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海西晨报古法酱心只为酿出缸

开栏语

时代越进步,我们越需要这样一种精神:爱岗敬业、努力奋斗、认真专注。这是劳模精神,更是工匠精神。

可以说,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劳模精神最核心的特质,都可以归结为工匠精神———既体现了勤劳之美的精神原色,干一行爱一行,又展示了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不断追求完美与极致。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厦门市总工会与海西晨报社联手推出“致敬劳动者”系列报道,我们将以影像志的方式,记录厦门的一些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坚持。

我们镜头里的人,有中华古法制酱工艺的传承人,也有现代机械化岗位的流水工,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认真专注,精益求精。就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说:“只要拥有一种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劳动者,才让美丽厦门越来越美。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晨报记者许蔚菡唐光峰

通讯员王爱霞

选豆是制酱的第一步,看似简单的工序,刘团结也耐心磨炼技巧。

泡豆是一项辛苦的体力活。

拌豆。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这句出自李宗盛《致匠心》的话,用在刘团结和他所做的工作上,再为合适不过。

刘团结是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调味品车间副主任,为古龙第五代酿造技艺传承人,亦是厦门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团结在翻醅,这是制酱的第一道发酵工序。

和现代化酿造的催熟技术不同,古龙酿酱传承了具有多年历史的中华古法制酱工艺,讲究自然发酵:发酵后的黄豆,要在露天晒场上经过一年的日晒夜露,完全要“看天吃饭”。

“发酵周期长,所以学艺也要很长的时间,一批原料下缸,发酵、制酱,几十道工序,必须经过一年,才能完整经历一次”。刘团结酿酱36年,也只经过三十多个春夏秋冬,“10年,不过十次经验而已”。

豆子入缸后,开始了漫长的发酵。

不过,10年的拜师学艺,让他从师傅郭绪庆那里学到几十年的经验。师傅可能会碰到一些状况,为什么会碰到,碰到了怎么办,要怎么解决,这些经验对刘团结来说是很大的帮助。

刘团结进入古龙后,无比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一踏上岗位,他就告诉自己:“我要在这里干一辈子,而且要做好。”这个想法,让他有了强烈的求知欲,一心想学些“技术活”。一次晒场上的偶遇,让刘团结得以拜师古法酱油酿造技艺大师郭绪庆。

晒场是刘团结每天都要去的地方,他像牵挂孩子一样,牵挂酱缸。

“在这个行业里,我有一个心态,就是不输给别人,不想当第二。”这份韧劲,支撑着刘团结用10年时间,扎实掌握了古法酿酱的每道工序,从选豆、泡豆、把豆子和酱曲混合,等待发酵成熟再下缸……包括洗缸、抽油,几十道工序、每个岗位,他都用时间慢慢打磨,记在心里。

36年里,刘团结每天8小时,头戴斗笠,脚蹬雨靴,穿梭在醅间和晒场间,不断地观看、研究。每天晚上,他一定准时守候中央电视台和厦门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不会下雨就是好天气,我们要跟着气候变化而变化,要根据发酵状况去调整。”

日晒,是制酱所有工序里最重要的一步,刘团结耐心地等待豆子发酵,用一颗匠心把握好每个细节。

刘团结最怕春天的雨季,厦门早上经常有雾,这些都影响酿酱。每年厦门的台风天,也让他们很紧张。刘团结会看台风来是先下雨还是先起风,看哪个是风口。“如果先下雨,就不用担心缸盖被掀飞;如果先起风,就必须对缸盖进行加固加重处理。”

白天掀开缸盖,让大豆充分吸收阳光,促进分解;晚上则要盖上缸盖,静待大自然神奇的转化。掀和盖的动作,刘团结和同事不知道重复了多少回。

如今,在醅间,刘团结用手一摸豆子,就可知道发酵程度;在晒场,不用掀缸盖查看,就能知道何时该加盐水。这些,都来自时间的积累、用心的琢磨。“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把日常的工作做到最好,把产品质量做到最好,我就感到满足了”,刘团结坦言,“也快不了,因为发酵本就是急不了的。做这行,确实枯燥,静静地看着它发酵,就像看着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好东西,那时就觉得,枯燥也是值得的。”

有时,即便是在夜间,刘团结也要到晒场查看。

海西晨报年4月29日A8-A9版

赞赏

长按







































名医送白癜风患者健康
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xmsbjj/9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