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深圳商报深汕对口帮扶产业共

《深圳商报》年1月12日A5版对特区建发集团对口帮扶汕尾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深圳与汕尾共建产业、共建园区,正撑起汕尾实体经济脊梁,带动汕尾振兴发展步入坦途、渐入佳境。”1月2日,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汕尾市长杨绪松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深圳力量。

在这股深圳力量里,以深圳特区建发集团为代表的市属国企勇于担当敢于开拓。那些最基础、最民生、最繁重、最“烧钱”的工程和任务,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在帮扶汕尾的进程中,特区建发集团留下了一连串“深圳品牌”。

深汕特别合作区东部大厦项目

产业共建

带动汕尾振兴发展渐入佳境

对口帮扶汕尾,深圳不仅视作政治任务,更是当作自家的事。4年来,汕尾被帮扶村人均收入和集体收入分别增长3倍和13倍,而深圳累计投入“双精准”帮扶资金8.5亿元,完成帮扶项目近个。

与此同时,深圳汕尾两市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帮扶与被帮扶关系,通过产业共建实现共享共赢,让深圳东进、汕尾西融,探索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找到了一个最佳示范。

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华为(深汕)云计算服务基地等一批超十亿、超百亿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试产、投产,汕尾“1+4”园区载体建设如火如荼,年1-11月投入园区开发建设资金22.15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7.25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98.57亿元,仅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年就拉动汕尾GDP增长1.3个百分点。

产业共建集聚效应也日趋显现,华为云项目落户深汕特别合作区,再加上已投入运营的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深汕特别合作区云计算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通过发挥共建产业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汕尾有望在五年或再长点时间内形成四个超千亿、六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汕尾振兴发展渐入佳境,产业共建功不可没。省委省政府去年8月将粤东西北协调发展暨产业共建工作现场会的‘现场’设在汕尾,本身就是对深圳汕尾两市产业共建、振兴发展的充分肯定。”杨绪松如是说。

深汕特别合作区高铁鲘门站前公共交通枢纽项目开工仪式

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商业中心生活区项目

东进“工兵”

挑起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大梁

作为布局长远、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东试验”,当下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已经进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阶段。深圳市属国资国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凸显市属国企的综合保障和战略支撑功能。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起步之时,以特区建发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深圳市属国资国企挑起大梁,充分发挥基础性、公共性和先导性作用,充当了艰苦的“工兵”角色,发力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发建设中那些最基础、最民生、最繁重、最“烧钱”的工程和任务。以创新开拓、敢于担当的姿态,特区建发集团发挥国企在专业、管理、人才、资金、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与深汕特别合作区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发挥示范、引领、集聚和带动作用,助力合作区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特区建发集团帮扶汕尾的主战场。早在年8月,特区建发集团便派出规划团队进驻深汕特别合作区,承担起小漠组团一期7.7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成为最早一批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展战略合作的深圳市属国企。深耕深汕特别合作区3年多来,特区建发集团在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升级空间拓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产耀东在不少场合都表达过对特区建发集团的赞赏:以特区建发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深圳市属国企,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顺利起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留下了鲜明的“深圳元素”,刻下了“深圳烙印”。

深汕投控集团和特建发东部公司,是特区建发集团帮扶汕尾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两大平台。两家公司各有分工,打出了“组合拳”。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件最为艰苦的起步期,深汕投控和东部公司都冲在第一线,成为助推深汕特别合作区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尖兵”。

年11月,为支持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特区建发集团将控股的深汕投控集团授权委托给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管理。作为深汕特别合作区投融资服务平台和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深汕投控集团承担起为合作区提供融资引资、资本运作、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管理服务等任务。通过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深汕投控以不到30亿元的净资产,先后获得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国开行、招商证券、国银租赁等40多家金融机构综合授信额度超过亿元,通过流贷、固贷及名股实债等形式累计取得贷款资金50.4亿元,通过贷款、参股、PPP项目等方式引导、撬动社会资金约亿元。深汕投控还在深汕特别区直接投资了包括品牌产业园、海洋产业总部基地、华为(深汕)云计算服务基地等在内的23个项目,投资额约亿元。

特建发东部公司是特区建发集团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其业务重心包括帮扶汕尾的民生项目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配套项目。截至年11月,东部公司在建项目有4个,分别是“特区建发·东部大厦”项目,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陆域形成及配套路网开发、建设、运营PPP项目,鲘门站前广场及交通场医院项目,总投资近70亿元。

深汕特别合作区海洋产业总部基地项目

深汕特别合作区品牌产业园项目

帮扶一个项目

树起一个“深圳品牌”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考察深圳对口支援的新疆喀什时,强调对口支援工作要坚持“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打造“深圳品牌”。

用行动说话,特区建发集团在帮扶汕尾和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建设中,不断建设精品,树起一连串“深圳品牌”——

年5月27日,医院在汕尾破土动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医院标准规划建设,旨在提升老区医疗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是深圳帮扶的样本工程。负责建设的,正是深圳特区建发集团。

年10月26日,由特建发东部公司投资的“特区建发·东部大厦”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动工建设。作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引进的产业服务配套标杆性项目,同时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首座集总部办公和商业商务配套为一体的超高层综合体,“特区建发·东部大厦”米的楼高设计刷新了目前合作区乃至汕尾片区在建项目中的最新高度,建成后不仅将成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地标式建筑,更重要的是将填补当地高端办公及商务配套空白,满足产城融合发展新需求。

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在建设中的“大块头”——品牌产业园,总投资46亿元、占地0.9平方公里,是深汕投控集团直接投资的重大项目,集生产、研发、孵化、金融、教育、休闲等新型产业功能和配套服务功能为一体,将重点引进珠宝、钟表加工、服装设计、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深圳外溢产业,一期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超亿元。品牌产业园南区预计在年6月投入使用,这意味着深汕特别合作区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特区建发集团携手中国建筑、盐田港集团共同承担的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陆域形成及配套路网开发、建设、运营PPP项目,总投资约41.42亿元。年10月,港区一路全线贯通,总长约20公里的3条“主动脉”——河海大道、红海大道和通港大道开工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各片区路网贯通开始迈进新时代。作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小漠国际物流港的建设是深汕特别合作区落实深圳“东进战略”的具体行动,在合作区构建临港产业体系、打造美丽滨海特别新城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PPP项目之缤纷海岸

稿件来源:年1月12日《深圳商报》A5版

记者张惠屏陈晓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bbfz/12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