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商报记者:任局长,您好,我是贵州商报的记者,您刚刚公布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长10.3%,但据我了解,这个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为什么说实现了“开门红”呢?
任湘生:感谢您的提问。我们判断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快。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主要指标数据,全国一季度GDP增长6.7%,与上年同期增长7.0%相比,回落0.3个百分点,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全省经济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水平3.6个百分点,高出的幅度比上年同期还多0.2个百分点。从年一季度开始,全省经济增速连续21个季度位居全国前3位。同时,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等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高于全国,高于西部平均水平,显示出全省经济实力增强、动力强劲、潜力充足,这样平稳较快增长,十分不易,难能可贵,值得倍加珍惜。
二是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进度较好。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7亿元,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1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3.8%;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2%。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进度均达到或快于近五年同期进度。
综合这两方面原因,今年以来贵州经济开局良好,是全国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可以评价为实现了“开门红”。贵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央启动实施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和网络强国战略,对中西部地区非常有利,我省是受益最大的地区之一。二是省委、省政府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切实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新报记者:任局长,您好,我是新报的记者,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的特点和亮点有哪些?
任湘生: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综合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从统计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三稳四新五升”。
“三稳”:一是速度稳,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一季度全省GDP增长10.3%,比上年同期仅回落0.1个百分点,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是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同时,今年全省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0%左右,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速高于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处于合理目标范围。二是就业稳,就业岗位保持稳定增长。省委、省政府针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出台了专门性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扶持计划,同时大力引进各类企业,新增工作岗位,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9.56万人,增长3.9%,新增就业人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1%,完成进度比上年同期快0.2个百分点。三是物价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从一季度物价涨幅看,全省肉类价格上涨较快,但这种上涨因素比较单一,属于结构性、周期性上涨。总的来看,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6%,涨幅仍处于低位平稳运行区间。
“四新”:一是新企业贡献增。一季度,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比上年同期增加30户。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生物医药等高技术行业,有利于促进全省工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和优化升级,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升。二是新产业势头劲。特别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招才引智力度加大,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季度,全省引进知名大数据专家和一批领军人才,引进大数据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使用技术等人才多名。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5.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1%。三是新业态涌现多。“互联网+”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在线医疗、网络约车、智能养老等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截止3月末,全省市场主体总数、注册资本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6%和65.3%。四是新产品发展快。随着企业引进步伐加快,企业种类、生产产品进一步增多,产业链有效延伸。一季度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个大类行业实现了全覆盖,在个中类行业,我们省的生产覆盖率是82.4%,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在统工业产品覆盖率首次超过一半,为50.9%,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北斗卫星设备等一批高技术产品实现我省产品种类“零”的突破。
“五升”:一是农业中的畜牧业稳升。一季度,全省畜牧业增加值由上年同期下降2.0%转为增长2.1%,畜牧业生产实现回升,促进农业较快发展。二是工业中的制造业比重提升。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5%,比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比重为69.9%,比上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中旅游业、金融业劲升。一季度,全省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1.5%和38.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22.5和15.9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6.8%,比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四是房地产市场回升。一季度,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增速比1-2月回升1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升11.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6.6%,比上年同期回上升1.7个百分点。五是质量效益上升。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上年同期的个位数增长(6.2%)升至两位数增长(11.1%);在降成本政策措施推动下,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体回升,企业亏损面比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
香港文汇报记者:唐总,您好,我是香港文汇报的记者,我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全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已连续多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泛珠三角区域,特别是港澳地区是否在促进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如果有的话,主要在哪些领域?
唐晓川:谢谢您的提问。您这两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收入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贵州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提高百姓收入。今年一季度,我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1.2和1.5个百分点。近年来,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增幅居全国前列,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一是经济增长快。形象地说,促进经济增长就像做蛋糕,去年贵州省GDP突破一万亿元,蛋糕做大,收入分配自然就变多了。近几年来,全省经济发展势头强劲,GDP增速持续保持在全国前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至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特别是与收入密切相关的一些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公路货物周转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1%、12.6%、29.5%和6.1%,增幅均在全国排位靠前。同时,“三新”经济强势开局,也为居民收入增长添加强大动力。
二是就业形势稳。经济增长带来就业机会增多,加之各级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如“雁归兴贵”计划等举措,就业形势平稳向好。一季度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5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9%;农民工本地务工就业人数增长14.8%,本地务工平均工资增长1.7%。就业人数增加和务工工资增长的双叠加,促进居民收入提升。
三是民生政策实。围绕民生改善,全省出台或继续落实各种政策。大扶贫战略强力推进,含金量高,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和措施相继落实。我参加了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铜仁组,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实现了有机融合,在大数据格局下实现了精准扶贫,老百姓从全省工业园区建设、种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中,通过务工、土地流转等途径实现了增收。同时,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分别从去年月均元和元,提高到今年的元和元,分别增长16.6%和27.1%。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元提高到元等,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的工资正常增长,退休金增加。
四是市场活力强。随着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激发,蓬勃发展。据工商统计,一季度全省新设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6.3万户、注册资本.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9%、16.9%。从市场主体户数构成看,个体私营经济主体达到95.7%。另外,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蔬果产业发展良好,茶叶量价齐升,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生猪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均拓宽了居民增收渠道。
刚才您提到港澳地区对促进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贡献的问题,贵州当前正打造全域旅游,不仅做盆景,也要做风景,到贵州旅游的省外、境外游客实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对提升老百姓收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当然,也必须看到,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减,一季度全国GDP增长6.7%,我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已经连续44个月下降,各种不利因素相互叠加,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居民收入的增长空间。但是支撑增收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的动力正在释放和成长,我们认为,今年贵州城乡居民收入仍将保持一个较快增长的态势。
丁雄军:蛋糕做大,然后分配的更好,自身又努力,老百姓收入自然就增长了。我补充一点,泛珠三角区域,特别是港澳地区,在促进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还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贵广高铁开通以后,泛珠三角区域,特别是港澳地区来贵州旅游的客人明显增加,旅游是富民产业,有利于居民增收。二是贵州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大部分销往泛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三是贵州外出务工农民,有很大一部分是前往泛珠三角区域,这一区域比较高的工资水平,促进了我省居民转移净收入增加。
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记者:我是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的记者,我有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问题想问下任局长。当前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是重要内容。贵州省工业在这方面的情况怎么样?取得了哪些成效?
任湘生:谢谢您的提问。“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工业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去产能去库存成效显著。这里,我想通报几组数据:一是高耗能行业投资。一季度,全省高耗能行业投资83.41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3%下降到4.6%,产业投资中,高耗能投资占比逐渐下降,投资投向呈现积极变化。二是产成品库存。1-2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比上年同期下降7.4%,其中,化工、有色、冶金、煤炭等行业分别下降36.6%、19.5%、10.6%和6.5%。三是产成品库存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1-2月为19.3%,比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数比,低4.1个百分点。上述这些数据表明,随着全省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去产能去库存加快,工业发展动力更强、基础更稳。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唐总,您好,我是中华工商时报的记者,刚才有说到今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我想问的是造成近阶段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是什么?猪肉价格上涨对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影响程度如何?
唐晓川:谢谢,我非常愿意回答您这个问题。目前大家非常哪里白癜风能治好白癜风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nr/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