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财经
专注财经领域精选内容
财经精英共同的选择
6月4日早间,一批关于ofo的负面报道开始充斥在朋友圈。
报道内容涉及到ofo总部大幅裁员、高管层变动剧烈、曾任COO的张严琪离职、海外事业部面临解散危机等等:
1.总部大规模裁员属实,人员优化将会快速完成。
2.这次裁员人数是ofo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总部整体裁员比例达到50%,且存在继续扩大范围的可能性。
3.裁员涉及ofo的全部业务条线,包括业务团队与职能部门。其中供应链团队80人,此前的既定裁员比例为47%,而虎嗅上周六(6月2日)得到消息,这个比例已经扩大至60%,也就是说供应链最终只保留32人。
4.管理层剧变。海外市场主管张严琪离职,整个海外部门解散。同时离职的高管还包括负责市场公关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南楠与主管杨汛。
此外,报道还声称:ofo资金链紧张早有端倪。根据财新报道,截止年12月,ofo账面上可供调配的资金仅剩3.5亿元。
今年5月下旬,由于难以靠用户的单次骑行获取利润,ofo开始发动员工售卖车身广告,以期从B端寻找到大规模变现的路径。根据刊例显示,ofo给出的资源数据为“万辆单车、覆盖2.5亿用户”,而品牌定制车身的广告价格为每辆元/月,开屏广告价格为~元,0CPM起售。“App开屏都是些没听过的公司,你就看出ofo多缺钱了。”接近ofo的人士评价。
除了卖广告,另一方面,ofo取消了全国20个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目前依然可以使用这一服务的仅为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除上述城市之外,如果用户不购买95元的“福利包”,就需要缴纳元押金才可使用ofo。
“形势严峻,应该是实在没钱了。”ofo员工张玮评价道。
所以,这回ofo小黄车是真的要黄了吗?公司的真实情况又是什么?
拒绝滴滴收购?戴威最后的倔强
共享单车洗牌过后,摩拜、ofo、哈罗被认为是仅剩的地位相对稳定的三家公司。今年4月摩拜被美团收购的消息一出,许多人不禁担忧起ofo的未来。
在单车行业越来越受制约、盈利模式越来越不清晰的形势下,ofo会不会也抱上谁的大腿?事实不然。
据媒体报道,5月初,滴滴CEO程维和ofoCEO戴威对ofo潜在收购方案进行了谈判。
戴威在会议中将公司现状比作是电影《至暗时刻》中英国政府和首相丘吉尔所陷入的被动战争局面,并表示“ofo绝不放弃”,号召员工“战斗到底”。
这一表态表现出了ofo强烈的被吞并,想要独立发展的欲望。
戴威何来倔强的底气?
其实,关于ofo的不利传闻在这几个月一直都有。
1、裁员、降薪?5月21日,有ofo内部员工向AI财经社爆料,目前ofo正在进行新一轮员工薪资调整,并启动裁员计划。
自媒体人阑夕还发表公开评论称,据其所知,ofo正在大力售卖车身广告,来试图实现自我造血,缓解资金链危机。
5月25日,针对裁员和降薪消息,ofo公开回应称,“员工降薪、质疑车身商业化广告的消息,均为无事实依据的恶意攻击。从未有过任何员工降薪的举措,相反年春季涨薪计划正在进行,且已接近尾声,将在本月底正式完成。”
2、资金链断裂?“烧钱”是大众对共享单车打的一个公认标签。
在共享单车的爆发阶段,行业内曾一度出现百花齐放的盛景,但大多是快速入局,快速倒下。3Vbike、町町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而一些用户的单车押金到现在都退还无果。
有代表性的共享单车死亡名单
而事实上,这已经不是ofo第一次被传出“资金链紧张危机”消息。
在年7月E轮融资之后的10月,就传出ofo正启动新一轮融资的消息,但直到今年1月才有了消息,腾讯《深网》称阿里参与ofo最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且资金已到账2亿。而期间长达半年的融资空白期,让ofo的处境并不好过。
年9月,有消息称ofo资金链出现紧张情况。到了12月初,有媒体称朱啸虎把所持的ofo股份,以30亿美金的估值,全部卖给了阿里巴巴和滴滴。12月28日,《财新周刊》爆料,截至当年12月1日,ofo动用30亿元用户押金,账面可能仅剩3.5亿元。
今年1月12日,腾讯科技《一线》再度爆出,ofo公司账户上可用资金仅剩下不到6亿元,按照每月4亿-5亿元的人员工资和运维等支出,以及持续流出的押金计算,只能撑一个月。
对于各种负面消息,ofo方面一再回应公司运营正常。对于腾讯科技的消息,ofo甚至一度发声明称腾讯科技造谣,而对方则回怼有充足的数据支撑,让情势一度扑朔迷离。
ofo与腾讯科技发声明互怼
而去年4月19日,ofo创始人戴威透露说,ofo目前每日收入近千万元,收入全部来自分时租赁的租金,明年(年)将实现全面盈利。
虽然对外否认了“资金链断裂”一说,但ofo的动作看起来并不淡定。
1)进军区块链
年5月17日,ofo宣布成立区块链研究院,将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大数据、物联网,解决共享单车运营痛点和城市治理难题。
这一行为被媒体比喻为“病急乱投医”。
Astar区块链实验室侯震认为,区块链重构的是ofo、用户、供应商、政府街道等之间的关系,而造成共享单车乱停放、丢车、私有化等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使和国民素质问题。
token可以在链上发,行为却不能上链。一言以蔽之,区块链不能解决ofo实际运营管理难题。
甚至连ofo内部员工也直言:“其实我也没明白,ofo做区块链,具体是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
2)加快速度卖广告
5月30日,网传ofo已经制定了广告刊例,其中车后轮三角板、车把三角区域、坐垫等部位都设置了广告位。
长江商报记者从一位ofo广告销售人员手里得到的价格表可以看到,一个月广告费最高元。
但该销售人员表示,“部分地区例如北京和上海,因为政府管控比较严,所以不太好投放车身广告。”
另据ofo市场部员工说,由于单车客单价太低,要用广告业务弥补收入,未来也会是成为重要营收来源。但这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3)缩减订单
规模扩张急刹车的共享单车对产业链影响巨大。
上海凤凰5月6日公告,上海凤凰子公司向ofo运营方及关联公司提供各类自行车产品.16万辆。对比此前“1年不得少于万辆”的采购约定,不到预期目标的40%。
今年以来,ofo向凤凰自行车采购缩水更为严重,前4个多月仅购入8万余辆自行车。
4)一卡通开锁
5月21日,ofo小黄车宣布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达成战略合作,并发布第一代支持北京一卡通的NFC智能锁,今后通过刷公交一卡通就可以骑行ofo。
对于此举,也有人质疑表示,前不久北京地铁可以全面实现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jj/10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