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http://m.39.net/pf/a_5777867.html
从城区驱车向东
直抵闽江口小岛——粗芦岛
凭海临风
“百台万吨”生态养殖平台项目
正在这里火热建设
“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平台建设项目开工。郑瑞洋/摄市海上办有关负责人——
“作为海上福州重要项目之一,福州计划3年内建造台‘振渔’系列平台,推动传统养殖业向深远海、智能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福州期间
提出了“海上福州”的发展战略
他指出
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
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
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
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
中国鲍鱼之乡——连江县。程庆雄/摄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福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积极对接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海洋战略,充分发挥龙头引领、强化项目带动、完善配套服务,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接力打造“蓝色聚宝盆”。转型升级
现代渔业迈向深蓝
“这里就是大黄鱼的‘跑马场’。”
在连江县定海湾
养殖企业负责人许福安
对与“振渔1号”合作两年的试养结果
赞不绝口
“振渔1号”。叶建隆/摄年,全国首个
深海绿色自动旋转海鱼养殖平台
“振渔1号”在连江启用
带来了“机械化、智能化
向深远海进军”三大变革
探索解决我省近海养殖空间不足
养殖设备抗风浪能力差的两大痛点
许福安说,相比于近海渔排和网箱养殖,“振渔1号”将大黄鱼养在水下16米深的位置,鱼肉更细嫩紧实,也更受市场欢迎,售价约是传统养殖种类的3倍。
深远海养殖
代表着现代渔业发展方向
探索深远海养殖
福州又向前迈出一步
连江县松芦湾鲍鱼养殖场。叶义斌/摄作为加强版的“百台万吨”项目
既保护生态又涵养资源
将加速构建持续健康发展的
海洋渔业模式
为我省乃至我国的海鱼养殖
增添一支“深远海舰队”
挺进深蓝
向海图强
◆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成功获批,成为第三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
◆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依托马尾和元洪国际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成为省内唯一获批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全国首个深海鲍鱼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1号”、我省首个本土研发的深远海养殖平台“福鲍1号”先后投用……
福州积极推进水产养殖
由传统粗放型向高效生态型转变
海洋捕捞由近海向远洋转移
水产品加工由初级向精深转变
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奏响波澜壮阔的蓝色乐章
集群发展
临港工业串珠成链
不久前,江阴港城经济区传来好消息
投资50亿元的
思嘉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
正式落户
建设全球最大规模
空间气密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
江阴港区中江化工码头。叶义斌/摄
不远处
“化工航母”万华化学全产业链项目建设
正按序时推进
这是福州近年来引进的
最大化工产业项目
将打造全球MDI项目、TDI技术领先、
最具竞争力的化工产业园
江阴码头一派繁忙景象。陈文凡/摄
思嘉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规划占地亩,将大量利用万华化学福建产业园的PVC、MDI、TPU等化工新材料,打造化工新材料下游终端应用产业链。
江阴港区中江化工码头。叶义斌/摄
舞龙头、铸链条、建集群
在福州
一个个临港产业基地犹如“聚宝盆”
汇集起向海图强的雄浑力量——
◆福清市做大七条产业链、实施七大专项行动,打造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专区;
◆连江可门港区的申远新材料二期、申马环己酮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在罗源湾北岸和松下冶金产业基地,钢铁产业产品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创新驱动
新兴产业加速腾飞
风从海上来
在福清兴化湾
一排排洁白的海上风力发电机
迎着海风全速运转
福清兴化湾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推动实现海上重大装备国产化、打造海上风电大国重器,将绿色能源源源不断输往千家万户。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由三峡集团和福州市共同投资建设的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
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亿元
带动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水平
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金风科技工厂。颜澜萍/摄
近年来
福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海洋高端工程装备等为代表的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高新蓝”技术正成为
激活海洋经济的新引擎——
◆总投资3亿元的宏东海洋生物产业园竣工投产,主要用于海洋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检测;
◆作为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示范项目,新北生化鲎血液酶制剂临床感染检测试剂盒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已经量产,占了国内鲎试剂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福州大学的海洋生物高值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正在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助力海洋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
福州不断追逐蓝色梦想
多项临海产业产值、海产品产量
居全国首位
●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亿元,提前实现“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
●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又有新突破,达到亿元。
技改绿色升级中的罗源湾千亿钢铁产业基地。游永健/摄
今年
福州将继续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培育宏东、宏龙等海洋经济骨干企业50家以上
实施正太新材、海莱特水产等
重点海洋产业项目个以上
加快建设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力争实现从海洋资源大市
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
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记者颜澜萍
编辑刘晓芳
审核潘温祥
监制程仁山吴文霖
觉得好看,你就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