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海峡导报游览文化园学会打酱

“打酱油”是一个网络用词,不管它有多少意思,反正说的人觉得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难。这么说,打酱油挺容易的了?其实不然,不要说现在随便哪家便利店都可以买到瓶装的酱油,可就是罕见过去那种散装的可以零买(俗称“打”)的酱油,不仅买不到过去那种散装的,更重要的是很难买到过去那靠谱的酱油。这是导报记者麦子日前深入古龙酱文化园采访之后的最大感慨。

走进古龙酱文化园,最让人震撼的是那个巨大的晾晒场。在两个足球场大的空地上,整整齐齐摆着6万个酱缸,让人仿佛来到了一个阅兵场。这里便是古龙酱油的主要生产地。这些年,在人们印象中,现在的酱油都是通过各种高科技的工业技术加工出来的,来到这里,才知道,好的酱油其实就是老老实实酿出来、晒出来的,其工艺跟农村里老法酿米酒大致相仿。上好的黄豆蒸煮之后,摊在竹匾上发酵,然后装入大大的酱缸里晒太阳,越晒越香,越晒越黑,一年品成,抽出半缸酱油,剩下半缸豆豉,两样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爱吃的美味调料就这么生产出来了。据介绍,这种酱油酿造方法,至今已经传续年。古龙酱油自年问世起,一直依此酿造。

古龙酱文化园将这个过程、这些文化打造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工业旅游景点,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入园参观、了解各种酱油、酱制品的生产原理和过程,可以近距离了解其中的许多奥秘。都说眼不见为净,现在是亲眼见到了,才知道什么是好的东西,什么是“水货”。

导报记者麦子了解到,古法酿造酱油,原料就是黄豆、面粉、盐和水,不需要任何现代生化科技,靠太阳晒一年而成;而那些所谓高科技生产的酱油呢,里面离不开调色、调味、防腐等化学原料,快的话十几天便可以制成,再经过各种包装,就成了诱人的调味品。

读了此文,游了酱文化园,各位对如何打酱油应有新见解。

导报记者麦子通讯员叶文彬何东方

年11月17日海峡导报第22版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xmsbfz/10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