法标准,逐步完善流程体系。市中级人民法院试点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工作,进一步统一知识产权司法标准,促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整体效能的发挥。

公安机关强力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建立情报导侦机制,主动通过云端上报具备发起全省集群战役研判和打击条件的重大情报导侦类线索,共发起打假集群战役研判线索7起、部督案件4起、省督案件7起,接收部局下发的涉假集群战役线索99起,并做好相关研判打击工作,提高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

市检察院牵头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研究出台《关于办理商标侵权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会议纪要》,为统一全市商标侵权案件执法尺度、准确研判侵权性质提供详细有效的办案指引。

积极营造良好知识产权法治环境

泉州市还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宣传日”等时机,开展现场咨询、分发材料、销毁假冒伪劣商品、商标战略成果展示等各类活动,营造维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氛围。

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相关部门举办专利价值分析评估中级研修班、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实务等面授培训班,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市中级法院在石狮国际轻纺城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络站,并为企业代表进行主题培训,为专家陪审员夯实法律知识基础,提高参审能力和水平。检察机关建立永春县“中国香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企业讲授“金融与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指引”“新经济法治思维”等主题内容,不断提高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

□来源:泉州晚报

□记者:郭雅莹、黄文珍

□编辑:杨文萍

《泉州商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rc/11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