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晃的“欲言不止”
懒散晃胡说八道
遇上吴熙琄,遇上“叙事疗法”应该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件事情,而能够遇上熙琄老师和“叙事疗法”,又要归功几年前遇上了本就非常“叙事”的李春苗老师。
在开始写这篇文章前,我想来温习一下功课,因为我经常写“叙事疗法”,其实很多人,即使是心理咨询行业的人,也未必很好的了解了什么是“叙事疗法”。要说“叙事疗法”,那肯定要先说一下“后现代”,因为“叙事疗法”是后现代心理技能的其中一种。
那什么是“后现代”呢,如果要通俗点理解“后现代”,简单点说就是超越了所谓的传统、科学、生物特性,超越了个人的理念、思维,超个人主义心理观,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核心。后现代再简单说:只要存在就是合理的。
那,什么是“叙事疗法”呢?
“叙事疗法”的核心是“去病理化”,秉承了后现代“只要存在就是合理的”理念去对待万事万物。
“叙事疗法”在具体使用的时候,用“外化”、“解构”的方式,去重新诠释你生命的故事。
具体操作中,会用“外化”的方式,把生命中的苦难、悲情、艰难、伤痛,与“人”本身分离,“伤痛”是“伤痛”,“你”是“你”。再把这些苦难、伤痛的人生主流故事,“解构”成更丰富的人生支线故事,然后再从这些支线故事里去发现让人痛苦不堪或者无法自拔的“主流故事”在一路上给到我们生命的能量和滋养。
我很叙事的前半生
生命的历程-
春苗老师上课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个字:我
如果你有笔一笔一划的去写
你会发现我字是一撇
然后下面一个寻找的找字
我们的人生就是不断在寻找自己的过程
我的生命也是如此
只是,自从遇上“叙事”的李春苗老师
和叙事疗法的泰斗吴熙琄老师
我就决定了
我会用叙事的方法去找寻那个完整的自己!
接下去,我会用倒叙的方式
很叙事的给你讲述我的“叙事前半生”
遇见“叙事”的李春苗-
-
我是年认识李春苗老师的,那个时候正是我事业的转型期,虽然当了11年的记者,“门路”很多,“人脉”也很多,但是在我盘算着从记者行业下岗之后我该做些什么的时候,我还是有些迷茫的,因为11年记者好像除了攒下了厚厚的几大本名片、记事本采访本、几十张采访证、一沓一沓的报纸外,我没有攒下什么能耐。在那个档口,我遇上了李春苗老师,很“叙事”的李春苗老师。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特例独行的人,我上班不爱开会、不爱打卡、不爱穿正装、不爱参加各种工作以外的宴会,一直以来的领导都是很嫌弃我的,虽然也有一点三脚猫的功夫,交际能力也不错,采访挖掘新闻线索的能力是一级棒的,但是我那种不合群,不遵守纪律,不循规蹈矩的毛病,走出了鱼龙混杂又自由散漫的报社,我还真的不知道哪里可以容纳我。
也许是上天眷顾,让我遇上了李春苗博士,这个秉持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教条,整天眯着眼睛笑得很灿烂的非常潜意识、非常叙事的沙盘治疗大师级老师李春苗。
从认识春苗老师开始,我就一直踩在巨人的肩上,贪婪的吸收着春苗老师举办的各种课程的“营养”,然后自我成长。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各种释放自己那无组织无纪律的天性,每次上课我通常会迟到半个小时,每次都偷偷的从教室后面的楼梯悄悄的上来,可是因为老师是面对教室后面的进口的,所以每次春苗老师都知道,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我一次,也从来没有给过我脸色看。慢慢的,因为老师的包容,我反而更自觉的尽量不迟到、不早退,甚至早到。
作为一名想在心理咨询“混”的外行,我是确实很外行的,读书的时候专业是“国际贸易”,毕业了之后就一直在报社、电视台做记者,除了5年前在上海考过一个国际的催眠师证,我啥都没有。可是,春苗老师从一开始认识我就没有嫌弃过我的“外行”,而是第一次见我就跟我探讨我在心理咨询这一行的发展方向。而且他一直都鼓励我多尝试。
后来慢慢拿了初级、中级、高级沙盘咨询师的资格,又陆续上了曾奇峰和王浩威老师的工作坊,上了吴熙琄老师的“叙事疗法”初级、中级课程。春苗老师开始不停的鼓励我去尝试接个案,每一次春苗老师都只有一句话“怕什么,不行后面还有我!”
就是这样,我有了一个很“叙事”、很包容、很接纳的遇见,春苗老师用他自己的人格和行事作风告诉了我,什么叫”存在就是合理的“,只要你存在,我就接纳你。
就这样,在很”叙事“的春苗老师的引导下,我遇上了整个人都是“叙事”的叙事疗法华语世界第一人——吴熙琄老师。
第一次见到熙琄老师是我跟春苗老师一起去接熙琄老师的飞机,那个时候我刚刚染了个“奶奶灰”的发型,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觉得我怎么那么“敢”,有的人觉得难看,也有觉得赞的,但是更多的是觉得我怎么那么“特别”和“奇怪”,不过很多人都不敢说啥。
唯独只有熙琄老师,在酒店办入住的时候,我陪老师在等待房卡,老师看着我的头发,眨巴着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好奇的问我“你这头发真特别,是怎么弄的呀?”“我也一直很想把我的头发像你一起整理一下”,当我告诉她,我这个头发要褪色褪三次,然后才能把灰色染上去的时候,熙琄老师更是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哦!!!”,就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还用手碰了一下我的头发。
说实话,从那一刻起,我就完全爱上了熙琄老师,还有她“好奇宝宝”的询问方式!
、
我的“叙事”生意的开始-
年,我已经在《东南快报》厦门记者站工作了4个年头,年东南快报正式设立了厦门记者站,头两年投入了万,免费赠送报纸,特别优惠的价格销售广告版面,大面积的招募人才;可是红红火火了两年之后,资金链跟不上,我们这些无冕之王开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当时甚至有时候4、5个月发不出工资来,活生生挨了几年,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很多人都开始转行、离职。我不愿意离开媒体这一行,但是又要生活,无奈之下只能利用起自己家乡的资源,跟两个朋友一起开起了玉石店。
这间20平米的小店从一开始就很“叙事”。
我在这间20平米的小店里,听了足足有十年“别人的故事”。
店里的客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有钱的没钱的,每个人都喜欢找我唠唠嗑,喜欢跟我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今天是孙女考上北大了、明天是被儿子的老婆气的不想吃饭了、后天是在公司里实在呆不下去了。。。。。
而我,因为做生意的原因,每次都会认真的听,然后不管是什么故事,总是会找出一些能够让他们重新开心起来的点,孙女考上北大了,好久不打电话回来了,我会告诉老阿姨“孙女长大了,知道学业重要,要全力以赴,才能成为您的骄傲了;被儿子的老婆气得半死了,我要跟大姐说“哇,您多幸福呀,这么年轻就已经当婆婆了,现在多少人的孩子老大不小都不结婚,你有儿媳妇气您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呀!”;在公司受气实在呆不下去了,我会说“您真不容易呀,这么难受都呆了这么多年”。。。。。
就这样,我们的店成了“喜怒哀乐”的驻扎点,也成为朋友、客人爱驻足逗留的地方,闲着没事就会问我在不在,过来喝上一壶茶。
很叙事很叙事的记者生涯-
我从不知道小到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三个理想,一个是记者,一个是律师,一个是老师,我后来跟台湾赖翠婉老师学了“MME皮纹先天潜能测试”我才知道,这三个梦想都来源于我左后额叶脑的发达,天生爱说话,不管是记者还是律师、老师,都是卖嘴皮子的。
为了一个一个实现我的梦想,我决定一个一个击破,我先从记者入手。
虽然“贵为”班长,但是读书成绩并不算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又特别爱跟班主任和校长对着干,到了高三除了跟班主任拍桌子叫板外,还被校长直接鄙视“你如果考得上大学,我就怎么怎么样。。!”,说句实话,那时候的我成绩是真差,可是后来居然还被我考上了大学,读了“国际贸易”的专业。
临近毕业,所有同学都去广州、珠三角等地的公司实习了,要么就回自己家的企业干,唯独我,就是瞄准了“记者”这两个字不放松,而且还瞄准了年全中国最牛逼的报纸《南方都市报》。当时的南方都市报已经非常牛逼,很多是从全国各地投奔过广州的老资历媒体人,能够进去的哪怕是个小工作人员,也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曲线救国,进了《南方都市报》当时的广告部一个新部门,叫“英雄会”,专门做一份职场猎头的副刊。大概呆了3个月,觉得在里面呆自己可能会离“钱”和“利”越来越近,但是离我的“记者梦”却会越来越远,我不顾当时英雄会李总一再强调我是“销售天才”的夸张赞赏,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事实证明,当时“英雄会”里的牛哥哥牛姐姐们,16年后基本上都是各种总,或者自己开着各种公司)。离开《南方都市报》的“英雄会”之后,我又在广州的各种各样的媒体南方电视台、南方日报旗下《中学生报》、《国际贸易报》等等6家媒体流窜了一整年。带着我流窜的光荣史和一心向着《南方都市报》的炽烈火红的心,我整理了一份简历,蒙混过了南方日报集团的门卫,直接窜上了《南方都市报》新办公大楼7楼的办公室,找到了当时的副主编庄慎之,把我的“一腔热血”像讲故事一样,诚恳的讲给了他听。我还记得庄总当时温文尔雅的告诉我“我的部门是做国际国内的文化、娱乐板块的,可能不适合你,你把简历留下,我会交给相关部门,他们会联系你。”。说实话,我当时是有点郁闷的,我觉得他这么说应该是婉拒了我,所以我就不抱希望的安心回家过年了。
谁知道,刚过完年,有一天我突然间接到一个广州电话,说是南方都市报人事部的,约我面试。哇,听到电话那一瞬间,我还还有点蒙,因为在户外有点吵,隐约听到“庄总”什么的,但是约面试的时间地点我还是确认清楚了。就这样,年的新年刚过,我就到了《南方都市报》为了开拓珠三角市场而新设的部门“珠三角新闻部”,开启了我真正的媒体人生。
不过,在南方都市报珠三角采编部的时候,我只是一个记者和编辑的打杂助理。那个时候部门的老总任天阳第一天见我就很直接的告诉我“你不要想着当记者这回事,现在已经不是几十年前你父母的那个年代,在工厂里慢慢学慢慢做就有可能可以成为技术骨干,或者当上厂长,甚至政府领导,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是不可能让你当专业的记者、编辑的,特别是在《南方日报》这样的媒体系统里,更讲专业知识背景。你自己考虑清除是不是要留下来,留下来就只能做一个助理。”。
我当然不可能放过任何实现梦想的机会,哪怕是你一点希望都不给我,我也要给自己希望。
就这样我在《南方都市报》不老老实实的当了一年的助理,这期间不断的“骚扰”领导,不断的给领导写申请书,还偷偷的利用周末跑到“珠三角采编部”在珠三角的各个记者站去跟着记者们采访。
慢慢的,我的敢闯敢拼敢尝试的精神,得到了记者站各位站长和记者的欣赏,我基本上周末都在记者站采访,还跟他们一起开会。就在老总快受不了我的死缠烂打的时候,编辑部的一位从厦门来的编辑沈佩琛给我提了个建议,厦门有一家媒体叫《东南快报》,是福建新成立的媒体,问我要不要过来试一下,二、三线城市的媒体对记者的学历背景不会要求那么高。就这样,在两位前辈的介绍下,我来到了福建,来到了厦门,来到了《东南快报》成为了一名正规的记者,并且奋斗不息。
在当记者的十几年里,从武侠大师金庸,到自闭症儿童,到在烈日下干活的棒棒军,我用我的笔墨记录着每一个生命的特别和不容易。当时除了做了很多文化、娱乐界的大腕的专访报道外,我特别喜欢做的是“边缘人类”,就是非社会主流,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各种苦难和艰难,可是他们依然坚强的在工作生活。后来因为新闻导向需要正能量,我和搭档做的“边缘”人类经常被报社领导批评,我就开始采访各种“牛逼”的总了。但是,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物采访,每采访一次,我都在跟着他们走一遍他们的人生路,嗯,这听起来好像心理咨询师,因为心理咨询师也是这样,跟每一个个案在一起,都是在陪他们重走一遍他们的人生。
、
、
不完美和不容易
灌溉我的生命-
我的人生故事很多很多
因为我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己
在主流社会、主流价值观、主流故事之外
又设置非常多非常多的支线
有点罄竹难书
但是我天生很“外化”,从小到大我就有个习惯,很喜欢跳开来看自己,当成别人一样看自己。如果从世俗的角度去审视,我从小都不是一个完美的孩子,最完美的时候应该是上小学之前,几岁的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因为长得还有点可爱,在一位司机大哥搭了我和奶奶一程后,我很乖很乖的听奶奶的话,嫩声嫩气的跟那师傅说“谢谢叔叔!”。再要么,就是出去外面玩口渴了,别人总是会照顾我,给我水喝给我零食吃,然后我每次都很乖的叫人,很乖的说"谢谢“。其实一直到小学期间,我都还是很乖的。我最记得,我们小学五年级有两个年轻的实习老师跟我们这个班的孩子特别好,然后两个老师都特别喜欢我,可是老师在带了我们一学期后还以为我是男生,照相的时候把我安排跟很多男生站一起,我也会乖乖的照办。
过了那个稚嫩到不会说“不”的年龄,我开始无限的叛逆,上了初中之后玩的伙伴都是一些很特立独行的,有特别“二流子”的,也有成绩特别好的,逃学、厌学是非常正常的事,成绩根本不能算好。很意外的是升初中的时候,一个刚见面的班主任吴凯生老师莫名其妙就欣赏我,让英语成绩很普通的我做了英语课代表,接下去的3年初中、3年高中时间,我就成了演讲台、升旗台上全校瞩目的那个“佼佼者”,初中是经常参加演讲比赛,到了高中就逢星期一升旗就上台口若悬河的演讲。再接着就是拼命的跟权威对着干,跟班主任拍板,跟校长翻脸。
一句话,我不是世俗社会里的”乖孩子“也不是”完美小孩“,应该算”问题孩子“。
可是,就是这么个问题、麻烦一路都很多的我,却一路都让自己很骄傲,让自己很自豪,因为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自己“特立独行”的人生。
因为“不完美”,我要比其他的人付出的更多,因为成绩不好,所以我要比成绩好的同学想尽更多的办法去提升自己;因为我读的大学不是名牌,所以我要比名牌大学里出来的同学懂得更多,学得更多;因为非传媒专业毕业,所以做记者的时候,我要比其他的记者接受更多的质疑,接受更多领导的另眼相看,可是因此,我也要比他们更多一些想法,更多一些尝试,去为自己开辟更多的路。
也因为我的“不完美”,我通常姿态也会低一点,认识我的领导和前辈也会更愿意帮我,会更愿意扶我一把。
因为我的“不完美”,我要用多出常人非常多倍的努力去让自己更好,而这些多付出的努力,又洽洽谱写了一个“坚韧不拔”、“有梦想”、“敢想敢干”、“不言放弃”、“不卑不亢”、“诚实守信"的我。
而我,也正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自己的”艰难前行“,而能更好的去理解那些”不完美“
”不完美“和”不容易“灌溉了我的生命!
而”叙事疗法“让我学会了如何用”不完美“和”不容易“去灌溉自己的生命!
“叙事疗法”给了我们什么-
“去病理化”的看待事件的一切,一切的人,一切的物,一切的事!
学会去“好奇”,好奇自己好奇身边所有人,好奇苦难,好奇美好!
学会“外化”,不要把“苦难"当成我们自己,那只是我们来人生一遭的经历!
学会从主流故事里寻找能量——我受到的伤害让我变得更加的强大,我吃的亏,让我知道自己有价值。
…
国际注册高级叙事治疗师
拿证TIPS-
这次吴熙琄老师在厦门开班的
首届国际注册高级叙事治疗师认证班
是目前为止
吴熙琄老师开办的第一个”高级注册认证班“
这个班与普通的”叙事治疗师“的培训班
最不同的是
普通叙事治疗师班,
不管是你初级、中级、高级
你只要上课了,课时够了,
你就是经过了叙事治疗师的培训
就可以拿到叙事治疗师培训资格证
可是”国际注册高级叙事治疗师认证班“
即使你
没有把叙事治疗的初级、中级、高级课程
按顺序上完
只要你经过各级严格的分层分级考核,
根据初中高级的不同要求,
采取不同程度的考核制度
并且得到吴熙琄老师的亲自授课与督导
得到吴熙琄老师的认证
才能最终通过高级考核
获得国际注册高级叙事治疗师证书!
一旦你拿到了吴熙琄老师认证的
”国际注册高级叙事治疗师证书“
还将获得
全国职业人才认证管理中心
授予高级叙事咨询师证书
证书印有国徽,全国通用。
﹏﹏﹏﹏﹏﹏﹏﹏﹏﹏﹏﹏﹏﹏
获得认证规则
1
参加吴熙琄叙事疗法初级、中级、高级培训,
初中高级分阶段,
但是你也可以直接参加高级培训
在参加高级培训班达到一定学时
并且参加了吴熙琄老师和李春苗老师亲自带的督导课
完成了论文,通过严格考核
2
闽师心理教育研究院会在厦门展开一系列的
”叙事疗法“沙龙,
同时还会不定期的邀请吴熙琄老师上一些网络督导课程
国际注册高级治疗师认证难度比较高
想掌握这门强大的咨询技术的咨询师
在拿到认证之前可以多参加闽师举办的
沙龙以及督导
提高认证通过率
闽师心理教育研究院
是吴熙琄老师唯一指定的认证培训机
开办“国际注册高级叙事治疗师认证”班
是吴熙琄老师与李春苗老师共同策划
目前只在闽师心理教育研究院进行培训与考核
想要率先拥有”国际注册高级叙事治疗师认证“吗?
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
咨询打我
*点击图片查看产品详情
﹏﹏﹏﹏﹏﹏﹏﹏﹏﹏﹏﹏﹏﹏
﹏﹏﹏﹏﹏﹏﹏﹏﹏﹏﹏﹏﹏﹏
认证前小灶辅
1.活动仅限年7月20日-7月22日接受“国际注册高级叙事治疗师”学员
2.7月4日、5日、10日、11日由李春苗博士亲自带领
3.7月19日晚,报名的学员将得到吴熙琄老师的亲自督导
4.小灶开在我们美丽的厦门大学校园内,开灶时间是7月4日、5日、10日、11日、19日晚上19点半到21点半,地点在厦门大学南光号咨询中心一楼
5.学费是元,参加高级叙事培训人员优惠价元
6。如果有任何疑问,联系
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menshangbao.com/bbfz/1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