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之内要尽职,这是一种职业道德。8小时之外则要尽情,因为这是一种生命享受。8小时之内大家都是为了事业、为了饭碗,目的并无不同,因而8小时之外的生活便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情趣与生活质量。”
——林晓东
生命是一种平衡
生活也是
林晓东是一名财务管理人员,财务工作的特点就是忙、就是琐碎,尽管如此,但八小时之外的他却仍然不会让自己闲下来,他说:“其实最好的休息并不是睡觉和发呆,而是运动,生命的另一种运动”。
于是8小时之外他健身、徒步、写作、收藏、摄影、摆弄花草、甚至弄鱼养狗……总之8小时之外的他仍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当当的……因为8小时之外的时间,才真正会让一个人的生命变得丰满且丰富。
(▲林晓东的花罗汉)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仅有这么一回,职业也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更不应该成为我们生命的全部,生活不应该成为一种苦大仇深的劳役。既如此,那为什么在自己的时间里我们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去享受生命呢?享受从来就是生命的一种天经地义,享受也并不是一件羞于启口的事……”林晓东如是说。
在林晓东看来,所谓健康其实就是生命一种平衡,反之生病就是身体的一种失衡,而8小时之外丰富的生活其实正是对8小时之内工作压力的一种释放,从而使身心松弛。不过如何安排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他却认为那是个人的私事,所以也并无所谓雅俗,只要无害他人,能愉悦自己就好……
他办公桌至今还摆着一块他从雅鲁藏布江边捡回来的石头,他说,每一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它自己的经历与故事,就像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人生。他还喜欢老物件,他说每一个老物件都是有灵魂的,比如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洗衣板,他都说他外婆的手曾在那里无数次地搓洗过……
他把那些物件人性化了,因而小编想说他硬汉的外表下还藏有一颗柔软的心呢…….
嗯,说到他的收藏还不能不说说他最近比较着迷的崖柏。
(⊙o⊙)…他说的所谓陈化、瘤花,坨料、水泥粉、甚至香道、什么太行城口料……,小编是听得云里雾里的咯,但他的另一番话却让小编有很大的启迪。
他说,收藏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尤其在我们国人投资渠道狭窄且风险不断的现状下,投资收藏其实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就比如崖柏,它是极其稀缺的一个植物物种,它不是工业产品,不可能愿意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崖柏是大自然的产物,而且枯死得越久价值还越高。崖柏生长还极为缓慢,能成为陈化料的至少得三五百年甚至上千年,因而行内有句话:若有一件崖柏,那么你就有东西可传世,因为五代之内再无崖柏…..
他认为崖柏的价值其实就是时间的价值,这也是近几年崖柏价格几近疯狂地在疯长的缘故。
“老”是一种心态林晓东认为,年轻虽然是一种岁月,但更是一种心态,而时刻都充满好奇心便是这种心态的特点。所以有时他自己一个人埋头健步的时候却会突然停下来,为什么?因为他突然发现地面有一群奇怪的蚂蚁,林间有一朵美极了的花,于是他会蹲下来观察,会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拍摄的角度……
林晓东还是个资深的老驴,他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份连带著名的景点,同时也游历了30几个国家,并留下了近十万张的照片和上百万字的文稿……他说他会对去西藏有种强烈的冲动,是源于20年前无意间看了马丽华所写的《走过西藏》,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迄今他已经七入藏区……
“为什么我们看到旅游图片中那些西藏的孩子多是头大脚细的?那是摄影师懒,他们不愿意蹲下来,尤其在高海拔地区,于是角度都是自上而下的……而我不一样,拍他们的时候我总是单腿跪下,这么一来我的高度也就和孩子们一致了,这个角度拍出来的孩子也就匀称的了,但这在高原却要耗去我相当的体力,这还不单为了美,还有我对这遍土地的一种敬畏与尊重。”
所以我们若是细看林晓东的摄影作品,便会发现他的角度总与别人的有那么些不同。
其实对于摄影,当初的林晓东却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他的摄影技术全都是靠自己对于美的理解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可谓是实战派。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的阅历的增多以及对生命的更为深刻的理解,林晓东现在越来越喜欢人物摄影了。他说,一是每一张肖像都是独一无二的。二是人物摄影更有生命的张力、更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也更能体现人性的那些光明与晦暗。再者,在抓拍的那零点几秒间你必须选择光影、选择构图、选择角度,以及选择人物最佳的表情......那绝对是件技术活,因而更具挑战性!
So,人家的下班后还可以把自己过得那么丰富多彩,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小编话外话多才多艺的各位姥姥姥爷、兄弟姐妹、哥哥姐姐,欢迎带着自己下班后的一身才艺来骚扰小编,“折磨”小编,小编更愿意不遗余力地写下、敲下,奉上,“造福”所有人~~~
(可将姓名+电话+职业+才艺相关讯息发送到“海峡生活报”官微)
海峡生活报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主任编辑|星言责任编辑|娜娜
厦门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rc/1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