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南安市妇联获悉,南安市年寻找“最美家庭好角色”活动30名优秀代表已经新鲜出炉,今起进入网络评选阶段。
今日,“海丝商报” 此次网络评选将采取读者投票与专家评审团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评选过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最终从30名“最美家庭好角色”中评选出十佳“最美家庭好角色”。
票选结束后,主办单位将对推选出来的“最美家庭好角色”和十佳“最美家庭好角色”予以命名。
优秀代表事迹简介好婆婆梁丽梅(翔云)
她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婆媳关系相处融洽、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她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温馨的气氛。她总说,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要和儿子过一辈子的人,就应当自己的女儿去处。
好妻子张秋凉(向阳)
她和丈夫育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丈夫去年因脑充血抢救及时才保住生命,但却失去了记忆,精神失常,她不得不留在丈夫身边照料。在生活中,张秋凉始终扮演着好妻子的角色,从不因丈夫患病欠下的巨债而退缩,也没对家庭失去信心,反而是一方面照顾患病的丈夫,另一方面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为培养两个小孩读书,她不顾一切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在她精心照顾下,相信丈夫的病很快就能治愈,相信上天会给她一个幸福德家。
在同事、朋友、邻居有困难的时候,能及时伸出援助手,献上一片爱心。邻里生活中她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在平时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
好婆婆潘恋凤(乐峰)
她是南安市乐峰镇的一名退休教师,现年62岁,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妇女,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婆媳关系融洽,视儿媳如亲生女儿,儿媳娶进家已经有十年了,她们婆媳俩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俩。她和儿媳经常说贴心话,在生活中她身为长辈,总是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生活中,她身为长辈,总是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工作中支持她,遇到困难鼓励她,每当她头疼脑热时,为她寻医求药。儿媳坐月子的时侯,她每天和她睡在一起,怕她不知道该怎样照顾孩子,晚上搂着孙女睡,给孩子换尿布,只在吃奶时才把儿媳妇叫醒,就是婆婆照顾得好,儿媳妇的身体才会恢复得那么好,婆婆在儿媳妇心里,已经和自己的妈妈一样了。
好妻子李美华(丰州)
年,21岁的李美华和24岁的忠厚老实的颜一鸣结婚,婚后生育一儿一女,夫妻两忙碌持家,十分恩爱。然而在年的夏天,颜一鸣在家中浴室洗澡突然脑出血,医院,经全力抢救过来,身体不便瘫痪在床。照顾瘫痪在床的人是件极其艰难的事。突如其来的灾难,让颜一鸣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平时腼腆的他苦于整天躺在床上而不能自理,李美华总是以乐观和坚强面对生活,开导丈夫,侍奉丈夫。“有你在,我们就是个完整的家。”李美华总是这样说。经过妻子悉心照料,现颜一鸣已经能下床走几步,谈及今后,李燕青显得很从容,一份坚守,一个家,而这个家是李美华高远无法割舍的温馨港湾。
好媳妇黄月明(洪濑)
十八年来,在生活中尊敬长辈、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得到长辈理解、支持鼓励,遇到困惑听从长辈教导、吸取长辈的经验。真心待人,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在能力范围内,都会热心帮助并希望通过自身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尊敬长辈,时常关心长辈,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倍至,闲暇时间总是带着婆婆和儿子四处散心。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家人都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好妻子黄丽艮(东田)
丈夫范清桂年8月16日因车祸事故,导致颈椎5、6椎爆裂性骨折。经两年多的时间住院治疗无效,留下下肢终生瘫痪,形成一级伤残,自事故发生之日起至现在,终日与床为伴。面对耗尽资金,失去家庭支柱的精神打击和经济压力,心中念头是一切为了丈夫的早日康复,她饱含辛酸,刚毅自强,始终保持夫妻恩爱的道德底线,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精心做好丈夫的吃喝拉撒,康复保健等护理工作,并买来手提电脑,用机架安在床头供丈夫学习、活动,经悉心护理,用辛劳和汗水换来丈夫上肢完好,精神状态良好,脸上常露笑容。
好妻子卢惠娥(码头)
其丈夫黃锦荣原是泥水匠,年12月因病中风,为治病花掉积蓄十几万元,现在丈夫手脚不灵活,丧失劳动能力,致使整个家庭雪上加霜。家庭重担全部落在卢惠娥身上。
孩子在外打工,卢惠娥在家精心细致照顾丈夫和年高体弱的婆婆。她早期在家中自办一间便民饭店,由于做人厚道,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旺,后来,为了增加收入,她还挂钩了几家单位送外卖。她从来不怨气不叹声,任劳任怨,默默地撑起家庭重担。她孝敬婆婆、关爱丈夫,团结邻里,从来没和人发生口角或矛盾,在我村人人为她点赞,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好妻子。
好妻子杨文美(交通系统)
年1月,南安公路分局新选出公路站9位站长,有8人对这一职位是望而却步的。而林炳村毅然站了出来,挑起大盈公路站的重担。由于大盈站工作量大,要做好工作怕顾不及家里。在决定的最后一刻,林炳村征求了妻子的意见,妻子杨文美顾全大局,全力支持林柄村的选择。杨文美对丈夫的爱处处可见,点点滴滴的生活碎片都体现着她对丈夫工作的支持,正是有这么一个善良勤劳、坚强乐观的妻子,才能让林炳村在工作上义无反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诺言。
好妻子黄燕菁(教育系统)
她是名军嫂,但她更是一名园丁。她爱生如子,关爱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她把心血投入到她所挚爱的教育事业,做好语文教研组长的职责。在她的带领下年8月所担任的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南安市先进教研组,自己也多次被评为“业务能手”。
好丈夫李添生(眉山)
我和魏秋芬年相识结婚,作为一个好丈夫,最重要的就是这段婚姻家庭里承担责任,承担生活中的琐事,承担父母的慢慢的变老,承担孩子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妻子有时家务活中忙不过来我都主动承担起家务,洗衣、做饭、买菜、打扫卫生、给孩子辅导功课,件件做得都很像样,尽量分担压在妻子身上的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我不仅体贴妻子,培育女儿,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肉,女儿感受到家庭的温器,母爱的纯洁。 年,傅蔴治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楼上摔下来,颈椎摔成断裂,导致下半身瘫痪,那时她才43岁。从此她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26年来,丈夫吴辉胜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用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当地很多人,亲朋好友常常送米送油,也有不少好心人关心帮忙。面对人们的帮助,吴辉胜感激不尽。已到古稀之年的他,心里始终放不下的还是妻子,“老伴是我最深的牵挂,我一定要比她晚走”,这是吴辉胜老人如今最大的心愿。
好丈夫黄华亮(石井)
黄华亮是石井镇田东村支部书记,他有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能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二十年来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
好丈夫黄宏毅(市监系统)
年他和妻子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妻子在基层卫生院上班,工作量大、压力也大。他主动承担起日常的家庭事务。在相濡以沫中,他们的孩子降生了。他与妻子沟通,想一起分工,让妻子在哄睡后把孩子交给他。为了消除妻子的疑虑,他认真地读起了育儿书籍,研究孩子成长各个阶段需要的注意事项。黄宏毅的三口之家只是平凡的家庭,他们的故事也平淡得像千千万万的小夫妻。但这个小青年正是用日复一日、细无巨细的实在行动,流光溢彩地诠释当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大丈夫誓言。
好儿子陈思裕(溪美)
在生活中,陈思裕以卖肉粽、丸子为生,凭着他吃苦耐劳精神,店铺到今为止已经经营三十多年,在南安也小有名气。可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还是一个大孝子。从老父亲得了老年综合症起,他就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直到老父亲去世。如今他家有一九旬老母亲,也是他照顾着。陈思裕白天在外面劳累一天,晚上回家和母亲拉家长里短。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在陈思裕身上却不管用了。从他照顾母亲起,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匆匆赶回家亲自一口口地喂母亲,怕母亲生病吃不下每天就换着花样做母亲爱吃的饭菜。晚上一回到家就到母亲前嘘寒问暖,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成宿觉,吃过一次安稳饭,但他从未喊过累,从没有抱怨过,只是默默地尽着自己的义务。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并坐在母亲旁边扇扇子,等老人安然入睡后才休息;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给母亲捂脚,保持老人血脉通畅,使老人天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从未出现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
好儿子苏智强(蓬华)
其父因患血压病,不幸于年6月病故,其母伤痛之余经常思念,于是他决定增雇工人接替妻子的种养工作,让其妻有足够的时间专门陪母亲聊天解闷,以尽人子之责,并照顾好子女。苏智强教子孝顺祖母,夜间让孩子与祖母为伴,有一天其祖母发现孙儿大腿有一条一条的伤痕,肌肉红肿,问其原因,才知道孙儿怕睡觉时会踢着祖母,怕祖母不能好好入眠,所以偷偷用绳子把自己双腿捆在一起才睡,致使腿部有伤痕,其祖母闻知心疼痛哭,内心却欢喜有这样的孝孙。几年来,苏智强在平安社会、和谐家庭创建工作中出了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也为自己的家庭带来欢乐,为慈母的晚年解了后顾之忧,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还将继续努力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
好儿子王建寅(省新)
每天早晨起来王建寅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母亲全身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床单、裤子、被罩每天都换几次,他都一遍又一遍的洗,这种日子已持续二十多年。中午,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可口的饭菜,亲自一口口地喂,怕母亲生病吃不下每天就换着花样做母亲爱吃的饭菜。晚上一回到家就到母亲病榻前嘘寒问暖,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成宿觉,吃过一次安稳饭,但他从未喊过累,从没有抱怨过,只是默默地尽着自己的义务。
好媳妇李海燕(梅山)
她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丰富的知识,但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都是满怀使命、责任、担当。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职责”。明白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我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公婆婆总是这样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测血糖、量血压等);在婆婆的眼里,海燕是“贴心棉袄”;在儿女们的眼里,海燕是“了不起的妈妈”;在邻居们的眼里,海燕是“翘大拇指的好媳妇”;在单位(医院)妇产科的同事眼里,海燕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严谨的好同事,在社区居民的眼里,海燕是“孝心献给长辈”的模范;……海燕说,侍奉公公婆婆,抚育儿女,是我该做的份内事,时刻谨记“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有苦才有甜,此刻我每一天都是好的、快乐的、幸福的日子。
好媳妇李真凤(柳城)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南安市柳城街道金街社区有这么一位好儿媳,多少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服侍婆婆。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李真凤,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孝敬老人的好儿媳。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微微一笑,淡淡地说:“我这也不算什么,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他是孝媳、贤妻、更是良母。她公婆说:“有好儿女不如有个好媳妇”。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在生病期间,她坚持精心侍候,给老人端茶喂饭,精心护理,陪他聊天,消除他的烦恼情绪。为了给公公看病,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举债为公公治病,她的任劳任怨感动着这个家庭,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妇,是前生烧高香了”。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儿媳更难。可是在李真凤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她认为,将心比心,你对婆婆好,婆婆自然也会对你好,婆婆和自己的亲妈一样,是自己的另一位母亲,自己的亲人。长时间和睦相处,李真凤同婆婆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等。婆婆常对邻里说“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我才有了这么个好媳妇,我这个大媳妇就是我的女儿啊!”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红过脸,发生过争执。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给买上点小礼物。
好媳妇吴月影(仑苍)
毕业于福建省南平师范,至今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在她这些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忠于党的教育事业。除了事业上的进步,她们夫妻恩爱,科学教子,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她们不但用平凡生活中的点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而且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支持,相互勉励,相濡以沫,成了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最让月影欣慰的是婆媳关系这个千古难题,在她们家却不用烦扰。多年来,她孝敬公婆、和睦相处,从未与公婆拌过嘴,深得邻里的赞赏。她觉得和谐家庭不但要在家庭中与家人和睦相处,更应该在社会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
好媳妇黄远芳(九都)
年黄远芳从两千公里外的陕西省安康市远嫁到偏僻的小乡村。本是幸福的家庭,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她的丈夫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却成了高位截瘫、二级伤残的病人。黄远芳每天都要给丈夫洗脸、刷牙、喂饭、擦背等等,每天为他翻三、四次身,不翻身就会长痔疮。她的公公年检查出肝癌,年不幸去世。年,她的婆婆也检查出患有癌症,黄远芳一个人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年5月,南安市九都镇开展了“精准扶贫电商培训会”,她与老公在家也可以学学做电商,多点收入。她说: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充实,老公网上卖蜂蜜,她负责打包送货,夫妻搭档干活不累。
好媳妇付金华(罗东)
我是从一个偏僻的地方走出来,通过努力到银河新城镇上买房子,去年婆婆。摔倒,手骨折了,医院检查、拿药、回到家为了让她尽早康复。每天下班后不管多忙多累都要陪着婆婆康复锻炼,鼓励她坚持下去。家中还有一个80多岁的公公因年纪比较大眼睛也很不好,很感激他这么大年纪还帮着我们照看孩子,不管多晚回家都会陪他聊天,从不嫌弃老人把房子弄脏,弄乱。总是等大家都休息了,才静静的把房间的每个角落整理干净。公公总说金华是个好儿媳。
好母亲洪珠彬(市监系统)
珠彬同志作为一名军转干女性,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中发挥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在单位,她是一位工作能力强,工作表现出色的老干部老前辈,是同事们口中的“洪姐”;在家里,她既要孝敬因中风行动不便、自理有限的婆婆,又能言传身教,用她独特的方式培养出优秀的儿子,做到工作与家庭两不误,是一名值得赞扬的好母亲。
珠彬同志的婆家有妯娌3个,80多岁高龄只能半自理的婆婆却执意住在她家,由他们夫妻俩照顾,她却从不计较,她常说孝顺孝顺,就顺着她呗。常挂在她嘴边的一句话是“无论是为人媳妇、女儿、母亲,或是公务员,做什么都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到问心无愧”,三代同堂、和谐美满。
好母亲洪举(美林)
洪举年逾95岁,老伴也去世多年,年女儿黄爱娥出生,患有先天性脑瘫,生活能力无法自理,长期卧病在床。作为母亲,她没有放弃希望,不断到处寻医问药,几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女儿,不离不弃。洪举一日复一日为女儿洗澡、梳头、理发、按摩、剪指甲,精心照顾,从不厌烦。她也期盼着医学的进步,能为女儿的病情带来奇迹。
好母亲李柳红(政法系统)
李柳红同志是一位智慧知性的法官妈妈,她用满满的母爱照亮儿子的成长之路,以不懈的努力培养出综合素质突出的阳光男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既是一个慈爱的母亲,又是孩子的良师益友。作为一名法官,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她总是尽可能的把工作之外的全部业余时间都用来陪伴孩子。
她注重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教育孩子谦恭有礼;引导孩子合理分配时间,有序安排学习生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和活动;教育孩子无论学什么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通过妈妈的不断鼓励和鞭策,孩子成了大家公认的谦谦少年,并养成了自律的习惯,每天放学回家,总是第一时间认真完成各项作业。课余时间,坚持每天中午打1小时乒乓球、每天下午打1个半小时篮球、每天睡前阅读30分钟,周末参加《新概念英语》、羽毛球、街舞、素描等培训班,从不间断。
好母亲赵珊妹(卫计系统)
赵珊妹,现为南安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负责人。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肩负着家庭和工作两副重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以满腔热情对待工作,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的医疗事业,身为一位母亲,她用爱营造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的女儿,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母爱光辉。
生活上,尽管工作忙,但在照顾孩子上事无巨细,把工作与家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孩子正处于成长的时期,她总是早起晚睡,精心为孩子准备营养食物,怕她着凉,夜间总要起来几次为孩子盖被子。行为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好榜样,注重引导女儿从善积德,培养女儿形成良好的素质和品德。教育孩子上,在家的每一天,坚持睡前给女儿讲故事,陪女儿跳舞、画画、唱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女儿的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女儿对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观察力、洞察力。
好父亲廖榕光(英都)
廖榕光年从英都镇企业服务中心退休以后,一直从事民俗文化研究,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从年5月至今已义务18年创办公益文化小报《英都乡讯》,年又创办“英都乡讯” 一缕书香,在生命中芬芳;一个职业,在家族里延续;一个故事,历经时间沉淀而精彩依旧。教师,被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历来为世人称道,黄清法的家庭,从他,到儿子黄再龙,黄再辉,儿媳,魏秀玲,再到孙女黄彩兰全都是教师,三代人传承为国教子、兢兢业业的家风家训,以满腔的热忱投身教育事业。上世纪60年代期,黄清法考上了高中,立志报效祖国的他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黄清法从事了教育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3年。他淡泊名利,一生从教,无怨无悔。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一位平凡朴实的父亲,由于自己言传身教,培养三名优秀党员。
好父亲傅后洲(康美)
傅后洲最为清楚的便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他极为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培养,始终鼓励三个孩子多读书多学习,嘱咐他们在实现梦想之前,一定要在自己的学业上有所成就。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女儿取得了厦门大学会计硕士学位、二女儿、儿子皆以不错的成绩跨入高校的大门并顺利毕业参加工作。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夫妻两人以身作则,孝敬长辈,勤俭发家,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只要是在家就会给奶奶捶背、端茶倒水、打扫卫生、陪奶奶聊天。孩子们也深知二老的辛苦,一有放假或空余时间,就会主动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养成独立自理不娇气的品质。
好父亲余岚(诗山)
余岚家族在年就被评为泉州市“教育世家”,他也是一个教职工,一直传承着良好家风家教,做到父慈子孝,待儿媳亦如亲生,邻里和谐。他深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所以从孩子小时候就很注意培养。他从小就让孩子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毫不放松。同时,他也注重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和行为习惯,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用自己的优良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为人处事风格。当孩子们遇到挫折,他开导孩子正确面对得失,鼓励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
好嫂子李丽霞(官桥)
“婆媳关系难处,姑嫂关系更难相处”,然而,在官桥镇黄山村,有一位被街坊邻居广泛赞誉,称她为好大嫂的女子。她20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细心照顾无法自理的小姑。一起去了解下她用心待人的故事。李丽霞今年48岁,她的小姑今年50岁,自从公婆去世后,再之后,郭世民的兄弟姐妹们有的嫁人,有的外出,慢慢的,照顾妹妹的事,就只能交给他们夫妻俩了。照顾小姑的责任就落到她身上了,20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李丽霞的家是精准扶贫户,窄小的屋子里,挤满了生活用品及一些理发、修理钟表的工具,墙壁有不少霉斑,采光也不甚理想。据了解她自己有一子一女,都在外省打工,大孙女已经9岁在上小学,两个小孙女只有2周岁左右,几个小孩都需要她照顾。她除了看护两个年幼的孙女,还要煮饭洗衣打扫,照顾小姑子,每天的生活都像打仗一样,非常忙碌,李丽霞爽直、麻利,虽然生活并不轻松宽裕不过生性豁达的她,倒是很看得开。李丽霞,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和“伟大”。
记者:洪丽燕
编辑:林伟商妹儿
你可能喜欢
涉案2.7亿!南安破获特大网络赌博案
今年来,南安查处乡镇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2件
诗山人黄应发:国内研发仿皮绒第一人,多次从万元户变穷光蛋
南安驾校哪家强?权威排名来了!
----------------推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