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商报》副刊(荐读):【岳朝蓉】泡菜
关注成都祥涵文化传媒更多文艺精品在指尖
岳朝蓉1964年出身,湖北潜江人。爱好文学,酷爱读书。作品散见于《华夏孝文化》《大武汉》《当代作家》《楚天都市报》《厦门晚报》《知音》《潜江》《劳动者报》等刊物。
泡菜里的母爱
岳朝蓉
小时候,母亲为了让我们1大家人生活得好点,总是如陀螺般地转动着。放下锄头,就捡镰刀。忙完田里就忙家务。历来就没见母亲停歇过她劳作的双手。
那时候,大人白天要出工,早中晚要割草。没工夫炒菜,也没菜可炒。为了我们在喝面糊糊,吃菜稀饭或吃红薯萝卜汤时,有点下饭的菜。母亲就给我们制作了大坛小坛的泡菜。一个泡菜坛吃完了适时添上,再换另一个泡菜坛吃。
母亲制作泡菜,就像在制作一件艺术品般认真。首先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准备一个泡菜坛洗净确保不漏水;新鲜蔬菜清净去皮去叶,并定型成条状或块状;配料准备,八角、花椒、生姜、大蒜、干椒、山奈、大粒盐、高度白酒。
其次是装坛:为了保证泡菜美味,放入蔬菜的同时配合着放上各种调料;加入适当食盐(比平时做菜使用的盐量要多)。
再次是加水放适当的酒:母亲直接用干净的生水泡菜,母亲说这样的泡菜水泼辣些,只要不沾油,就不会馊。坛中加入的水要完全淹没蔬菜。可用干净无油的筷子搅拌均匀。
最后盖上泡菜坛盖子,用清水注满坛沿,置于阴凉处,确保乳酸菌发酵能有一个绝对的无氧环境,1坛美味的泡菜就做好了。根据腌泡原料的不同,叶子菜泡几个小时可食用,其他如胡萝卜等一般要泡二十天以上才可食用。
母亲说如果泡菜的味道太酸,可以加点盐;如果太咸,可以加点糖;如果不脆生花,可以加点白酒。
母亲在做泡菜上下足了工夫,寻求泡菜食材的多样化,随着季节的变化,泡菜坛也不断地翻新着花样。春季的窝笋,夏天的黄瓜,秋季的豆角;冬季的萝卜。有了母亲的泡菜,粗茶淡饭也让我们吃得那末津津有味……
母亲做的泡菜真香,泡菜坛打开,多远就闻得到它醇厚的香味。它伴随着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学生时期。离开家到镇上上学时,母亲也不忘用布袋包好,让我提个小荷叶罐的泡菜去学校里,吃一口饭,就一口泡菜,味道好极了。就连喝白开水的时候,我也会取出泡菜来,吃上两口,才觉得有滋味。那时的同学们,都会带上自家腌制的咸菜。吃饭时,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地相互品味。我的泡菜味道纯厚,麻辣爽口,是大家公认的最好吃的。常常被提早吃光。每逢周末回家,母亲总会让我提上满满的罐子,足够吃一个星期。参加工作后,生活越来越好,想吃甚么就能买到甚么,这时候就不在留恋母亲的泡菜了。可母亲不但固执地坚持做大罐小罐的泡菜,还常常吃泡菜。逢年过节,回家时,哪怕很少有人动筷,她老人家照经常使用筷了夹了装入盘端出来。我理怨母亲,现在条件好了,谁还吃那些,乃至也劝母亲少吃或不吃。母亲总是笑而不语,再回家里时,她仍躬着身颤颤巍巍地,用曲折的手拿着筷子去罐子里夹了泡菜端出来。我真有点对母亲这类执着地腌制泡菜的行动很是不理解。前段时间,已退休到了五十知天命之年的我抵抗力变差,各种疾病向我袭来。一个平常的感冒到最后竟成了支气管炎,心慌胸闷,喘不过气来,有时咳嗽起来延续10多分钟。更是吃无味,睡不香。一个多月下来,我面黄饥瘦,四肢酸软无力。
8十多岁的母亲知道我的情况后,让小妹给我带了用玻璃荷叶边罐装的生姜胡萝卜泡菜。当爱人用大米小米熬好粥后,配上生姜胡萝卜泡菜丁,我大约花了10秒钟的时间配合着泡菜吃完了那碗稀饭。闻着泡菜的香味,调动了我的食欲,胃口大开,我又盛了第二碗稀饭,吃着吃着我眼圈红了,泪珠不争气地大颗大颗地滚落了出来。紧接着大汗也从全身各个毛孔里畅快奔泄而出,我全部人也有如释重负般的轻松感。这时候,我不得不对母亲发出“姜还是老的”辣的叹服。也真正体会到了人是铁饭是钢的含义,能够吃下食品,有了营养,加上药物医治,我的身体一天天就好了起来。母亲的泡菜就如一个爱的锦囊袋,在子女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倾囊相助。而今,我专程去向母亲请教后,也用大罐小罐做着生姜萝卜等各式各样的泡菜。母亲看见我现在像小时候那样喜欢吃她亲手做的泡菜,布满绉纹的脸就笑成了1朵灿烂的山菊花,我突然明白,那一坛坛泡菜倾注了母亲对子女无穷无尽的爱。
组稿、版式:侯栀紫涵
各位文友:
此平台为西南商报副刊主要的选稿基地,凡在此平台推介过的作品,可优先作为本报副刊备选稿件。若愿意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文体不限,谢绝敏感话题)在此平台推介的朋友(必须是未在其他平台推介过的作品),请发你的作品、创作简介和个人生活照数张至邮箱,并请使用实名+笔名加本平台服务sccdlt,便于联系和发放稿费。平台开设了赞美功能,赞美收入(前两天)的一半支付给你,另一半用作、组稿人员补贴和平台保护。若不同意,可不理睬此消息。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可扫描关注和加好友。祝各位笔健体康!
——《西南商报》副刊部
赞美
人赞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