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打造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生态圈” 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大学迅速启动服务辽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出《东北大学服务辽沈发展和东北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顺应“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的国家战略,依托自身的独特文化传统和科研资源优势,提出构建以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导向的产学研用合作新型体系,力争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服务地方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智库建设等方面实现“五个支撑”,在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产出重大科技成果、构筑区域创新平台等方面实现“三个突破”,着力打造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生态圈”。 年11月,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算中心—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在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揭牌。高达万亿次/秒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不仅位列东北地区之首,在全国的区域超算中心中亦名列前茅。这是《东北大学服务辽沈发展及东北振兴行动计划》的硕果之一,也是东北大学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同频共振,主动融入到辽宁改革发展和全面振兴,探索出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模式和特色机制。 针对雾霾天气,东北大学东网科技公司自年10月起就与沈阳市携手创建了“环保云”,双方就空间信息需求对接,为PM2.5监测治理提供解决方案。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大气成分反演模型和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沈阳市冬季供暖期大气环境监测预报,利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业务为沈阳市治理雾霾提供市区及周边立体监控服务,利用高分卫星数据用颜色区分污染源,使污染源得以迅速被发现并得到有效控制。“环保云”仅是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众多服务中的一项。随着风起“云”涌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东北大学充分发挥在信息学科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引导科研资源向大数据方向倾斜,打造数字平台,大力推动辽沈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进程。 早上醒来,手上的腕表会自动记录下你的睡眠、血压、脉搏等数据,然后传送到专属的健康管理账号……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卢朝霞教授介绍,“云平台”通过对数据进行存储、跟踪、监测,综合分析每个人的健康情况后,再由专家资源库制定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推送出“私人定制”的专属健康信息。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位于浑南区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占地亩,建设有东北区域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东北分中心,同时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力做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智慧生活倡导者和实践者。 “打通产学研用的有效通道,打造科学大数据、制造大数据、高分大数据等大数据领域研发与产业创新链条,实现对辽宁省物联网、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空间信息应用、电子商务、两化融合等行业的关键支撑,力争成为辽沈地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谈到东北大学在大数据领域的服务潜力,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充满信心。 新闻来源:科技日报、人民网科技、中国网、中国科技网、和讯科技、中国江苏网、大河网、新民网等東網科技打造瀋陽智慧城市“超級大腦” 大公報記者張園苑】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與之相匹配的先進智能信息技術的支撐。依託東北大學成立的東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為政府、公共事業及企業用戶提供廣泛數據與大型基礎設施服務的創新型科技公司,力求為正在打造智慧城市的瀋陽在基礎設施、整合數據資源、協助宏觀管理決策支持、東網企業級應用商城、運營運維服務等方面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平台,做好智慧城市的「超級大腦」。大公報記者張園苑 已建成東北最大超算中心 據東網科技總經理楊保衛介紹,東網科技業務主打超級計算和雲計算,同時還涉足空間信息(衛星遙感數據應用)、移動互聯網、IT基礎設施服務等領域,目前公司已建成4個企業技術中心,包括東北地區最大的超算中心、「數據大腦」──雲計算中心及位列國家級技術(工程)中心的空間信息區域數據應用中心和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將為構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所必須的基礎設施(技術平台),如超級計算、存貯與發布、通訊傳輸及整體安全策略四大核心能力,提供基礎支撐工作。 其中,超算中心是東網科技的支撐業務,為公司其他業務提供超算能力支持,「它就如同一個超級大腦,計算能力高達萬億次/秒,位列全國第四位、東北之首,可為科研和高端裝備製造、生物製藥、動漫與影視渲染、城市規劃、高分辨率遙感應用等用戶提供快捷、優質的計算服務」。雲計算中心擁有30PB的存儲能力,可以提供以自動化部署、配置、異構虛擬化技術、雲操作系統、統一運維運營平台為核心的雲應用發布、託管、服務支撐的端到端全面支持,實現根據用戶實際需要而定製的彈性服務以及計算、存儲、網絡、數據資源與服務的「按需取用」。 大數據帶動產業升級 楊保衛表示,「數據服務是新一輪產業升級的核心要素。對大數據的超強處理能力能帶動整個社會各個行業業態的變革。」如基於東網科技超算、雲計算平台打造的「政務雲」為政府在人口信息數據管理、城市執法監管、投資建設項目監控等方面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定製式」服務;「健康雲」使遠程醫療、實時聽診、病人檔案海量存儲成為現實;「環保雲」為瀋陽市治理霧霾提供了市區及周邊立體監控服務,使污染源得以迅速被發現並得到有效控制。據測算,面向全行業的基於雲計算、超級計算、空間信息、移動互聯網的大數據平台可以帶動遼寧地區的產值增長數百億元。 新闻来源:大公报东北大学王国仁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日前,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名单揭晓,东北大学王国仁教授入选,并同时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为此次辽宁省唯一入选人员。 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组织实施了旨在培养造就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百千万人才工程”。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精神,从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国家将有计划、有重点的选拔培养名左右“工程”国家级人选,重点选拔培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能引领和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年,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共同印发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组发[]12号),将“百千万人才工程”纳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统筹实施。 据悉,此次全国共有位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入选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在教育部百余家直属高校、直属单位中共有来自51家单位的60名专家入选。截至目前,东北大学已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 王国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别于年、年和年获得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XML数据管理、生物信息学、P2P数据管理、多媒体数据高维索引技术、并行数据处理。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计划”项目等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共9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奖2篇、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2篇、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1篇。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新闻来源:中国日报、时代商报、沈阳日报、东北新闻网等东北大学学生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74项大奖 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近日揭晓,东北大学学生在本次竞赛中荣获74项大奖,包括19项国际一等奖,55项国际二等奖,同级别获奖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本次竞赛于2月6日9时至2月10日9时(北京时间)举行,东北大学共计支参赛队参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始于年,是由美国数学学会、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等举办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竞赛要求参赛队员具备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机技术、英语写作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同时需要队员之间密切合作,集体发挥队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参赛队员必须经过从基础知识拓展、技能实训到实战演练历时一整年的系列培训,才有可能在四天四夜的竞技中脱颖而出。 新闻来源: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网、凤凰网、沈阳网、东北新闻网、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新民网等东北大学引导毕业生就业放眼基层 日前举行的东北大学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上,该校机械学院学生王馨向两家心仪的公司投递了简历,在面试中发挥得也不错,很有希望拿到“入门卡”。作为一名研究生,她结合自身特点,把工作目标定位在机械相关企业的管理岗位。 数据显示,年全国毕业生总数预计将突破万,面对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求职大军,过去一些重点单位却因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缩减了招聘计划,且用人标准不断提高。东北大学宣传部长丁义浩告诉记者:“与此同时,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的用人需求却有明显上升,因此,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就业就成为今年的导向。” 据介绍,东北大学先后向余家用人单位发送了双选会邀请函,最终,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余家用人单位赴东大招贤揽才,提供有效岗位需求余个,东北大学的多名毕业生参加了此次双选会,且颇多斩获。会计专业的大四学生刘文超选择了某工业类企业就职,她说:“经过考察比较,我觉得这家企业能够为我今后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平台。” 双选会上,天津一汽代表高先生告诉记者:“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基础性科学知识,有很多实践性的知识仍然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我们更看重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高先生建议,本科生在学校期间应尽量争取优秀,最好拿过几次奖学金,这是个人实力的证明;另外,尽可能地找一些实习工作,因为知识是有周期性的,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用到的毕竟有限,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能力。 “专业差”在一些技术研究领域不容忽视,但是在另外一些更加注重综合素养的企业,个人优势将备受 据了解,为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各种原因错失就业良机,东北大学一直通过就业信息网、手机短信、 “我们注意把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分年级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体系,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部分专业女生群体以及离校未就业学生进行重点 新闻来源: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网、中国教育在线、学信网、中国经济网等东北大学成立大学生实体创业平台 4月15日,由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赞助的专门帮助大学生创业的“东北大学奇点工作室”正式成立,并获得首批创业项目起步基金20万元。该工作室专门为想自己创业但又苦于没有门路、没有经验、没有资金的同学提供全方位服务。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东北大学拥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实体创业活动平台。 工作室成立后,将围绕创业教育、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实施三个方面内容开展工作。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创业沙龙互动、知名校友面对面、参观企业及产业园、创业模拟训练等,增进创业同学和创业实践的接触。创业大赛是借助校园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形式,帮助有志创业的同学实现营销自己的创业方案,以便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创业项目实施是依托现有起步基金,依靠互联网技术,帮助大学生从事实体创业。 新闻来源:辽宁日报、东北新闻网、环球网、中国科技网、中国网等东北大学剧团参加公益演出 东北大学话剧团成立于年4月2日,虽是最年轻的社团,但已取得不俗的成绩。同年12月8日,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历史话剧《永远的一二·九》一炮打响,获得好评。年5月,历史话剧《追忆五四之风》,又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了东北大学话剧团。如今,东北大学话剧团不仅在校园演出,还到社会上参加公益演出,去年曾到沈阳市图书馆星期六剧场连续公益演出三场小剧场话剧。其中有《我的卓别林爸爸》和《你不孤单》。值得一提的是,《你不孤单》是自编自导的喜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大学生关于生死、爱情和信仰的故事。 指导教师曲佳告诉记者,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艺术惠民的公益演出,希望观众能喜欢大学生的表演,也想听到观众对大学生表演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公益之心。 新闻来源:辽宁日报东北大学支教团开展“阳光心理”公益课堂 近日,鉴于本学年芦溪中学第一次月考中部分女生理科成绩下滑严重,以及女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按照芦溪中学高二年级组“考试后分类分层次召开会议”的要求,东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芦溪中学知盛楼合班教室为级实验班8、9班所有女生开展“阳光心理”公益课堂。 东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芦溪中学知盛楼合班教室开展“阳光心理”公益课堂。 课上,东北大学支教团女志愿者们以大姐姐的身份,用随和的语言、平等的姿态,从人生理想、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情感交友等方面和全体女生进行了交流。志愿者们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结合自己中学求学经历以及大学的生活,详细阐述了女生比较在意的几个问题,即:我们为什么没有学习的动力?我到底以后要做什么?我该怎样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我该怎样处理情感上的困惑?期间,同学们积极踊跃向支教团老师提问,希望得到解答与帮助,支教团老师都一一给予了耐心的解答。整个课堂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 课堂持续了一个小时,在平等的交流中,同学们开阔了视野,情感得到了交流,学到了非常珍贵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同时,此次课堂公益会议也得到了芦溪中学老师们的认可,8班班主任舒俊老师表示,东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此次开展的公益课堂,有利于引领及完善高中女生成长成才教育和心理教育,同时可以促进师资队伍素质建设和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 新闻来源:中国青年网、中国网等
编辑:马晓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