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牵挂叫缘分
光阴荏苒,转瞬间《海峡资源报》已陪伴我走过了八年的人生旅程。我与她从相识、相知直到一种牵挂,是师缘,是友缘,是与她结下的不解情缘。
结缘
年12月,我有幸成为一名国土人。工作伊始,懵懵懂懂中不知从何入手,只能用学生的眼光认知这个复杂的岗位,不仅充满了困惑,更多的还有迷茫和焦虑。
两个多月后,或许是机缘巧合,也不知是哪一天,办公室一位文员给我送来一份《海峡资源报》,并饶有兴趣地说:“这是我们省厅发行的专业报刊,是宣传和指导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好帮手!”我接过报纸,随意翻看了下版面,只有四个版面,分别是“国土要闻、综合新闻、专题专刊和文摘广告”,并扫了一眼各版面大标题,“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做出更大贡献——年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点”使我眼睛一亮,立即吸引我的注意。该篇文章占据整版“专题专刊”,分8个部分报道年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心中大喜,这不就是我一直苦苦追索的工作切入点吗?于是我非常认真地从第一部分读到第八部分,读完之后,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了大概印象。于是另三版内容我也细读了一遍,各地工作的典型经验与创新做法让我很有感触,值得学习反省。这正是我这个“门外汉”所迫切需要的“精神大餐”。“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我急忙从收发室找来往期的《海峡资源报》,随后几天一有时间就认真读报了。
读报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海峡资源报》虽然只是周报四版,但刊登的内容丰富,涉及最近出台的政策法规、重大新闻事件、执法监察、土地整治、土地利用、矿产管理、地灾防治等,综合反映了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创新和亮点。
从此,《海峡资源报》走进了我的生活。
师缘
《海峡资源报》虽是省级国土资源行业性报纸,但对一个国土新人来说,她无疑是我工作中的指导者、领航者,当我需要理论政策时,她给予我无私帮助;当我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她给予我解题思路;当我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时,她领我走进兄弟单位。在她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从一个“门外汉”渐渐成长为一个业务熟悉者。在这过程中,我深深地爱上了《海峡资源报》,并与她结下了深深的师缘。
初次从事执法监察工作,恰遇首次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面对这个艰难的工作和这个更复杂的社会,困惑和焦虑总是充满了我的精神世界。在处理那些棘手问题时,我及时想到我的“百宝箱”——《海峡资源报》剪贴本,翻阅自己收集的文章,其中《向违法建设“亮剑”》《机制创新闯出执法新路——上杭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调查》《创新监管手段,提升执法水平》和《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等几篇文章给我很大帮助。于是,我借鉴兄弟单位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快理清了思路,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的意见》,在全县集中统一开展土地执法拆违行动,有力遏制违法用地势头,维护了土地管理秩序,为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奠定扎实基础。我知道这都是默默支持我的老师——《海峡资源报》的功劳,我从心里感激她。
从那以后,我对《海峡资源报》的师情与日俱增。我贪婪地汲取她的营养,揣摩上面的文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看多了,学多了,思想有了共鸣,暗中滋生着一种冲动:为何不展示自己所接触的工作呢?于是尝试着向《海峡资源报》投稿。令人鼓舞的是,第一次投稿的《大田局深入挂钩村,开展晋位升级帮扶活动》并配图,有幸在编辑的指点下于年9月5日刊发了,简直是奇迹在我身上发生!几年来,正是在《海峡资源报》的培养下,我的政策水平、文字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有六十几篇作品陆续刊发在《海峡资源报》《中国矿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和《福建国土资源》上,并在年和年两次获得年度新闻宣传工作优秀通讯员表彰,拙作《集体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初探》(刊载于《福建国土资源》年第5期)获得福建省土地学会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我知道这些作品将永远成为我与《海峡资源报》师缘的鉴证。
友缘
蓦然回首,《海峡资源报》与我亦师亦友八年了。正是这份报纸让我认识国土事业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了国土人的艰辛与心酸。每期报纸到手,我都细细研读,并将那些自认为好的、实用性强的文章摘录下来,分类整理,自制成索引,以便日后查询,它已成为指导我工作的良师益友。
岁月流星般飞逝,《海峡资源报》走过三十多载风雨历程。她用坚持和执着,用激情和真诚,始终与国土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共成长,记录着国土人的光辉与梦想。
八年弹指一挥间,我与她从一见钟情而相知、相识而爱不释手到挚友而牵挂,可以说,是她帮助我逐渐走向成熟稳重。无论是工作时、闲暇时,我都与她形影不离,她已成为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衷心感谢全体编辑及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衷心祝愿《海峡资源报》越办越好!
(作者单位:大田县国土资源局田美颂)
《海峡资源报》——我想对你说今年是《海峡资源报》公开发行30周年。作为《海峡资源报》的一名忠实读者和通讯员,对报纸的发展壮大和不断进步,感到可喜可贺!对报社全体同志的辛勤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可亲可敬!《海峡资源报》作为我的良师益友,我心里有许多话想对你说。
拉家常,无比亲切
年9月,我调到东山县土地管理局工作,有缘与《海峡资源报》(前身为《福建地质矿产报》)相识。《海峡资源报》从此成为我了解国土资源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各地工作经验和亮点、专题学术理论、典型案例分析、餐饮美食和养生方面的知识和诀窍的一扇窗口。《海峡资源报》既是我业务上的良师,也是我生活中的益友,为我解疑释惑、指点迷津、发挥指导帮助作用,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以前,由于互联网尚未普及,加上单位的电脑数量有限,为了便于《海峡资源报》资料的保存和运用,我坚持将每期发行的报纸进行收集,每年一叠保存起来。在平时的学报用报的过程中,我不时地给《海峡资源报》投寄稿件,成为《海峡资源报》的一名通讯员。一旦有稿件被刊用,心里总是乐滋滋的,并将被刊用的稿件剪摘下来,张贴成册(至今已成三本),留着纪念,平时翻翻,不亦乐乎!虽然,我记不起第一次认识《海峡资源报》的时间和第一次投稿的时间,却记住了:第一次稿件被《福建地质矿产报》(《海峡资源报》前身)刊用的时间是年6月21日第3版《如何预防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第一次被海峡资源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的时间是年9月。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始终坚持以《海峡资源报》为平台,以其报道的各地工作经验和亮点为基础、为素材,多学习、多借鉴、多实践,并结合东山国土资源管理的实际,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等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4月,我有幸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年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受到国土资源部原部长徐绍史等领导的接见。这些荣誉的取得,不仅归功于单位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也得益于平时《海峡资源报》默默无闻的指导和帮助。
谈发展,无比自豪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海峡资源报》得到了发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最初的地质拓展到地质矿产,再到国土资源,其报道内容和服务对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黑白4小版,到如今的彩色4大版,其版面不断美化、内容更加丰富、刊用的文章更有看点;从以前单一的纸质版,到如今的信息版、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ls/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