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日报吕梁讯(记者张爱军)12月的吕梁大地,天寒地冻,各地的农村已进入了“农闲”时期。对于张拉生而言却异常忙碌。他每天随着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巡回报告团辗转于各县(市、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传授着他的脱贫致富之“道”。
担任交口县双池镇枣林村支书14年来,张拉生把村集体组织与支部建设工作业绩逐步提升,支部建设从三星级进步到五星级,道路硬化、自来水管网、改厨改厕、通讯、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等系统性民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生态宜居环境。由于村里的香菇种植产业渐成规模,该村的人均收入由原来的元提高到元。
为了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能,张拉生先后赴东北、山东、福建、河南、陕西、宁夏等地参观学习,在交口县举办了数十次实用技术培训,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想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光有技术是不行的,还得有现代农业产业的支撑。年,张拉生带领枣林村村民走上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路子,采取“园区+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建起了枣林现代农业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设施蔬菜示范园区”;目前该园区生产的“枣林蔬菜”“枣林甜瓜”“枣林香菇”已享誉周边,产业规模已发展到近亩,村民从业劳动力余名,从业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截至去年年底,该村68户贫困户中,已脱贫63户,脱贫率达到93%。香菇液体菌种规模化应用一直是困扰该县广大香菇种植户的难题。在张拉生的带领下,经历百余次试验后,成功研制出了香菇液体固化成型菌种,并建起了高品质香菇四季出菇标准示范棚。通过一季试种,已获得良好效果。
为响应市县两级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号召,张拉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竭力推进香菇产业的整村发展,组建起了与园区配套的、走在全国科技领先行列的、全省唯一的香菇工产化生产企业——交口县双轩菇菜种苗有限公司,率先采用最先进的食用菌液体制种技术,成功应用于香菇菌包的一线生产用种,将推进该县香菇产业的高产、高质、高效快速发展。该公司已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余名,带动该县四个乡镇的农户余户走上了靠香菇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他勇于承担扶贫济困的职责,除了鼓励村里的贫困户种植香菇外,还以低于政府指导价赊销给贫困户,共让利近万元,为该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为此,今年他被推选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先进典型,成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巡回报告团的成员之一,向各地的干部群众“传经送宝”。
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市三届人大代表、市第三届优秀人才……一个个荣誉光环的获得,靠的是张拉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谈到下一步打算,张拉生说,今年是双池镇脱贫攻坚工作的冲刺之年。目前,他正在研究香菇废弃菌棒和反季节设施蔬菜生产改善环境与营养剩余的循环利用。他将认真分析当前枣林村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继续完成枣林村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带领枣林村的村民们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长按下面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jfashion.com/bbfz/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