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芦荡火种》是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讲的是年秋,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日义勇军离开苏常地区后,留下数十名伤病员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沪剧《芦荡火种》上演后,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强烈反响,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芦荡火种》进行移植,而在全国演出《芦》剧的竟有31个剧团之多。
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汪曾祺作为主要执笔者,在改编过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改编后的《芦荡火种》的京剧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后经国家领导人审看,批准对外公演。剧名最后由毛泽东主席一锤定音,他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于是剧名定为《沙家浜》。剧情简介: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就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抗战初期,他随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奉命开赴茅山地区,在南京附近句容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兄弟部队一起创建了江南第一个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这支番号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部队拨据点、袭击许墅关火车站日军据点、挺近上海近郊、夜袭虹桥机场,三个月内,从人的队伍发展到人。年9月下旬,“江抗”奉命全部西撤,医院一批伤病员,有他与刘飞、夏光等36人。他就是福建福安籍新四军战斗英雄、时任新四军某团政治处总支书记、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的人物原型之一黄烽。黄烽是((沙家浜))剧中“指导员郭建光”的原型之一。常熟沙家浜纪念馆陈列36个伤病员的战斗故事一栏中,第一张就是黄烽的大幅照片。
一、书香门第,投笔从戎
黄烽,原名黄宝澄,年5月出生在福安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黄晋鋆是清末秀才,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民国初期为期福建省临时议会议员,当地名绅。大伯黄晋锟,特授古田教谕,“赏戴花翎”:二伯黄晋经任过广东、湖南三地知府知州。
黄烽7岁时入村塾,11岁进穆阳小学读书,虽然还是以读(三字经)、(四书)等文言文为主,但开始接受白话文和英语等新学教育。
年,黄烽到福安城关扆山中学读书,语文老师郑眠石(又名郑楚云)是早期的中共党员。在郑眠石老师的引导下,黄烽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黄烽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有一次演出,黄烽扮演主角,心里紧张,竟把台词忘了。幸好幕后同学及时传词,几乎把话剧演成双簧。经过这次锻炼,黄烽的书生气被冲洗掉了,此后就大胆参加街头示威游行和抵制日货运动。
年,黄烽前往上海,住在五哥黄宝润家中,黄宝润是上海国际无线电台的中共地下党员。他经常向黄烽推荐进步书刊,帮助他从理论上提高认识,接受革命道理。在上海,他意外地遇见被捕释放后的郑眠石老师,结识了林烈(又名、林默涵),周立波,黄秀秀等革命同志,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会计科学习。
军“ F:EA, F1:9D73F1E4, F2:4CA6DD6B, F3:54EF, T:, y:E7FFF7BB }"target="_blank"style="font-family:宋体,SimSun;font-size:18px;color:rgb(0,0,0);">七·七事变”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黄烽于同年9月回到家乡福安,在棠溪小学当教员,经中共福安县委书记郭文焕亲笔信介绍,黄烽与侄儿黄志远参加新四军赴抗日战场。为避免连累家人,主持新四军福州办事处的范式人建议,将黄宝澄改名为黄烽,取参军时正值抗日烽火连天之意。从此,黄烽开始了革命军人的戎马生涯。
二、京剧《沙家浜》剧中“郭建光”的原型之一
年秋,黄烽随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奉命开赴茅山地区,在南京附近句容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兄弟部队一起创建了江南第一个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这支番号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部队拨据点、袭击许墅关火车站日军据点、挺近上海近郊、夜袭虹桥机场,三个月内,从人的队伍发展到人。
年9月下旬,“江抗”奉命全部西撤,医院一批伤病员,有刘飞、夏光、黄烽等36人。当时黄烽任六团政治处总支书记,因患虐疾住院,被留下地方帮助工作。
由于敌人频繁下乡“扫荡”搜索“江抗”留下的人员,医院虽然不断转移,仍难免遭敌袭击。这36个伤病员,大多都是闽东红军老战士,经历过许许多多战斗和艰苦环境的锻炼,是一批坚强的武装力量。新“江抗”和以后的新四军六师16旅,就是在这几十个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就是根据黄烽等36个伤病员的故事改编而成的,黄烽是((沙家浜))剧中“指导员郭建光”的原型之一。常熟沙家浜纪念馆陈列36个伤病员的战斗故事一栏中,第一张就是黄烽的大幅照片。
年5月,黄烽升任52团政治处主任,率高邮独立团在高邮水网地区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战斗,领导群众性的打霸运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年3月,配合兄弟部队参加车桥战斗,攻克车桥敌据点,共歼日伪军余人;年4月,协同兄弟部队参加三垛河伏击战,共歼日伪军余人。
年8月,苏中军区部队集中兵力向日伪占领域镇据点进行猛烈攻击,在军区首长统一指挥下,黄烽率高邮独立团(后编为特务二团、二旅五团)参加攻克三垛、河口战斗,切断兴化与高邮之间的联系,继而北上参加攻克宝应城,这是苏中部队从敌人手中解放的第一座县城。随即挥戈南下攻打水城兴化,这是苏中、苏北地区大举反功中最为激烈的一场战斗。我军七个师浴血奋战三天四夜,全歼刘湘图伪军一个师近人,黄烽率领的特务二团被苏中军区授予“兴化部队”称号(入兴化的两个团获此殊荣)。
三、驰骋沙场,浴血奋战
年5月,黄烽所在的七纵队59团改编为华中野战军十纵队89团,黄烽任团政委。8月,黄烽率89团三战邵伯。26日一天击退敌人7次进攻,二营阵地人员伤亡殆尽,后援部队一时又赶不到,情况万分危急。黄烽拿起电话接通二营长:“我们只有与阵地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你营阵地万一坚守不住,被敌人攻破,我们团指挥部与您营近在咫尺,我们这里还有六个人6支枪,将与你们一起同敌人拼到底!”他带一个排,赶赴前沿,浴血奋战4昼夜,粉碎国民党整编第26师的猖狂进攻,硬是夺回了阵地,守住邵伯。
年盐阜保卫战中,89团的一场硬战载入((军事资料汇集));“12月18日上午,敌人攻到离大河约半华里的南洋镇,团里命令一部分部队扺抗,大部分部队渡河。当大多数人已到达北岸,团政委黄烽还在南岸沉着指挥。”
年黄烽所在的十一纵队32旅95团进入海安一线作战。7月4日黄桥敌军突破我军前沿逼近95团指挥部,黄烽政委离来敌只有几十米,他就是指挥两挺机关枪压住敌人,掩护团直机关和包扎所撤退。此次95团苏中出击历时30多天,钳制敌军主力,给敌人以重创,配合东线作战。
年11月黄烽所在的32旅奉命从运河铁桥以南地区向铁桥发起攻击,堵截敌黄伯蹈兵团,激战一整日。11月16日拂晓,32旅接替31旅在山王、鼓山阵地,继续阻击敌邱清泉兵团前进,激战三日,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在解放战争中,黄烽经历过无数次血战,可谓九死一生。
年6月底,十兵团奉命进军福建。黄烽任86师副政委,代理师党委书记,从江苏出发。迎着烈日酷署徒步翻山越岭,一路上克服种种困难,于7月25日抵达闽北地区集结,参加福州战役。福州战役后,十兵团马不停蹄挥师南下。黄烽率86师进驻莆田的涵江一线,为渡海解放厦门做好作战准备。9月12日,厦门岛外围战开始,86师攻占南日岛后沿福厦公路南下,连克刘五店、澳头。至23日,厦门岛外围战胜利结束,共歼敌2万余人,形成对金、厦两岛三面包围之势。10月15日晚前后发起渡海作战,17日午前,残敌向海上撤逃,厦门岛登陆战胜利结束,厦门解放,歼敌2万7千余人,10月20日,厦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同时成立厦门市警备司令部,黄烽任警备司令部副政治委员。
四、登坛拜将,再立新功
年,86师调归空军建制,黄烽任空11师政委。年和年,空11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战斗,炸伤国民党登陆艇2艘,重创“中字号”舰,铸造了空11师“敢打、硬拼、必胜”的战斗作风,黄烽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年,黄烽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当年多闽东健儿开赴抗日前线,到解放时幸存者仅百余人。而授予开国将军的仅陈挺和黄烽2人,年12月起黄烽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师创建初期,有人要把师参谋长孔诚作为“老虎”打倒,他仗义执言:“我只知道孔参谋长打国民党反动派时确实是猛虎。”
20多年间,黄烽为军领导机关的建设,为保卫领空安全做出贡献。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年,黄烽离职休养。他离而不休,用了6年时间,编写英语工具书((汉英常用语词汇)),于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对此作了报道,赞扬这本书“及时填补了军事词典的空白。”他撰写大量革命战争回忆录,国内7种刊物6种报纸登载过他写的回忆文章。他与原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陈挺合著((闽东健儿征战录))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闽东革命的重要历史文献。文武双全,堪称一代儒将。
年9月1日,黄烽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州逝世,享年85岁。临终前,他留下“六不”遗嘱:不惊动空军领导和同志们;不通知老首长、老战友、老部下和亲戚朋友;不开追悼会;不登报;不搞任何形式的纪念活动;火葬后不保留骨灰,将骨灰洒在闽江。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刘茂金、周文明笔耕于福建福安县
年6月1日
《黄河之声》作为一个公众订阅号,我们将全力以赴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为使这个平台更加接地气,我们将立足赣沪、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您提供快捷可口的精神盛宴,和您探讨人生、爱情和事业,陪您欢度每一个春夏秋冬。
联系人:史诗(上海市浦东新区)
联系
heng
投稿邮箱:huanghezhisheng
qq.治白癜风沈阳哪家医院好哪里白癜风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