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蓝色重庆市网商协会 “据初步测算,年全市纳入建档建库管理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超过12.5万户,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亿元,同比增幅超过50%,网络零售额近亿元,同比增幅约73%。”邵兵家说,根据有关企业和机构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在淘宝、天猫上的卖家已近25万家,其中销售较好的活跃网商有1万多家。目前,我市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在主城区,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和消费习惯的转变,农村电子商务将成为我市新的增长点。
在电子商务领域有深入研究的邵兵家教授则认为,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培育本土企业、引进知名电商、发展壮大网商、推动电子商务应用、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和强化行业服务管理等重点工作,电子商务取得较大进展。
(来源:华龙网)
2重庆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加快建设产业园区 1月15日,记者从全市商贸流通工作会议上获悉,年,全市销售额实现10亿元以上的电商企业超过10家,预计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亿元。去年,我市加快建设了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其中江北区重庆市网商产业园、渝中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运行良好,寸滩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挂牌运行,綦江区清华同方、万州区三联科技等区县电商园区加快推进。
同时,我市还重点培育了一批电商企业:重庆京东创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营运,预计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元;医药公信网、世纪购网上商城等大型电商平台也顺利上线运营,其中世纪购会员已突破30万,销售额已超过万元。
电子商务在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以农业为例,梁平县“天农八部”电商主攻梁山柚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效果良好;秀山县“云智商城”主攻城乡配送,深受居民欢迎。此外,我市还开展了第三届本土电商网购促销活动以及巴渝农特产网销系列活动,并组织家商户参加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夏秋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活动,促成交易超过8亿元。
“我市电商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入。截至目前,在制造、批发、零售、餐饮和住宿业等1万多家规模企业中,已有68.7%的企业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市商委主任周克勤介绍。
(来源:重庆日报文/杨艺)
3重庆跨境电商爆发式增长半年时间成交万元 来自市外经贸委的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我市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备案企业已有近40家,主要包括电商、物流、支付及平台企业,其中电商类企业接近20家。截至12月28日,我市跨境电商企业上线以来已累计验放清单20.1万单,成交金额达万元。“食品、奶粉、尿不湿、服装、箱包等,是重庆海淘族们最喜欢购买的前五位商品。”平台负责人说。重庆海淘族们平均每单货物价格在元左右。
未来重庆将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发展产业集群,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仓储、互联网支付、大型电商、融资和综合服务平台。
(来源:重庆晨报)
4重庆世纪购首推保税区海淘线下支付服务 近日,中国五百强企业,西部最大的商贸流通集团重庆商社集团旗下的著名海淘网购平台“世纪购”,在重庆保税区的实体店可以正式提供国内银行卡刷卡支付服务。今后,消费者不仅可以在“世纪购”网站上选购海淘商品,还可以在线下实体体验,并且支付环节的流畅性和便捷性与线上支付可相媲美,受到广泛 一是在核心商圈建成近万平方米的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实体体验店,实现保税商品展示展销与跨境电子商务“O2O”模式结合。二是开发手机客户端APP“重庆城”“淘淘”平台,设立“世纪购”跨境专区,跨境电商进入“移动时代”。三是中西部首家健康医疗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和平全球购”正式上线,创全国健康医疗产品跨境购先河;四是重庆市首笔跨境电商出口退税成功:重庆大龙网科技有限公司收到79.37元人民币的出口退税。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实现“跨境电商全通关。”五是重庆大龙网通过在全国各地布局和在境外布置中转仓等方式,全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销售额20亿元人民币。六是编制《重庆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手册》和《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指南》,进一步规范了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来源:市外经贸委)6重庆秀山今年将实现电子商务产业一村一店 1月12日,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召开全县电商产业发展动员暨培训会议,掀起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热潮,提升全县电子商务规模实力和质量水平,实现全县一村一店全覆盖,努力打造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农村淘宝县”。该县将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思路布局县域电商产业,以县城和个行政村为主战场,以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以武陵生活馆为品牌标识,建立电子商务体验店,针对村镇实现便民服务、网络代购、农产品收购、快递分发等特色经营,实现一村一店全覆盖。
“发展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五大功能区域战略部署,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既是一件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也是一件顺民意、得民心的工作。”秀山县长王杰如是说。
7重庆市政协委员:健全制度遏制快递先签后验 网购后接收快递已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快递行业先签收后验货的所谓行规已引发不少纠纷。昨日,市政协委员刘加胜提交了《关于遏制我市快递业先签后验做法的建议》。刘加胜认为,先签收后验货的所谓行规,不但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还违反了消法和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但大部分快递公司我行我素,继续搞行业潜规则,有关部门对此也是慢作为或不作为。
刘加胜在调研中了解到,对于不肯先签字的消费者,绝大多数快递公司的做法是直接作退货处理,原因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于快递费大多由寄方支付,快递费已被快递公司收入囊中,即使把货退回去,快递公司损失也不大。
刘加胜说,消费者一旦先签收后验货,自我保护权利就完全丧失,无论是遭遇货品破损还是掉包等,快递公司都不会承担任何责任。为此,他建议健全举报制和赔偿制,遏制先签收后验货的现象,投诉、举报快递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旦查实,应对举报或投诉者进行奖励,对违法违规企业或个人给予严惩。(来源:重庆晚报;文/张水红)
8网货下乡农品进城各大电商争夺重庆农村市场1月21日,京东集团重庆首家“京东帮服务店”在涪陵开业,将为涪陵18个镇、22个乡的京东消费者提供大家电配送、安装、维修服务。根据计划,年,京东将在重庆各县开设“京东帮服务店”。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商巨头同样瞄准了重庆广阔的农村市场,拟在各县乡建立运营点、服务站;同时,一批本土电商平台也不示弱,在抢抓各村镇农产品货源的同时大打“服务牌”。在城市网购市场增速放缓的当下,农村作为中国电商的下一个主战场,争战正酣。
(来源:重庆日报文/杨艺)
9年重庆受理的网购投诉达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EC.CN)监测数据显示,年重庆市受理的网购投诉达件,同比增长0.7%。售后服务、虚假宣传、质量问题是消费者投诉的集中领域,分别占网购投诉总量的21.1%、18.5%、15.6%。10重庆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半年注册企业50家成交多万元 年重庆跨境电商从无到有,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购物模式。2月2日,记者从市外经贸委了解到,从去年6月重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2.0版正式上线,到年底半年间,共有50家跨境电商企业在重庆注册,成交多万元。市外经贸委有关负责人称,跨境电商在重庆迅速兴起,是因为跨境电商网站的商品普遍比实体店便宜两到三成。便宜的主要原因有三:经销成本,省去中间层层经销环节;关税成本,与传统贸易进口商品相比,跨境电商商品税额较低;物流成本,商品从国外批量运输回来,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省物流费用。
(来源:重庆日报)
11重庆跨境电商开门红1月份交易7.3万单交易额万元 据市外经贸委有关人士介绍,今年1月,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万元,相当于年全年成交金额的三分之一,实现了开门红。其中,新入驻的电商平台环球E站,1月份单月的成交量就达2.5万单,金额突破千万元,列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之首。该人士还分析了重庆跨境电商交易额大幅增长的原因,他认为,现在不少重庆人使用手机跨境购物,十分方便,加上春节期间快递发货慢,有部分消费者就选择在1月份“囤货”。
重庆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重庆移动开发了一款名叫“重庆城”的APP,目前该款APP已有世纪购、爱购保税两家本地跨境电商上线,进口商品多达上万种。
(来源:重庆日报;文/陈钧)
12重庆物流“地图”出炉物流业告别“迷茫”时代 重庆物流发展具体规划落地,物流业迁徙“去哪儿”有了“地图”。近日,市政府发布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指出,我市将结合重大产业和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物流网络,全面建成“三基地三港区”国家级核心物流枢纽,并打造三层级物流体系。物流业集群化时代的到来,企业亦是闻风而动,抱团发展。记者了解到,到年,我市将布局10个物流园,结合重大产业和交通网络布局,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形成“一核心多节点三层级”的城乡物流网络体系;20多家物流企业抱团发起的零担物流业“勤牛物流计划”将在今年内正式营运;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改造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发展诸如云物流、物流金融、物流信息平台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来源:《重庆商报》文/李阳张凯)
===重庆市网商协会(cqws-)===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白殿疯方法大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ls/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