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轻工集团新发展系列报道3
第一季度营收增长34.2%,利润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轻工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发展工作。按照市委要求的“在跟跑中提速,在提速中超越,在超越中领跑”,在疫情战斗中危中见机、危中求机,主动出招。开发了轻云“疫情防控”信息平台、研发生产紫外线杀菌灯、拓展“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新营销模式……轻工集团多措并举,加快释放新潜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据轻工集团财务信息系统4月3日中午自动生成的集团财务合并报表显示: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34.2%,利润总额增长%,其中三家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9%。这是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再次高速增长实现逆势飘红,成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解。据了解,其主要秘诀在于,轻工集团苦练内功,多年来持续推进的“五化一服务”(即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产品系列化和提升服务),为全面高速发展奠定高效率扁平化的管理基础。 复工复产连轴转招工扩产抢市场 战疫情、鼓干劲、自加压力、跳摸新高。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主要经济增长放缓、原料物流成本上涨等多种压力下,轻工集团主动作为,及时采取多种举措,防控疫情和生产经营两不误。 抢时间抓进度保落实。开工被疫情延误,但经营进度必须抢回来。轻工集团党委在“快”字上下功夫,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复工后迅速分解任务,抢时间抓进度,将各项进度落早、落实、落细,并嵌入信息化系统,确保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信息化助力科学防疫高效便捷。集团多年来推行的“五化一服务”,建立的数据中心、打造轻云移动办公等管理信息平台,这个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让管理部门足不出户居家办公。居家封闭期间,集团紧急开发轻云“疫情防控”信息平台,集防控措施、员工个人详情、防疫物资、在租房产人员等各项信息统计模块于一体,为集团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动、闭环、预警、结案,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扎实推进,为超额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招工扩产抢市场。轻工集团公司认真分析疫情带来的挑战,利用轻工产品质优价廉的优势,推出了一系列稳市场让利不涨价、促增长的营销举措,拓展了市场份额。针对疫情期间杀菌灯一灯难求的情况,集团旗下通士达公司产品研发团队紧急启动项目,研发生产安全时尚的杀菌消毒灯。各类订单大幅度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订单是从竞争对手转移过来的。目前,三家工业企业为确保满足市场需要,忙着招工扩产、新增生产线,加班加点赶订单,巩固旗下多个品牌行业国内领先、甚至是国际领先的地位。 顺应消费新模式线上线下齐联动 疫情防控期间,消费者逐渐形成新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或自提的购物模式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特别是“60后”“70后”消费群体也加入网购大军。 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轻工集团优化整合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在“轻生活商城”平台上新拓展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新营销模式。推出的预售商品往往在一上架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最近的一次预售纪录3小时卖出3吨猪筒子骨冻品。 这种新模式使企业可以根据预售情况进行精准生产,达到以销定产的目的,有效地降低成本,实现定制化生产,保证每批出厂产品都是最新出厂日期的产品。 再次逆势增长背后有“秘诀” 轻工集团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按照“登高望远”“脚踏实地”要求,秉持“举德商旗、走品质路、做百年企业”的理念,为社会提供“绿色、健康、舒适、便捷”的产品。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创新推进“产品+文化+品牌+互联网”发展模式;以“五化一服务”为抓手实现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如通士达公司新改造的“智能生产线”仅有1.5名员工;古龙食品公司“无人仓储”包括管理人员和搬运工在内仅有5名员工,一天可以出货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劳动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同时,轻工集团大力推进“二个转变”,即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二产”为主向“二、三产”结合转变;促进实现“两升一降一高”,即品质提升、服务提升、成本下降和毛利率提高;充分发挥“3+2”品牌文化体验平台(古龙酱文化园、通士达光影体验馆、三圈模型科技体验基地以及闽南神韵和沙坡尾·吃堡)品牌宣传、形象展示、产品体验、新品体验、市场调查等方面综合作用,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极大推动企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管理变革,迎难而上,实现逆势增长。(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艳)年4月7日厦门日报A4版近期精选,猜你喜欢!厦门日报:轻工集团去年利润总额比增55.3%
厦门日报: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迎来节后开门红
厦门日报:质量信息化助力企业发展
(戳标题即可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