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诗意记录烟火人生
本土作家黄静芬新散文集《厦门日子》出版
-03-28
来源:厦门日报
文/本报记者陈冬
“这里,时光慢,慢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安宁和安详。这里,时光美,美成‘最是一年春好处’的欢愉和欢乐……”这是本土作家黄静芬笔下的厦门。在她眼里,这座城市既有鲜活的烟火人生,亦有诗与远方的守望。近日,黄静芬最新的散文合集《厦门日子》正式出版。该书系市文联资助市作家协会珍珠湾文丛。
文字干净脱俗读来诗意盎然
《厦门日子》收录了黄静芬在厦门工作、生活多年所创作的真性情文章。翻开书本,扑面而来的是鸟语花香、诗意盎然。文字看似闲闲而谈,其实作者的所言所悟,是她用一双慧眼和一颗诗人之心得来的生命感悟。
散文集的分辑名,很唯美——“一城春色半城花”“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年好景君须记”“只种心田养此生”。第一辑的“一城春色半城花”,触摸的是厦门的历史和文脉,古城墙、老街老巷、红砖古厝、大隐隐于市的山路……温情而厚重。第二辑的“欸乃一声山水绿”,捕捉的是生活之趣味,春夏秋冬流水时光之岁月静好。第三辑的“一年好景君须记”,记录的是城市时刻,文化、生活、节庆等在黄静芬的笔下活色生香。第四辑的“只种心田养此生”,书写的则是黄静芬的烟火日子,下厨、陪伴女儿成长、伺弄花草、辛苦谋生……一地鸡毛点点滴滴,皆是真实有味的人生。
每一辑的内容,都各有精彩。其好友、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在序言中写道:“无论写的是市井喧闹、烟火生活,抑或是文人雅趣、桂花闲落,静芬的笔墨始终轻灵、干净、脱俗。”
捕捉生活点滴留存真实情感
厦门,是黄静芬20多年的居住地。“我对厦门,有着深刻的眷念情结。”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静芬开始写诗、写散文。20世纪90年代中期,她来到厦门,居住于此,生活于此,工作于此。黄静芬说,关于厦门的历史风光、建筑人文、大事小情,关于其上班下班、买菜做饭、养育孩子、与朋友欢聚、独自一人发呆……种种遇见,种种拥有,或天缘命定,或萍水相逢,皆是有序与无序、清闲与忙碌、释然与矛盾、完美与缺憾、自在与困顿的杂糅。“这些,让我的烟火日子,呈现丰饶面目。”
一直以来,黄静芬始终迷恋于竭力捕捉日子里触动、打动、感动她的点滴。黄静芬说,这些点滴,犹如她行走于秋夜,遇见一盏温暖路灯与一树盛放三角梅——暗夜里的路灯,其温和之光,有娇媚本色;暗夜里的三角梅,其暗红之光,有温柔水色——便停步仔细欣赏,然后,微微一笑,转身离开,与这份邂逅的美擦肩而过。
日积月累,黄静芬才惊觉写下的这些文字,居然大部分都是“不忘细碎事,存留温暖情”的记录。所以,等来了《厦门日子》这本书的出版机会。在黄静芬看来,这些文字让她拥有了最真实的记忆、最真实的情感、最真实的内心,让她回望自己人生时,仿佛赢得了多一点或多一倍的生命。
————《厦门日报·文化周刊·品读》年3月28日
《厦门日子》
黄静芬著
团结出版社
-12
39.00元
——————
存档。谢谢陈冬记者的妙笔生花。
(年10月3日于厦门上李水库公园。)
黄静芬简介:黄静芬,居厦门。10年心理学、教育学从业经验,25年新闻工作从业经历。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写诗写散文,作品散见《诗刊》《人民日报》《福建文学》等各地报刊,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入选大学《汉语高级教程》、苏教版中学课外阅读教材、多家学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中考语文模拟卷,多次获得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曾出版诗集《午夜的昙》《穿越我身体的花香》,散文集《青山看不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拥抱你》《厦门日子》,非虚构纪实文学《新男女关系》。
——————
如果您对《厦门日子》有兴趣的话,就购买吧:在我的上一篇原创文章打赏48元(书价+快递费),在留言区留下姓名、地址、电话。我会迅速将书快递给您(需要签名请备注哦)。谢谢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